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宫颈环扎术

历经各种危险各种折磨——终于迎来母子健康的完美结局

发表者:于松 人已读

今天的主人公是在孕期历经晚期流产、再孕低血糖、羊膜囊早脱、多次出血等各种磨难的妈妈小英(化名),但是当我对她进行采访时,对于之前种种极其危险的经历,她不但没有排斥,反而以一种很平和的心态跟我在讲,而且格外详细。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把我的孕期经历报道出去,让更多跟我一样的女性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她表现出的平静、大爱让我亦为之动容。或是亲身经历过孕期再怎么努力却依然要失去宝宝的准妈妈,便会对有同样痛苦经历的女性更多一份怜悯与关爱。

虽然从第一胎晚期流产至今,已有两年多的光景,但是对于之前的种种,小英依然记得格外清晰。我在心里默默想着究竟是多么苦痛的经历,才会让人如此刻骨铭心。随着采访越来越深入,我才真正感受到她当时的无助、无奈、内心的崩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时的惊喜。

曾经的阴影——异常坎坷的孕期

小英告诉我,她孕期真的很坎坷。在2014年的时候尽管已经足够小心,但是在孕晚期,具体应该是六个半月的时候却还是流产了。当时已经查出来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管短而且宫颈口还松,但是在老家山西几乎跑遍了所有知名医院,都被告知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流产了,那时候真的是心灰意冷,尤其老家是比较传统的地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一起向她扑过来,她自己差点一度陷入抑郁,觉得为什么那么多的不幸仿佛都堆积在了她一个人的头上。但与此同时,医生也告诉她宫颈机能不全是可以再孕的,只不过再孕要及时做宫颈环扎,否则晚期依然避免不了流产,然而能做宫颈环扎手术的专家却不好找,但也算是看到了一些希望。

宫颈环扎领域顶级专家于松主任——点燃了孕育宝贝的新希望

之后,小英就格外关注宫颈机能不全的各种动态,俨然算得上一个业余的专家了,与此同时,她还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曾因各种原因引发流产的孕妈妈,大家相互交流心得、讨论哪个专家好,也正是通过这个群,她遇到了华府于松主任,最终最终圆了她当妈妈的梦,之前所有的阴霾都一消而散了。

保险起见,整个孕期小英都是于松主任来管理的。在孕24周——25周期间,于主任为她做了宫颈环扎手术。她一再跟我讲“主任最厉害的是,国内能上托的人不是所有医生会,也不是所有医院有,紧急环扎和二次环扎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环扎之后平均持续时间也就7——10天左右,很难长时间维持。但是经过于松主任宫颈环扎手术,距离我24周左右做环扎手术差不多都快30天了,那时我应该是在孕29周左右才出现问题,检查后宫颈管只有2厘米了,于主任第一时间为我上了宫颈托,因为随时都有流产的危险。”

紧急宫颈环扎手术难度大——唯资深产科专家所不能

据了解,紧急宫颈环扎手术相对于普通的宫颈环扎术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大部分宫颈机能不全的女性总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出现了羊膜囊提前脱出,往往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另一方面,引发宫颈机能不全的原因有好几种,包括先天性宫颈机能不全、炎症引发、不正规的人流手术等,可能相互交叉、复杂难辨,也为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很多医生面对患者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只能选择流产。但是于松主任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尽她最大的努力为患者做紧急宫颈环扎术,尽量延长孕周。

很多时候,产科医生一方面要面对患者羊膜囊早脱,需要紧急做手术,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患者诱因不明的情况,在保证手术操作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还要严格把控好检查和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术中破水、流产;即使手术勉强缝合,也很难长时间维持,术后几天内依旧会出现破水、流产;如果羊膜囊脱出到阴道口处,还会造成合并感染,致使胎膜变得极度脆弱而容易破裂;如果已经合并宫内感染,亦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对于产科医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手术项目,因而能做这类手术的绝对都是大专家。

于松教授.jpg

历经各种危险各种折磨——终于迎来母子健康的完美结局

小英紧接着说“于主任为我上完宫颈拖之后,一直维持在2.1厘米以上直到38周分娩,整个手术相当成功,真的堪称是奇迹了,据我了解,做宫颈环扎手术能坚持到足月的,几乎没有。分娩也是于主任亲手操刀,为我做的剖宫产手术,安全生下了我家大宝。对于经历了各种危险各种折磨的我,真的是天大的惊喜,我老公当时眼睛里都闪着泪花,大宝真的来得太不容易了,而且在这期间,我几度血糖偏低、出血,紧急住院好几次,每次都很惊险,整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保不住,幸好有于松主任一路保驾护航,于主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特别有医德,对待患者特别认真人、特别热情。”

通过小英,我又接触到了很多和她同样宫颈管机能不全,有流产经历,最终在于松主任管理下成功孕育宝宝的案例。是啊,她们是不幸的,但同时她们又是幸运的,愿这份幸运一直传递下去,让更多女性圆梦。

本文是于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