曾天舒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内分泌科陈璐璐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内分泌科孙晖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内分泌科李裕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内分泌科袁莉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内分泌科高峰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内分泌科吴汉妮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内分泌科郑涓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内分泌科廖云飞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内分泌科黎慧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夏文芳
主任医师
3.5
内分泌科张皎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内分泌科胡祥
副主任医师
3.4
内分泌科孔雯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内分泌科肖康丽
主治医师
3.3
中医内分泌郑红俊
副主任医师
3.6
内分泌科刘赓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田胜华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汪英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钟雪玉
主治医师
3.3
邱康丽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崔振海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彭苗苗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闵洁
主治医师
3.3
内分泌科刘芳
3.2
内分泌科郑文彬
3.2
内分泌科王翰宇
医师
3.2
内分泌科黄文琴
医师
3.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疾病科普甲旁减患者如果吃了6片钙尔奇,血钙刚正常,真的建议大家检查一下24小时尿钙,当然也需要注意视频中提及的几点!主讲人:夏文芳/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对于甲旁减患者而言,24小时尿钙高的长期危害比较大,会引起肾脏钙化,肾结石,以及其他部位异位钙化等。而24小时尿钙低,提示血钙可能也比较低,此时需要结合血钙来分析。所以准确的24小时尿钙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判断疾病进展,减少钙化可能。2023年10月30日晚,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携手好大夫平台举办2023年第7场甲旁减患者教育主题公益活动--《做好尿钙检查 预防甲旁减钙化》。主讲人:夏文芳/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本场直播免费回看,好大夫健康号搜索:甲旁减科普健康号)本次直播中,专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解答,以下为直播部分文字片段!一、24小时的尿钙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值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 24小时尿钙的概念:24小时内所产生的所有尿液中的钙含量就是24小时的尿钙,需要正确留取24小时的所有尿液标本,测定其钙浓度,然后乘以总尿量,得出结果。 24小时尿钙检查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非要收集24小时尿液?检查尿液中的钙含量可以帮助诊断肾脏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对于已经确诊为甲旁减的患者来说,检查尿液中的钙含量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尿钙含量升高,预防尿路结石。因为如果尿液中钙含量过多,肾结石更容易形成。收集24小时尿液的目的是准确检测钙经尿排泄的量,因为随机一次尿的浓度易受患者饮水量、尿量影响,多喝两杯水浓度就被冲淡了,所以,通过测量一整天(24小时)尿液中钙含量,能有效避免尿液浓度变化带来的检验误差,以此反应的情况更为客观。24小时尿钙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高了或低了有什么意义?24小时尿钙定量参考范围为2.7~7.5mmol/24h。对于甲旁减来说,24小时尿钙低,提示血钙可能也比较低,此时需要结合血钙来看,如果血钙也低,说明治疗不足,需要加强治疗,如果血钙正常则无需处理。24小时尿钙高的长期危害比较大,会引起肾脏钙化,肾结石,以及其他部位异位钙化等。异位钙化,就是不正常位置的钙化。牙齿与骨骼之外的组织发生了钙化,就叫做异位钙化。甲旁减患者发生异位钙化主要影响肾脏,大脑,心脏,血管等重要部位:很多甲旁减患者是因为发生癫痫,拍片子发现大脑里面多处钙化灶,才发现是甲旁减,可见甲旁减患者不认真治疗的话,是很容易发生异位钙化的。二、如何让24小时尿钙值更加准确(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监测指标,检查前应该避开什么行为)24小时尿标本留取方法:一般要求留尿当日晨7点至次日晨7点的所有小便。测定桶中小便的体积),并记录。然后将桶内小便摇匀,取一小管送医院化验,并告知化验人员24小时尿总体积。可以咨询医生酌情调整时间,在确保留取、送检方便,出结果及时的情况下,可酌情调整标本留取起止时间,如6:00-6:00或8:00-8:00等。收集送检步骤:领取尿液试管;准备容器,按上述流程留取尿液;测量总量,自己将尿液总量标记在试管空白处;混匀,取10ml左右的尿液放至试管;尽快送往检验科;注意事项一:24小时尿标本的“结果”与“量”密切相关,一定要足量、准时收集。以从7:00留至次日7:00为例,当天7:00整,不管有无小便,都到厕所排一次小便,不要排到小便收集桶,因为这次小便是7点之前产生的,所以不要;之后的每次小便都要收集,次日7:00不管有无小便,都排一次小便至小便桶收集起来。常见错误:影响24小时尿钙结果的主要是尿量不是准确的24小时尿量,量多量少都会影响结果判断。常见错误:1、不记准确时间,大致24小时尿量。早上起来习惯性到厕所解小便,没看时间,结束时间也凭感觉,尿量的时间不准确。2、几点起来晨便,就从几点开始计算时间。例如5点起床解小便就开始收集,留到第二天7点。实际上是26小时。3、漏接:接满一桶觉得够了后面的尿就不接了,也有的因外出、中途忘记或大便时没留小便,漏了一两次尿液收集。注意事项二:饮食和运动注意事项正常喝水,喝水太多或太少,不影响结果。喝水多,尿液浓度就稀释,喝水少,尿液浓度就浓缩了,测的总量是不会变的。避免摄入的钙太多而影响检测结果:正常饮食和服用甲旁减治疗药物,尤其是奶制品的摄入按照平时的习惯,避免突然摄入大量的钙,维生素D和钙片的量也和平时一样。检查当天饮食尽量和平时习惯一样,避免大鱼大肉,因为高蛋白质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磷,磷会影响血钙和尿钙的含量。测试前24小时和测试当天的24小时内进行轻度运动,不要剧烈运动,避免运动消耗钙太多,影响检测结果。收集前48小时开始就不要饮酒,不要突然服用平时不长期吃的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注意事项三:避免尿液被污染。收集容器要有盖子,保持不进入其他东西,收集小便时,避免混入大便,女性避开月经期等。三、24小时尿钙偏高或偏低,后续应该怎么治疗?24小时尿钙偏高,说明可能维生素D和钙剂量过大,需要同时参考血钙水平,血钙应该维持在正常值里面偏低的水平,如果血钙也高了,需要减少维生素D和钙的剂量,如果血钙并不高,可以使用噻嗪类利尿剂降低尿钙。即使血钙不高也会尿钙高,这是传统治疗方法难以避免的弊端。尽管使用大剂量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部分甲旁减患者的血钙仍然不能被提升到目标水平,并且,长期使用大剂量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有可能引起高尿钙、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和异位钙化。应用新的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明显减低24小时尿钙。激素替代疗法就是使用模拟甲状旁腺素生理作用的药物,明显优势是可以在纠正低钙血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尿钙水平,因此激素替代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不会发生高尿钙、肾结石和肾钙质沉着症。在每日一次的激素替代治疗临床试验中,激素替代治疗组平均24小时尿钙排泄量恢复正常范围(从390mg/24h降至220mg/24h)。与安慰剂组相比,激素替代治疗组第26周时实现了较高的平均血清钙水平,同时平均24小时尿钙水平显著降低。24小时尿钙偏低,往往提示血钙较低,需要检查血钙,血钙低则需要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剂量;如果血钙不低,则无需处理。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疾病科普甲旁减患者一定要区分手抖与自身疾病的关系,手抖的原因有很多,本视频简单分析了几点,帮助大家减少焦虑!主讲人:夏文芳/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总访问量 10,819,073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703位
直播义诊 11次
科普文章 328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