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健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口服降糖药,您的吃法对吗?

发表者:刘永健 人已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爆发性增长,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而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发病率为50.1%。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五个要点: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基数大,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不管是在武汉还是在重庆的临床工作中,笔者遇见了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降糖药服用时间及方法不当,导致血糖波动大,我们在这篇科普小文章中将对口服降糖药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做简单的介绍。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用于临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欧美及中国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为无禁忌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和全程用药。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二甲双胍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早期,所有建议小剂量起始,逐步加量,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

2、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其降糖前提是机体尚存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β细胞。该类药物包括中长效制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剂、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等,每日给药1-2次即可,于餐前服用;短效制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普通剂型,需要每日3次给药,于餐前30分钟服用。低血糖是磺脲类药物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减少低血糖风险,需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调整用量。如果食欲不佳时,需暂时减少或停用该类药物。

3、格列奈类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此类药物为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需三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服用该类药物也应遵循“不进餐不服药”的原则,以避免低血糖。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及米格列醇,其通过抑制小肠粘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该类药物需在进餐第一口主食(碳水化合物)嚼服或餐前即刻吞服,餐后服用无效。

5、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罗格列酮及吡格列酮,其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患者,此类药物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

6、DPP-IV抑制剂

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通过抑制DPP-IV活性,减少GLP-1的失活,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而降糖。此类药物服药时间不受进餐影响,可以与食物同时或分开服用。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每日服药1次,建议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服用,例如早餐时;维格列汀,每日服药1-2次,若服用2次,则早晚各给药1次。

7、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主要通过抑制SGLT2或SGLT1的作用抑制葡萄糖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该类药物已在欧美多个国家上市,其中达格列净已获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坎格列净需要在第一次正餐前口服。

欢迎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教育中心公众号:

1.png

本文是刘永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