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如何解读胃镜报告?

发表者:常玉英 人已读

经常有患者拿着胃镜检查报告来咨询。胃镜诊断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出血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有的患者,还带着胃镜活检病理报告,“胃窦慢性活动性炎,伴上皮内瘤变”、“慢性中度炎症,非活动,伴肠化”…….看着这五花八门的专业术语,患者一脸茫然,四处求医咨询。医生的回答也不尽一致,或言“问题不大,无大碍”,或言“癌前病变,需要定期复查或治疗”。宽心者,将检查报告置之一旁,不再理会;细心者,如临大敌,寝室不安,到处求医问药。

那么该如何解读胃镜报告呢?

首先我们初步了解一下什么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用一条直径约1cm长的管子从患者口腔进入胃腔内进行检查的一种技术,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佳的诊断手段,可以直观地了解上消化道黏膜的情况。目前来说,胃镜技术不仅用于诊断疾病,还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如上消化道息肉的摘除、早期胃癌的切除、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晚期食管癌和胃癌的内镜治疗等。

胃镜检查一般要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三个部分。胃镜报告围绕着这三部分进行描述。 医生先观察,然后进行描述,最后做出诊断。

食管黏膜正常为淡粉红色,表面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下端齿状线是胃与食管的交界,呈规则的园弧状、或蝶型、锯齿型、半岛型等。如果发生疾病,可以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不光滑、血管纹理不清、 甚至有糜烂、溃疡,齿状线也失去正常形状等。内镜医生会根据观察,考虑是否进行活组织检查,也就是俗称的“活检”,取一小块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给出疾病的诊断。常见的食管疾病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Barrett食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和食管癌等。胃的入口是贲门。从食管过了贲门就进入了胃腔内了。

胃包括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胃液一般集中在胃底,也称粘液湖,一般来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果液体量大、浑浊、或变为黄色,多考虑为炎症、或有胆汁反流的情况。

胃体介于胃底和胃窦之间,大弯侧有脑回样皱襞。正常情况下黏膜表面光滑。如果表面有隆起性病变,多考虑为息肉。也有的隆起来自于黏膜下,医生会给出黏膜下隆起的诊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黏膜表面破损凹陷,多诊断为溃疡。如果有隆起中央形成凹陷糜烂,多为疣状胃炎。如果溃疡不规则、边界异常隆起,底部污秽苔,多考虑为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胃粘膜局部隆起性病变,常见的相关疾病有胃息肉、胃平滑肌瘤、胃癌、胃淋巴瘤等。如果胃粘膜光滑,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多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如果黏膜发白,粗糙不平,有颗粒样增生,或结节样不平感,要考虑萎缩性胃炎的可能。

胃的出口是幽门,是胃腔通过十二指肠的门户,正常为圆形,规律的收缩和开放。如果变形,或狭窄或开放不关,都看作异常。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的起始部位,呈圆形。观察黏膜是否光滑、如不光滑、弥漫性小颗粒状,可能胃淋巴滤泡增生,或胃粘膜异位;如果黏膜发红、水肿、糜烂等改变多为十二指肠球炎,如有隆起样改变多为息肉、平滑肌瘤或癌症;如果有溃烂,多为十二指肠溃疡。另外我们还需要观察十二指肠降部,要看到十二指肠乳头的部位。

有些医院在胃镜报告上,往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p)也有描述,Hp是一种细菌,生长在胃窦黏膜内,多与消化道溃疡病、胃淋巴瘤及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性增生等疾病有关,目前认为是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在胃镜检查时往往同时取活检,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十分钟即可知道有否Hp感染。如果有感染,则会用(+)来表示,如果没有感染,则用符号(-)来表示。

胃镜检查是用肉眼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得出的结果。如果医生怀疑有问题,会做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就有了“慢性活动性炎症”、“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腺癌”、“腺瘤”等词汇来描述。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病理学改变。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或称不典型增生(dysplasia),,又称上皮内瘤变,是较常见的一种胃粘膜的病理改变。由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处于癌变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阶段, 认为系胃癌主要的癌前病变。长期以来备受临床医师和病理学家高度重视。但国内外对胃黏膜上皮异性增生的定义、分类、分级、组织学标准、转归及处理方案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命名也比较混乱。医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以后会逐渐规范起来的。对于患者来说,不要过于纠结一些概念。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腺瘤由异型增生上皮构成。有学者提出,当异型增生上皮形成扁平病变,应用术语胃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当异型增生上皮形成隆起性病变则称之为“腺瘤”;内镜下病变与周围正常胃黏膜无明显区别,组织学表现为异型增生上皮,也应用术语胃上皮异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指基底膜以上上皮的一种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属于癌前病变,形态上表现为结构和细胞学的异常。病变具有基因的克隆性转变,容易发展为浸润和转移。上皮内瘤变是异型增生的同义词,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中要求上皮内瘤变逐渐取代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分为两级,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度、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

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或简称为肠化生,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见于多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细胞来自胃固有腺体颈部未分化细胞,这部分细胞是增殖中心,具有向胃及肠上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正常时,它不断分化成胃型上皮细胞,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胃表面上皮;病理情况下,它可分化为肠型上皮细胞,形成肠化生。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检查,又可以将肠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粘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可能会加重,目前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11.3%),但在肠型胃癌旁粘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两种肠化生同时存在,或认为结肠型化生是由小肠型化生发展而来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化,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发现随着胃粘膜萎缩的范围扩大,肠化的发生比例也在增加。所以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需要长期随访,定期复查,以防癌变。

综上所述,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后,要找专业医生解读咨询,勿要惊慌失措,也勿要视而不见。胃镜检查已经越来越普及,这是患者的福音,早发现早预防勤随访,在胃病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是常玉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