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彬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幽门螺旋杆菌可怕吗?

发表者:程彬彬 人已读

直至1982年,两位澳大利亚医生、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和Barry J. Marshall历经千辛万苦将一种“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从人类患者的胃粘膜组织样本中分离、体外培养成功。这种容易定植于胃窦部、7年后才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的病原微生物,其实可能已被发现有一个世纪了。早在1875年,德国科学家就在狗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数十年后,有人发现人的胃中也有“螺旋体”,皆因无法分离并在容器中培养存活而难以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成功为其医学研究开创了历史新纪元,随后的多项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淋巴瘤等疾病有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经科学统计首次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将其列入微生物类致癌原。至此,这种一端或两端长着2~6根细长鞭毛、在人体内呈螺旋状而在体外呈杆状的细菌开始变得让人有点毛骨耸然了。人们迅速投身到抗幽门螺杆菌的战役之中,却发现如其它致病微生物一样,幽门螺杆菌也会很快产生抗药性。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序贯疗法、补救方案,有的病人几经抗菌治疗仍然能够检测到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有的病人治愈后又会再感染。恐惧、烦恼、忧心忡忡……

幽门螺旋杆菌真有那么可怕吗?

也许人类早已意识到,最恐怖的事情原来就是恐惧本身。曾因不受重视而一气喝下含幽门螺旋杆菌培养液的Marshall,虽然生病一场,二十多年后却依然能够健康地站在浙江大学的讲台上说,幽门螺旋杆菌的味道就像……已经坏掉的鸡肉。2005年,两位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因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贡献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如今,Marshall先生已是花甲之年,Warren先生应该年逾古稀了吧。

您看,幽门螺旋杆菌真有那么可怕吗?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观点,我们应当在战略上藐视它、而在战术上重视它。相信人类在与幽门螺旋杆菌较量的战役中终究是胜利者!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防范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呢?现在,让我们从幽门螺旋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分布特点中发现防御和清除它的办法吧。

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微需氧细菌,有多种不同菌株和亚群,其中一些菌株毒力较强、危害较大。主要传播源是人类,动物鼠、猫、狗、猪等也可能传播。感染途径主要经口摄入,可通过密切接触、带菌的飞沫、污染的水源、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等途径感染感染者的唾液或牙菌斑、胃粘膜组织、粪便中均可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90%左右的感染者可在血液中检测到感染后产生的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并不完全具有保护性。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患者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密度、饮用水的种类以及人群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多项因素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0岁以下儿童或5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易感。中国人HP感染率约40~90%,现症感染率55%左右。因此,积极宣传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医学常识非常重要。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改善居住、饮水等卫生状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胃粘膜,设立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不吃污染、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IgM、IgG检测:方便快捷,价格便宜(70元左右)。通常,抗HP-IgM在HP感染2周后出现,之后3个月内会逐渐减少;而抗HP-IgG在感染HP3周后出现并持续存在。这两项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约90%,可与另一种直接HP检查的方法联合诊断以及抗HP治疗后复查。因为免疫抗体的产生或消失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感染2~3周之后检查、抗HP治疗结束3~6个月后复查较为准确。

碳-14尿素呼气试验:价格较便宜(90元左右),早晨空腹检查。碳-14为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相当长、以至于很难在自然界衰减清除掉。因此,该项检查不适合用于儿童、孕妇。虽然目前尚无损伤病例报道,但从谨慎角度出发,生育期患者也最好不建议使用。

碳-13尿素呼气试验:碳13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稳定的非放射性同位素,不会造成放射性物质污染残留,准确性和安全性很高,适应人群很广,孕妇、儿童都可检查,但价格较贵(256元左右)。

胃镜下胃粘膜活检尿素酶检测或组织学检查,对胃粘膜有轻微创伤,适合无凝血障碍、恰好同时需要胃镜或病理检查的患者。

除血HP抗体检测外,后几项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理论上均可达100%,但会受到胃内PH值改变或其它螺杆菌属细菌及药物的影响,应该在停抗生素4周、停质子泵和铋剂等药物2周后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通常,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客观证据表明有急性活动性炎症或其它病变时,可采取中医辨证施治;体质差或对西药不耐受、治愈后再感染、细菌耐药、反复抗HP失败者,也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时伴有急性活动性胃炎、糜烂、溃疡、萎缩,痘疹样、颗粒样或疣状增生,病理见较多肠上皮化生或不同程度的腺上皮内瘤样变(异型增生),Barrett食管、食管白斑等,建议采用恰当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

本文是程彬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