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发表者:李荣 人已读

儿童暴怒发作

当达成意愿的努力受到阻碍或行为受到限制时,出现频繁、不恰当的愤怒爆发,如哭闹、喊叫、哭泣、打滚、扔东西或毁坏物品、甚至用头撞墙、拍打脑袋,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劝说而终止的行为称为暴怒发作,又称发脾气。在幼儿期尤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一)原因

1.气质因素:从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上分折,常常存在情绪不稳定的特点,相对小的刺激常唤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波动幅度大,常同时伴有多动、自控力不足及适应不良。

2.家庭养育方式:在以溺爱、迁就、过度保护为养育模式的家庭中,父辈及祖辈对孩子的生活往往是事事包办、处处代替、关注过多,对孩子的要求常是立刻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缺乏机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遇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能等待、不能延迟满足,缺乏替他人着想的能力。孩子在达到目的受阻时,常常会以暴怒发作来发泄情绪并以此要挟父母。

家里的环境及对孩子的要求与幼儿园及学校的环境及要求反差大,又反过来加重了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3.父母行为示范:对孩子而言,他们需要一个榜样来模仿,父母好的行为与不好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亲性格急躁,控制能力不好,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动则朝孩子喊叫,情绪爆发,这样孩子潜移默化会受到影响,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会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懊恼,这样不知不觉中与父母或其他小朋友发生频繁冲突,脾气变得很急躁、控制能力下降。

另外,父母经常争吵、发脾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也会使孩子脾气粗暴。

(二)行为表现

暴怒发作多有受到挫折、个人要求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前提。发作时大哭大闹、口头威胁、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打滚;伴自我伤害行为,如打自己的头或头撞墙;同时也可有毁坏物品的表现,如摔东西、破坏玩具、撕衣服或剪衣服等。劝阻或关注常常变本加厉。当自己的要求或愿望得到满足,暴怒发作才能自行停止,久而久之,发作频率增加与发作程度加重。儿童愤怒爆发下的潜在感受常是抑郁、焦虑和不安全感,愤怒失控的问题最终会对孩子的心理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情绪调控能力差,亲子关系不和同伴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三)如何发脾气的孩子

1.正确的教育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以孩子的心理成长为首要需求出发,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学会等待、延迟满足、与人分享和替别人着想、理解他人的能力。在家庭,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包括孩子自己都有属于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养尊处优”感,不能以迁就、宠爱代替教育,对祖辈来说更应如此。

2.暂时隔离法

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切莫用发脾气、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记住:这样做是在进行坏的行为示范,邀请孩子向你学习。会让孩子觉得大人也是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的,以后他也只会用发脾气对付别人。

如果孩子的暴怒发作无法控制时,可以将孩子放入设置简单而安全,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空房间内,在暴怒发作消除数分钟后再解除隔离。但要注意观察,防止孩子自伤、撞伤、触电、跳楼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当孩子暴怒发作停止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只是不喜欢他/她所做的事,而不是对孩子本人。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着他/她的。让孩子知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如何应对,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延迟满足的心理功能。

3.自我控制术训练

通过角色游戏和叙述故事的方法,示范愤怒控制、解决冲突的恰当方式。训练渐进放松或引导想象的技术,减少或平息其愤怒情绪的程度与发作冲动。教授孩子有效的交往技能,以可控的、健康的方式表达与发泄愤怒,并用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孩子已经表现出的适当的自我控制及时、积极地表示赞赏,告诉孩子为他的所作所为而自豪。

4. 尊重孩子,提倡民主的家庭作风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应由家长做主,由父母说了算,要孩子怎样孩子就该怎样,没有协商的习惯,孩子往往缺乏表达自己愿望与想法的能力,只会用发脾气表达不满和反抗,久而久之变成习惯的应对模式。如果一发脾气家长才会“重视”或迁就,容易助长孩子的暴怒发作。因此,父母应该预防在前,与孩子说话要用商量、引导和激励的语气,而不要命令或指责。其实,孩子暴怒发作往往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父母必须客观分折,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应该予以满足,如不合理,则无论如何不可迁就。

5.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首先自己必须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在孩子面前不发或少发脾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不要因一点点小事,就当着孩子的面大发雷霆,更不可迁怒于孩子。

本文系李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