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表皮样癌

(又称:黏液表皮样癌)

就诊科室: 颌面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粘液表皮样癌是由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的恶性唾液腺上皮性肿瘤,可伴有柱状细胞、透明细胞和大嗜酸粒细胞形态特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腮腺黏液表皮样癌划分标准是什么?

李劲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遗传
  • 抵抗力下降:包括过度疲劳、不良好的心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症状表现

按照细胞分化程度,本病可分为高分化(低度恶性)型、低分化(高度恶性)型,二者症状有所不同。

  • 高分化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
  • 低分化型表现为疼痛、出血、张口受限、面瘫,颈部可出现肿大淋巴结。

如何预防

  •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疏导压力。
  • 改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性饮食,戒烟戒酒。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X 线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体格检查:通过对肿物的视诊、触诊、扪诊、探诊等,初步判断病情。
  • X 线检查:可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以及淋巴结情况,进一步作出诊断。
  • 病理检查: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

黄郁林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

本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治疗。

手术治疗

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腮腺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上颌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等,需根据肿瘤的位置、分型以及是否发生转移等来进行选择。

放疗

术后配合放疗,可减少复发率,一般在在术后 2~6 周内施行。

化疗

目前常用多西紫杉醇,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的增殖及转移力有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治疗进展:2023

曹昊天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科

注意事项

  • 术后平卧,头偏向健侧,伤口朝上,低流量吸氧 6 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6 小时后坐位或半卧位,减轻头部充血、伤口肿胀和疼痛,利于引流。
  • 术后进高热量、高蛋白、无渣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酸性、刺激性食物,每次进食后都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 本病术后可能会发生复发和转移,需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罕见病例:粘液表皮样癌马尾神经转移,综合治疗有效1例

蔡洪庆 主治医师 医科院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预后

  • 如不治疗,本病进展到晚期,可侵犯面神经,导致面瘫,甚至可以转移至其他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
  • 中、高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的术后局部复发率约为 60%,约半数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一定程度影响生活质量。

相关科普号

蔡洪庆医生的科普号

蔡洪庆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123粉丝1.1万阅读

黄郁林医生的科普号

黄郁林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3446粉丝183.9万阅读

黎功医生的科普号

黎功 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放射治疗科

7068粉丝167.9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