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冻疮的防护

发表者:林春玲 人已读

冻疮发病原因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有冷球蛋白血症、遗传因素有关。也由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差,再加上挤压、冻伤,皮肤出现苍白、淡紫、发硬并有水肿,遇暖后皮肤由苍白转为紫红色,发热、痒痛,有时甚至溃破。在我国南方由于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

临床特点一般在气温低于5℃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上更容易发生冻疮,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多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遭受长时间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可遗留疤痕。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才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

治疗 (1)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容易复发。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坚持用40℃水温浸浴患处,每日20~30分钟。 (3)根据皮损情况适当用药。有皮肤破损感染,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皮肤没有破损的,可选用10%樟脑精、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红花油等外用。 (4)物理疗法。可紫外线红斑量照射2~3次/周,在冬季开始时在皮损处照射疗效较好。氦氖激光局部照射,2~3次/周,每次5~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于每年复发前开始照射。 4.预防 (1)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加强在寒冷环境下锻炼,以适应寒冷气候,预防冻疮发生。 (2)易患冻疮的人,在气温未低到5oC时做好防寒准备,注意肢体末端防寒保暖。衣服要多穿,注意戴手套、戴帽子,鞋袜宜宽松干燥。 (3)对每年易复发者,可在夏季就养成冷水洗脸、洗足、冷水浴等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4)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 (5)外出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预防不测发生冻伤

本文是林春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