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慢性乙型肝炎

发表者:李启芳 人已读

患者,女,52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先症神疲纳差,自觉腹胀,恶心便溏,舌苔白腻,脉细弦滑。HBsAg、HBeAg、HBcAg三项均呈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8u/L,A/G比例倒置。辨证为脾虚肝郁,痰浊内生。治拟补气健脾,疏肝化痰,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砂仁(后下)6g,陈皮6g,半夏l0g,郁金15g,全瓜蒌15g,牡蛎(先煎)30g,五味子6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

方中以四君子汤加砂仁健运脾气:陈皮、半夏、个瓜蒌、牡蛎化痰降浊;仍金疏肝化痰;五味子酸敛以防伤正。
二诊:服药4周后,症状好转,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HBeAg转阴。守方加减服用,6个月后复查,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未出现反跳,HBeAg仍为阴性,HBcAg、HBsAg转为阴性。之后一直稳定。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范畴。一般认为本病脾肾内虚,瘀血阻络,湿热疫毒羁留所致。治疗常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之法。但慢性乙肝患者多见头重身困,恶心呕吐,口腻厌油,神疲嗜睡,皮肤油垢增多,舌苔腻,脉弦滑,及病情反复,经久不愈等痰证证候。因此,认为,痰邪伏肝也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机,应重视从痰论治。
慢性乙型肝炎从痰论治,分析其病机,乃因肝郁生痰。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其功能易受精神因素的影响。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气机不调,气道壅滞,津行不畅,日久气结津停成痰。《明医指掌,痰证》强调“若气血津液稍有一时不得运行,则隧道不通,凝滞而为痰为饮",即是此意。胁为肝之分野,痰气互结,阻滞肝络,故可见胁肋疼痛。
脾虚生痰。“脾为后天之本",位居中焦,通达上下,脾升胃降是机体水谷精微输布运行的重要动力,脾虚失运,湿困中州,不得化散,痰亦山生。痰湿阻滞,又进一步损伤脾气,加重痰湿,所谓“脾为生痰之源"。
肾虚生痰。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根不,为先人之本;同时,肾为水脏,主司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本病迁延不愈,“久啊及'肭肾中阴阳亏虚,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停而生痰。故曰:“肾为生痰之根”。

瘀阻生痰。本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日久必有瘀血,所谓“久病必瘀",瘀血停留,阻滞脉道,阻碍津液入脉化血之路,聚为痰浊。《诸病源候论·诸痰候》云:“诸痰者,此山血脉雍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故成痰也。"痰浊既成,内阻脉络,又可致瘀。最后造成痰瘀同病、痰阻血瘀的复杂局面。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常可应用疏肝化痰、健脾祛痰、补肾逐痰、分消痰瘀等方法治疗。
疏肝化痰:肝主疏泄,是全身气机之关键,肝气一疏,气顺痰化,所以调肝之用,是为上策。此法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邪实偏盛的早期阶段,以肝郁气结,气滞夹痰所致的症状为主,表现为肝区不适,胁肋疼痛,胸脘胀满,伴头晕目眩、恶心欲呕等。治疗上如宋代医家庞安常所言:“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主方选用柴胡疏肝散化裁。常用药物还有郁金、呱蒌、素馨花、青皮、夏枯草等。
健脾祛痰:脾生痰有气虚生痰和气滞生痰之别,两者均可见纳差食少,脘闷腹胀,恶心呕吐,口腻厌油等症状。但前者兼有虚证,见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头晕目眩等;后者以滞证为主,见胸闷脘痞,腹胀便秘,肠鸣矢气等。然而,两者互为因果,虚可致滞,滞久可虚,故健脾不应单纯补脾,而须与运脾相合应用,故古人有“脾在运而不在补"之说。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偏气虚者,可选黄芪、党参、五加皮、千斤拔等:偏气滞者,可加白豆蔻、厚朴、枳壳0枳实、佛手等。
补肾逐痰:慢性乙型肝炎后期,久病及肾,正气己亏。肾中阴阳俱损,气化失司,故生痰,然多兼见腰膝酸软,健忘耳鸣,小便不利,、胁下癥瘕等:偏阳虐者,见形寒肢冷,腰膝冷感,得温则减,男子梦遗滑精,阳痿早泄等,偏阴虚者,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女子经少经闭等。治疗时可分别以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化裁应对之。偏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等,偏阴虚酌加海藻、昆布、车前子等。
分消痰瘀:痰瘀互抟,如油入面,胶着难除。临床可见蛛痣,肝掌,面齄甲错,甚至“胁下若覆杯"、腹筋暴露等痰瘀兼杂之症。治疗上要分消痰瘀,一邪被除,则另一邪势必孤立,亦随之可除;否则,只除一邪,日久必致另一邪死灰复燃。所谓“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治瘀要化痰,痰化则瘀消",方剂可用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根据痰瘀孰轻孰重,分别配伍石菖蒲、远志蛎、瓦楞子、胆南星等化痰降浊药,以及丹参、泽兰、牡丹皮、郁金、
阿魏、牡三棱、莪术等活血祛瘀药。

主张从痰论治,并非只治痰,而是强调痰邪是导致本病的一个重要病机。化痰的同时应顾及人体正气,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程阶段,风别选用攻补兼施,先攻后补,先补后攻等,并要做到邪退药减,切不可过剂克伐正气。


本文是李启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