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鹏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尿液检查可查出哪些疾病?

发表者:胡月鹏 人已读

除了血常规以外,尿常规也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检查项目了。尿液可以进行检测的项目非常多,根据医院设备的不同,一次能够完成最常见的十几项到二十几项(甚至更多)检查,用时不过几分钟。我们一般把这个尿液自动化分析仪的检查结果和人工显微镜的检查结合起来,称为尿常规检测。

一.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做尿常规检查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代谢以后形成的终末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以反映出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因此,尿液检测不仅能够反应出泌尿系统的问题,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泌尿系统有炎症、结石、结核、肿瘤、肾移植排斥反应、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当某些疾病引起血液成分改变时,尿液里也可能出现成分的相应变化,比如糖尿病、胰腺炎、黄疸等情况。

二.尿常规的常见检查项目如何解读

1.尿酸碱度

也就是尿液的PH值。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等情况下PH值会降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等情况下PH值会升高。服用药物也会对PH值产生影响,比如维生素C、氯化胺可使尿液呈酸性,碳酸氢钠可使尿液呈碱性。

2.尿比重

可以粗略地判断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身体缺水尿少时、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都会尿比重增高;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情况,尿比重都有可能降低。

3.尿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液里是不应该有蛋白的。尿里面如果检测到蛋白阳性,一般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假性蛋白尿:肾脏本身没问题,但是尿液中混有血、脓、粘液等成分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比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尿内掺入阴道分泌物等情况。治疗以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2.生理性蛋白尿: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刺激下,可导致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以后会消失。

3.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脏疾病,某些肾脏外疾病也可以导致。大多会持续存在。

以上各种情况都说明,如果检测到尿中出现蛋白,就应该经常复查。

4.尿葡萄糖

正常尿液葡萄糖检测应该是阴性,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的能力时,尿中就会出现大量葡萄糖。糖尿病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尿糖阴性就没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本质还是血糖升高,当尿糖也出现的时候,只能说明血糖高得太厉害了。所以当出现尿糖阳性的时候应该及时检测血糖的水平如何。

有时血糖含量正常,也会出现尿糖。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病变,引起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所致。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

5.尿酮体

正常情况下尿中酮体也应该是阴性。当体内糖分解代谢不足时,脂肪分解活跃但氧化不完全可产生大量酮体,通过尿排出体外。这种情况见于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当糖尿病人出现尿酮体时,要警惕酮症酸中毒。

6.红细胞与隐血

这两项的意义是一样的。显微镜下红细胞一般不超过3个/HP,隐血也应该是阴性。当这两项的数值比较高的时候,可称为血尿。

血尿的原因可能是肾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结核、急性膀胱炎等,也可能是各类肾炎引起的肾小球破坏。

尿中出现红细胞和隐血阳性,也应该定期复查。

7.白细胞

显微镜检查,一般白细胞在0-5个/HP。当白细胞明显增多的时候,一般提示有泌尿系统感染。比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等。当成年女性生殖系统有炎症时,阴道分泌物很容易混入尿内,所以要注意鉴别。

每家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项目,不可能一一都说到。

还有一些检测项目是定量检测,会给出具体数值,后面附有正常参考范围,方便我们对照来进行比较。搞懂这些,看懂一张尿常规化验单就应该基本没有问题了。

三.检查尿常规有哪些注意事项

因为尿常规一般由患者自己采集标本,所以如果标本采集不当,有可能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下事项是需要注意的。

1.尿常规可以随时进行检测,不需要空腹或其它特殊要求。但一般检测晨尿结果最为准确。

2.留取的标本应该尽快进行检测,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其中成分。如果超过2小时最好重新采集标本。

3.尿液极容易受到尿道口分泌物污染,如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污染,男性容易受精液、前列腺液的污染。因此收集尿液之前,有条件最好能对外生殖器清洗和消毒。留取尿液时,开始的部分弃之不要,留取中段尿,最后的部分也不要。

4.如果在检测尿常规时同时在服用某些药物,应该向医生说明情况,以助于医生准确对结果进行分析。

5.因为上面所谈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尿常规的结果波动可能会比较大,当检测到偶尔一次异常时不用过于紧张,连续多次复查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状况。


本文是胡月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