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出现颈肩腰腿疼,当心脊髓有空洞!

发表者:李昊 人已读

一位女性患者,右臂疼痛,指尖麻木,触摸物品时感 觉好像隔了一层纱布 一样。她先按照颈椎病治疗,但是按摩吃药都不管用,疼痛反而加重了。后来她在当地医院做了磁共振检窒.确诊是脊髓空洞症。

还有一位先生出现腹腿疼痛多年,伴有麻木和无力,呈针刺感或虫爬等感觉异常。腰腿痛症状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天气一冷,疼痛明显加重 ,疼痛呈持续性,严重影响夜间休息和工作效率,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腹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给予针灸、按摩、输液、理疗和内服中药等治疗均未见缓解 。后进行MRI检查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和脊髓空洞症,遂行微创手术治疗,解除后颅窝的结构畸形病因, 疼痛逐渐减轻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得了脊髓空洞症,而把这种 病误认为是颈椎病或只湿病来治疗,结果当然是越来 越重。因此我们提醒出现颈肩腹腿疼痛的患者,着原 因不明确者,最好能及时进行脊笛 MRI检查,看看有无脊髓空洞症,便于尽早诊断和治疗。

01

腰腿痛

腰腿痛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病症之 一,是指下腰、腰骶和骶髂部的问隙性或连续性疼痛,有的伴有下肢部的感应痛或放射性疼痛,体力劳动者更多见,病因复杂,包括脊柱、脊神经、脊椎旁软组织和内脏等疾病 。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腰腿痛好发于中青年,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而30岁以后的年龄正是人生的创造阶段,可见腰腿痛对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 。它的高发率,不仅导致大量社会劳动力的丧失,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具大的医疗费用的支出。腰腿痛对患者个人生活、工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积极预防腰腿痛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02

腰腿痛的预防

防止风寒湿的侵袭 。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受风 。纠正不良姿势。腰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可导致肌肉、韧带的劳损,加速腰雄的退变,诱发腰腿痛

避免过劳或外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避免膜椎长时间处于某一种姿势,避免腰椎负载过重,避免腰部的组伤,有腰腿痛病史者,更应注意。

慎用软床。在生活中不要使用过软过厚的床垫,以免使膜椎正常弧度过度改变 ,导致腰腿痛的发生。

03

中医对腰腿痛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认为腰腿痛是受了凤、寒 、湿热等邪气。痹阻于皮、肉、筋、脉 、骨, 使局部痹阻不通, 即所谓的"不通则痛',具体分为 行痹(病因以风为主,痛游走不定)、痛痹(病因以寒为主,痛处固定不移)、湿痹(病因以湿为主 ,局部以自肿为主)、湿热 (病因为湿热,局部以红肿为主)。

治法采用散寒、法风、利湿、清热、补肾、活血等方法,风、寒、湿、热邪俱去,局部血脉流利,达到"通则不痛"。则顽固性腰腿痛皆可治愈 。风湿镇痛丸和舒筋定痛片都是治疗腰腿痛疗效显著的药物。

和脊髓空洞症的区别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疾患,是一种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调查报告显示颈椎病患者在成年人中约占10%~15%。

颈椎位于较为固定的胸椎与头颅之间,在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是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各节颈椎骨之间有椎间盘相连接。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椎间盘组织慢慢出现水分丢失、弹性纤维减少、髓核的化学成分改变等,使颈椎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性能出现衰退,称为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尤其是中段颈椎(第四至第六颈椎)因活动较大,更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

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颈椎病分为以下几种: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他型。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颈椎病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2)颈椎病推拿 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3)颈椎病理疗 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4)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等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

(5)手术治疗 一般来讲。颈椎病采取综合保守疗法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对95%的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已不用手术疗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综合疗法效果欠佳,或无效时又有手术适应症者,应尽早手术。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多发生于颈胸段的慢性脊髄病,有时亦可侵犯延髓和桥脑,多发于青年人。常有痛温觉与触觉分离,温度觉减退或消失更为突出。可有头、颈、肩、上肢和上胸部疼痛,麻木或寒冷、蚁行等感觉,有时疼痛剧烈,呈灼痛或钻痛性质。亦可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血液循环及 神经营养障碍,如肢体发绀,多汗或少汗,皮肤干枯,指甲变形以及霍纳氏征等。这些症状有时很难和根型、脊髄型颈椎病相鉴别,但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和脊髄型颈 椎病有所不同,可以有助于鉴别。

1)脊髓空洞症多数起病年龄小,多为20~30岁,而颈椎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

2)脊髓空洞症常有一侧或双侧上肢及至上胸部呈一致性的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和深感觉无改变,即表现为长手套、半褂或全褂式节段型脊髓分离型感觉障碍。而颈椎病的温、痛觉丧失多不完全,可以感觉温度差较大的温度。

3)脊髓空洞症常合并颅底和脊柱先天畸形,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环枕骨融合、颅底凹陷、颈肋、脊柱裂等,一般无椎 体骨质增生及退行性椎间隙改变的表现。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常无异常表现,也无椎管狭窄症之表现。而颈椎病椎体骨质增生及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椎管狭窄等情况较为明显。

4)脊髓空洞症造成的神经损害中,手部肌肉萎缩明显,且出现较早。而脊髓型颈椎病常常是手或下肢活动力量减弱。

5)脊髓空洞症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以迷走神经功能 障碍较多,如心烦意乱、胃胀不适、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如肢体发甜,多汗或少汗,皮肤干枯,指甲变形等。而颈椎病常有头颈 痛、头昏。

本文是李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