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恐惧症

(又称:获得性免疫功能综合恐惧症、恐艾症)

就诊科室: 感染内科  艾滋病科  心理咨询科  皮肤性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混合型神经症,表现为恐惧艾滋病或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并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患者的艾滋病病毒(HIV)相关检测结果常为阴性,表明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仍然内心痛苦,反复求医。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我现在十分恐艾,能帮帮我吗

胡月鹏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泌尿男科

发病原因

艾滋病恐惧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 有高危性行为史:如性生活没有使用安全套、频繁且多伴侣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嫖娼、同性性行为等。
  • 静脉注射或输血:有过危险的静脉注射或输血史,如与别人共用同一只注射器。
  • 接触史:曾经与艾滋病患者有过直接接触。
  • 知识文化水平因素:文化水平低,对艾滋病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 人格因素:脆弱的人格特质,焦虑多疑,甚至有牢固的疑病观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恐艾症:为何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董青生 副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妇幼医院 皮肤科

症状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或自己可能患有艾滋病,感到异常的紧张和害怕,且伴有回避倾向。

  • 恐惧焦虑,强迫、抑郁,精神压抑,少言寡语、不能自我解脱,每当谈及所患症状就会痛不欲生,因而出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出冷汗、心悸等症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 反复要求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验证,虽然都是阴性,但仍怀疑或坚信感染了艾滋病,甚至要求进行治疗。
  • 就诊时夸大病情,声称自己已经患有艾滋病,带有严重的负罪心理,并动员所有家属做有关检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恐艾但无艾为什么会出现症状呢?

姚娜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传染病科

如何预防

艾滋病恐惧的发生与艾滋病高危暴露行为及人格心理因素等有关,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

  • 避免艾滋病高危暴露行为,包括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 加强心理承受力,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等脆弱人格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长期坚持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艾滋病真的并不可怕

张玉林 主任医师 北京佑安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检查

艾滋病恐惧症在排除患者感染 HIV 后,根据症状,结合心理量表进行确诊。

  • 常用量表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耶鲁-布朗(Yale-brown)强迫量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五个月抗体阴化学发光,可以彻底排除吗,23天和女生双方四代阴,55天自己四代阴73.82三代阴

吴焱 主任医师 北京地坛医院 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式

本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方法,对缓解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强迫行为有显著疗效。遵照医嘱,进行“系统脱敏”治疗。在医生的正确引导下,可循序渐进地帮患者走出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困扰。
  • 支持性心理治疗:医生会为患者提供必要且正确的艾滋病信息与知识,与患者真诚地讨论性行为史、静脉注射史和输血史,主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心理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走出强迫和恐惧心理。
  • 小组咨询治疗:将有相同问题的人分成组,进行集体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清自己的困扰不是特有的,从而正确看待自己的症状。
  • 暗示治疗:反复解释无效果的患者,可采用暗示治疗,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诱导患者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搭配对症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症状和神经性症状,帮助患者走出恐惧。

药物治疗

  • 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使用。常用药物有劳拉西泮、氟西泮等。但容易令患者产生躯体依赖,因此不适合单独使用或长期使用。
  • 抗抑郁药:有的抗抑郁药,对恐惧症有一定疗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及米氮平也有一定疗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老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如何走出艾滋病恐惧症?

刘伟 副主任医师 海安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注意事项

  • 对患者进行充分教育,以让患者树立对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正确观念。
  •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过量服用,定期到医院复查。
  • 养成多运动的好习惯,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增强心理承受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老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如何走出艾滋病恐惧症?

刘伟 副主任医师 海安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预后

经及时治疗后,本病能够治愈,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治疗有效率较低。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发多种神经症和心理障碍,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导致生活质量整体下降,甚至引起自杀行为。

相关科普号

陶小华医生的科普号

陶小华 主任医师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性病/外阴皮肤科

2875粉丝83.9万阅读

张玉林医生的科普号

张玉林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50粉丝81.6万阅读

王敏医生的科普号

王敏 主任医师

长沙市第一医院

艾滋病专科

1741粉丝6.5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