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中医分期论治帕金森病

发表者:田金洲 人已读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中老年人易发生。通常症状出现后会渐进加重,主要表现为以下4大类症状:1)震颤,通常是静止性震颤,即安静时颤动明显,入睡后症状可消失,取物时症状减轻和消失;2)肌肉强硬,可以是单侧肢体,如左侧上下肢,也可以是双侧,病情严重时双侧多见;3)运动迟缓,取东西、说话、行走或移动动作徐缓; 4)姿势异常,初期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加重,可出现头前倾、佝背等。

上述典型表现又称为运动症状,除此之外,帕金森病人还会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1)自主神经(也称为植物神经)症状,如顽固性便秘 、出汗增多 、性功能障碍 、发肤油脂分泌增加,站立时血压偏低(体位性低血压); 2)情绪症状,患者表现为情绪急躁、心烦易怒,或者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 3)认知症状,如空间感知能力下降,容易迷路,计算力下,易算错钱,记忆力下降,记不清最近发生的事情,最终可发展为痴呆(医学上称为帕金森病痴呆); 4)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看见没有的事物,说一些没有的事情谵妄。除此之外,帕金森病严重时可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会出现褥疮等。帕金森病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成员带来照护压力。

中医古籍记载了很多治疗颤震的方剂,可参照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人体的正常活动有赖于脑的控制,同时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充养脑髓;脾主肌肉、四肢,化生之气血濡养周身;肝主筋,支配肢体的伸缩收持。当年老体衰,肝、脾、肾功能失调,脑髓失于充养,即可导致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四肢肌肉,或肾精不足、肝风内动,或脾失健运、痰浊化火生风等诸多原因所导致的头身不自主摇动、震颤。在颤震的中医治疗方面,既要以扶正补虚为原则,也要注意祛邪治标,根据脑及肝、脾、肾三脏虚损之病位不同,配合熄风止痉、滋阴降火、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由于帕金森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候,因此,分期论治帕金森病近年越来越受认可,通常可分为3期:1)初期以运动症状为主,中药以祛痰活血去其实; 2)中期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明显,中药以平肝熄风为主,兼以养阴清热补其虚;3)后期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较重,需标本同治、虚实兼顾。

本文是田金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