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大夫在线

论文精选

新生儿惊厥发作

人已读

新生儿惊厥发作(neonatalseizures)

惊厥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新生儿脑发育的阶段性,惊厥多见于新生儿,其表现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有其自身特点新生儿0.5%有过惊厥,大多为症状性,多有神经系统或全身性基础疾病。新生儿ICU中,惊厥发作发生率占30%,病死率亦高,预后取决于病因和及时诊治。脑电图检出皮质异常放电的机率(特别是<35< span="">周胎龄儿)很低。

1.新生儿惊厥发作有4种类型(convulsivepatterns)轻微惊厥发作(微小发作,subtleseizures)、局灶性(focal)、阵挛性(clonic)、强直(tonic)发作。新生儿最常见的称轻微发作,肢体不表现强直或阵挛动作,往往表现为眼的斜视、眼球震颤、转动、眨眼、瞳孔散大、面肌抽搐、咀嚼、吸吮或吞咽动作;肢体可表现为四肢做游泳样动作或下肢呈踏自行车样动作等;有时可有短暂的肌张力低下,伴有面色苍白或眼球上翻,还可有呼吸频率改变甚至呼吸暂停,有时伴全身松弛状态

局灶性惊厥发作和多灶性惊厥作(focal,multifocalclonicseizures),可表现为单肢抽搐,一侧面肌抽搐或仅眼睑、口角抽搐,不可误认为惊跳(jitteriness)、颤抖或阵挛。惊厥节律慢,每秒3~4次。如发生阵挛或非特异性震颤则每秒6~12次。阵挛或颤抖可因活动肢体而突然开始或活动中止。

其次多见的是强直发作姿势,一个肢体伸直发作,伴有或不伴有转头或眼球斜视,可误为伸懒睡、或打呵欠。重者整个身体均可发生伸直,角弓反张,而双手臂可伸直、可屈曲,呈去大脑或去皮质姿势,见于<34< span="">周的脑室内出血。新生儿极少发生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或婴儿肌阵挛发作。新生儿惊厥发作时,还常有呼吸暂停(apnea)和心动过缓。但不可将正常常见的呼吸暂停和肢体扭动误认为抽搐。

2新生儿惊厥发作病因应通过问病史、体检及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出生后1d-2d内发生的惊厥多为脑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创伤性脑损伤,硬膜下、蛛网膜下或脑实质内出血),缺氧和缺血,局灶性卒中,感染(细菌或病毒),严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例如亚硫酸氧化酶缺乏或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全身性低血糖,电解质紊乱(低血钙或低血钠),中毒(母亲药物滥用)。第2天:卒中(尤其是静脉血栓),创伤性脑损伤,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尤其是葡萄糖转运蛋白缺陷)。
第3天:代谢的部分缺陷(例如有机酸血症或氨基酸病),良性新生儿惊厥,卒中(动脉性或静脉性),药物戒断(由母亲药物滥用所致),创伤性脑损伤,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这种疾病需要内科或外科干预。

生后1周左右发生的惊厥多系颅内感染和代谢性疾患(inbornerrorsofmetabolism)。整个新生儿期都可因败血症而惊厥。依次常见的惊厥原因有:低血钙(hypocalcemia,血钙<1.75mmol/L),低血糖症(hypoglycemia,血糖<1.5mmol/L),低血镁症(hypomagnesemia,产伤、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40%50%能治愈),细菌性脑膜炎(10%50%可治愈),颅内出血或脑室内出血。少数为遗传性代谢病(如尿素循环酶缺陷所致高氨血症、半乳糖血症等),先天性TORCHES综合征,先天脑畸形等。吡哆醇依赖症极少见。目前新生儿破伤风也很少见。但有时惊厥原因不明者达60%~70%.

3. 新生儿惊厥治疗新生儿惊厥发作可先常规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100ml、葡萄糖酸钙1g及维生素B6100mg。必要时肌注硫酸镁(50%,0.25ml/kg,IM)。限制液体输入,以防因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再诱发惊厥。对症治疗包括苯巴比妥钠20mg.kg/次,快速静滴10min,以后5mg/kg,每12h静滴1次。或同时用地西泮(0.2~0.3mg/kg,IV,PR),无效改用劳拉西泮或咪达唑仑(0.05mg/kg,IV,IM,>2~5min)。。

惊厥病因治疗

(1)感染性疾病使用抗感染药物。

(2)低钙血症5%葡萄糖酸钙20ml缓慢静注,并同时听心音,有心率过缓,心律失常时停止静注。或用10%氯化钙5ml10ml/次,口服,一般不超过7天。3天后再给维生素D315万单位肌注1次。

(3)低镁血症25%硫酸镁0.20.4ml/kg.次),肌注,4次以上或5天疗程。

(4)维生素B6缺乏症维生素B650100mg静注或口服。维生素K缺乏用K110mg静注。

(5)伤风为中和病灶内和血液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应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2U,肌注、静滴各半,大剂量并不必要。TAT还可与青霉素、普鲁卡因混合作脐周或伤口周围封闭。重者TAT3000U4500U椎管内注射,最好用抗破伤风球蛋白2000U肌注。此外,清洁创伤和脐带残端消毒以清除毒素来源,亦很重要。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