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海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看懂肝功能化验结果

发表者:娄海山 人已读

肝脏生化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主要包括ALT、AST、总蛋白、白蛋白(Alb)、球蛋白、TBil和DBil等指标。各检测指标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肝功能化验结果可分为肝损害标记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通过对这些检查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肝损害标记物

ALT(谷丙转氨酶)

正常值:<40U/L。

临床意义:AL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是了解肝脏损害最重要的酶。有1%的肝细胞坏死,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当ALT在120以下,肝损伤为轻度;120~400为中度损伤;>400时则为重度损伤。

ALT长期慢性升高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其中慢性乙肝的患者以ALT升高为主,AST与ALT的比值(AST/ALT)常<1。而酒精性肝病患者以AST升高为主,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可能,AST/ALT>3更具有诊断意义。

很多肝脏外的疾病都可引起ALT轻度升高,如心脏病、肺炎、胆囊炎、胰腺炎、肾炎以及其他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 ALT轻度增高。单纯ALT轻度升高一般无太多临床意义。

AST(谷草转氨酶)

正常值:<40U/L。

临床意义:AST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其次在肝细胞。所以只有肝细胞损害较重时,AST才会升高。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常见疾病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正常值:8~58u/L。

临床意义:主要分布于肝、肾、脾、胰腺、脑、小肠等。γ-GT升高提示肝细胞破坏,胆道疾患、肝癌或药物性肝损害。瘀胆型肝炎时,血清γ-GT活性明显增高,且高于ALT。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42~140u/L。

临床意义:血清中ALP主要来自于肝脏、骨骼和肠道,ALP主要用于肝胆和骨骼疾病的诊断。ALP是胆汁淤积的重要酶学指标,胆道阻塞时,ALP活性均会增高,阻塞程度越严重,活性越高。ALT与ALP活性的比值大于4时,肝细胞性黄疸的可能性较大。小于4,则以瘀胆型肝炎可能性较大。

另外在正常妊娠3个月后、儿童和老人也可出现ALP升高的现象。

胆红素代谢标志物

正常值:总胆红素(TBIL):5.1~17.1umol/L,直接胆红素(DBIL):0~6.0umol/L,间接胆红素(IBIL):5.1~13.7umol/L。

临床意义: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两种,两者之和称为总胆红素。胆红素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多种致病因素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

总胆红素:从TBIL可以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轻重以及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如果升高明显,常反映有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如果减少,主要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时增高明显,尤其是肝内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胆汁瘀滞综合征等时更为明显。

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时主要见于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产生的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排泄能力,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高所致。

乙型肝炎发生的黄疸:出现混合性高胆红素性黄疸,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明显增高。

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

总蛋白(Tb)

正常值: 60~80g/L

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Alb)

正常值:40~55g/L

临床意义:肝脏是人体合成Alb的唯一器官,Alb的半衰期为21天,其降低提示最近21天肝脏的合成功能降低,常见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

球蛋白(G)

正常值:20~29g/L

增高:骨髓瘤\结核病,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淋巴瘤、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等。

减少: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注意事项

1、由于各个医院采用的测试方法和试剂盒不同,具体正常范围参考值可能不一致,具体应参考该院列出的正常值范围。

2、不能单凭一项肝功能结果诊断病情,要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和病史具体分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