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保健及治疗

发表者:丁国军 人已读

治疗

1、一般治疗:给予维生素B(B1、B2、B12)、维生素E、弥可宝、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等神经营养药物。对早期病例以往曾用深部放射线治疗,或口服131碘以抑制胶质增生,防止空洞进一步扩延。注意保护受累肢体,避免烫伤、热伤及其它意外损伤;有意识进行针对性的活动与锻炼,可以做按摩理疗,以延缓肌肉萎缩或促其复原,防止关节挛缩。

2、手术治疗:如同对其病因缺乏统一认识一样,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目前亦缺乏公认统一的方式,在治疗上也只能对症治疗,无法从根源治愈脊髓空洞症。手术后,大多数患者空洞缩小,手术近期疗效较明显;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定期观察空洞及脊髓变化,结果发现大部份患者术后后期又出现空洞增大,症状加重。

3 传统疗法:针灸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肌力改善或(和)感觉障碍范围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无变化。
首先,保持乐观的情绪。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肌萎缩发展。

其次,合理调配饮食结构。

第三、劳逸结合。功能锻炼过度会使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第四、预防感冒、胃肠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一旦感冒 ,会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 脊髓空洞症患者须意识到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保护无感觉区,经常想到无感觉区。每天检查几次看有无受伤,注意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烫伤、青肿、抓伤、切伤等等。农村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被荆棘和碎片刺伤。对皮肤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要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如果已有伤口,要尽快去医院诊治。注意手脚的保护,劳动或工作时戴手套,在拿热的杯、壶、金属勺子时,用手套、厚棉布或毯子包着拿。工具的把手要光滑,可在把手上包一块橡皮,然后再包块布。脚的保护,选购或订做合适的鞋,不要让脚在鞋里磨来磨去。行走距离不要太长,经常歇歇。避免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玩扑克、打麻将是对你的病情极为有害的生活方式。高枕头对你的病体不利,应予更换。

家庭康复:积极地参与家务活动,如打扫卫生、煮饭、种花及尽量生活自理,是一种有效的功能训练。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

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

1.发病缓慢。病程数月至数年。

2.早期表现为上肢及躯F部多节段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触觉存在。

3.后期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力和肌张力低下。肌肉、皮肤营养障碍等。

4.锥体束征阳性。表现为肢体痉挛性瘫痪及不对称性感觉障碍。

【影像技术】

1.枕颈部及脊柱x线片 lr解是否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脊椎侧凸及椎管扩大。

2.cT扫描 脊髓横切面显示脊髓灰质内有不规则低密度灶排除占位性病变。

3.MRI T2wI脊髓空洞高信号影。可同时判断空洞的形态和类型。

【诊断要点】

脊髓空洞症早期症状和体征极轻。诊断困难,一旦症状明显,经详细神经系统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其确诊可借助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与脊髓空洞关系密切。临床上鉴别困难,但髓内肿瘤较早发生脊髓受压或供血障碍而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征。影像学可明确诊断。

2.脊髓型颈椎病 极少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运动神经元病 小肌肉萎缩为主。腱反射亢进。无感觉障碍。

强调一点,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一般康复原则:

1.注意休息,避免中等体力劳动和剧烈体育锻炼。

2.可以口服维生素E及维生素B,对症止痛。

3.增加营养,平衡膳食;中医抗萎,药膳进补。

4.半年或一年复查颅脑核磁共振。

5.树立信心,增加康复认识,重视自我康复。

6.针灸治疗,疏通经络,减缓萎缩,促进康复。

本文是丁国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