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不要让青光眼与失明化等号

人已读


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有报道称,中国现有青光眼患者650万人,青光眼盲者超过80万人,随着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开展,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上升。虽然青光眼的致盲率低于白内障,但是,白内障可通过手术复明,而青光眼的致盲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患者如果因青光眼致盲,就将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首先我们先谈谈什么是青光眼。教科书上的定义是:“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可以看出,青光眼是一大类复杂的眼病,不是几句话就可以完全涵盖的。简单地说,视野就是眼睛盯着正前方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也就是所谓的“余光”,正常视野的人开车时可以既看见正前方的车,又通过余光看见路边的行人,做到“眼观六路”;而“管状视野”的人是没有余光的,如果这样的人开车,他在看到正前方的车的时候就看不见路边的行人,而转过头去看路边行人时又看不见前面的车了,就象用报纸卷了个卷儿放在眼前一样。正常的视野依赖于正常的视神经,视神经是连接眼球与大脑的通路,由100~120万根神经纤维组成,青光眼将导致这些神经纤维接连发生死亡,部分死亡表现为视野部分缺损,如果视神经全部死亡,患者就成为感受不到光亮的盲人。而视神经是大脑的延伸,目前临床上所有的办法都是阻止视神经损伤的进一步进展,而没有办法逆转已经发生的视神经损害。病理性眼压增高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正常的眼压是10~21mmHg,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都高于正常值。但是,有一种情况被称为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大于21mmHg,但经过长期观察,却没有发生视神经和视野的损害,他/她就不是青光眼患者;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虽然眼压没超过21mmHg,但发生了青光眼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也要诊断为青光眼并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通常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从症状上看,我们可以分为慢性青光眼和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是不折不扣的“光明的偷盗者”。它表现为眼压轻度到中度升高,患者只有轻微的眼胀、眼痛、眉弓或鼻根酸胀、看书易疲劳,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慢性青光眼不易被察觉,到医院看病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十分令人痛心。急性青光眼有明显的症状,发作时视力骤降、眼痛伴同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由于眼压异常高,如果不及时诊治或漏诊、误诊,将对视神经以及眼球的其它组织造成严重的急性损伤。

由于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而且是终身性疾病,那么是否得了青光眼就意味着迟早要失明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到按时、及时、正确地复查,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在有生之年都可以维持有用的视功能。

有调查表明,在发达国家有50%的患者、在发展中国家有90%的患者在患病早期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因此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导致眼盲。但是,如果我们对青光眼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做到青光眼的早发现并不是很难。一方面,有视力下降、眼痛、眉弓或鼻根酸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症状典型时更容易查出问题。尤其是对于急性青光眼的患者,症状是很明显的,发作时眼压很高、视力下降、眼痛伴同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但有些患者发作时却没有看病,总是想:“挨到上班时间再去吧”(患者可能不知道,医院是有急诊的);挨到我不忙了再去吧(殊不知,养病如养虎,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待到有时间去看病时,视功能已经受到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在就诊时也有些患者只注意到头痛或恶心呕吐,去了神经内科或消化科,由内科再转诊到眼科又耽误了时间。因此,有远视眼的患者,在以上症状发作时应注意有没有眼部症状。另一方面要重视常规体检。慢性青光眼的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体检在青光眼的早期发现中就起着重要作用。简单的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是眼科最常用的仪器,可以将影像放大10~16倍甚至更大倍数)、眼底检查(检查是否有“杯盘比”增大,青光眼的患眼由于视神经萎缩,会有“杯盘比”增大,但“杯盘比”大的情况并不一定就是青光眼),如果发现问题应即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有不少青光眼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有的患者到了医院说:体检时医生说我“什么”大,让我检查一下是不是青光眼。眼科大夫一听就知道是说杯盘比大,会为患者做相应的检查。眼科专家建议,大多数人在40岁以后应该定期测量眼压并做眼部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要全面体检,高危因素包括:50岁以上(5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一百个人至少有两人患有青光眼),有青光眼家族史(青光眼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人可能发生青光眼),糖尿病,超过600度的近视患者及较高度数的远视患者,夜间低血压,硬化性及缺血性血管病变等等。既往检查有异常者,比如曾经测量眼压发现眼压高于正常上限、眼底检查发现“杯盘比”大(大视杯)者,虽然其它检查不能诊断为青光眼,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长年随诊,有的患者随诊3年时没发生青光眼,但到第5年却发现了青光眼的改变。

在日常门诊中,我们还见到一些患者,发现青光眼时并不是很晚,诊断了青光眼、也用了药甚至做了手术,但是经过几年以后,还是没有阻止住病情的进展,成为盲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患者并不明白,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就像糖尿病一样,一旦罹患了青光眼,就需要长年复查,调整用药或进行手术。青光眼患者首先应该明确一点,这个病是自己的,不是大夫的,大夫不可能随时跟在患者身边监控着病情的细微发展变化,不能把治病这件事完全交给大夫,患者本人或其陪护家属一定要自己理解青光眼的危害性,了解青光眼的检查项目,并了解应如何正确地监测病情。

青光眼的随诊检查包括两个方面:

一、测眼压。大部分患者都知道,青光眼是与病理性高眼压相关的一种疾病,控制眼压至关重要。随诊眼压时要注意几点细节:

1. 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可不是控制在21mmHg以下就万事大吉了。根据患眼的情况不同,医生会确定不同的“靶眼压”(目标控制眼压),早期青光眼的目标眼压可以是18~19mmHg以下,而晚期青光眼或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目标眼压应该在15甚至10mmHg以下,因为越到晚期,视神经的耐受力就越差,脆弱的视神经在“正常的”压力下就会受到损伤。这个“靶眼压”要根据视神经及视野情况来定。

2. 应尽可能多次地复查眼压,别怕麻烦,并切实做到指导治疗的目的。比如说术后早期要求患者自行按摩,患者就要在医院里先测眼压,测量完眼压后自行按摩,按摩后再测眼压,观察眼压变化,如果按摩后眼压没下降说明按摩不得法,没有起到作用,就要调整按摩方法或增加按摩力度;同时,患者或其陪护人经多次按摩眼球后也能对眼球的软硬有所了解,再对照仪器测量的眼压值加深体会。患者如果改变了降眼压药物的使用,也应该即时测量眼压,看看改变用药后眼压控制的情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患者是可以在家中监测的,比如高血压的患者自己买个血压计,可以每天没血压或一天测多次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也可以购买血糖试纸,在家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青光眼患者很难自购眼科仪器,但是可以经常在附近医院监测眼压,目前,非接触眼压计已非常普及,这种测眼压方式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反复多次测量。

3. 测量眼压不能只测“办公室眼压”。通常患者复查时都是在上班时间,甚至许多患者始终是在上午(下午还有时间做其它检查)或始终在下午(患者少不排队),我们称之为办公室眼压,但这并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眼压,眼压在一天之内是有波动的眼压的最高值(峰值)通常不是在上班时间,有的人上午或下午眼压高,有许多人是在凌晨2~5点,“办公室眼压”不能捕捉到这个高眼压信息。另一方面,眼压波动大也是青光眼的特征之一,眼压波动大的患眼更容易发生视功能的损害,测量眼压的同时也要测量眼压波动值。因此,24小时眼压越来越受到医生们的重视。24小时眼压是要求患者住在医院里,医护人员间隔一定的时间或在特定的时间点给患者测眼压。通常3~4个月或半年应该在全面复查时测一次24小时眼压,在调整用药后也应测一次24小时眼压。同时,如果发现眼压高峰值在某一时段,可以在平时复查时尽量选择这一时段复查眼压。

二、仅仅监测眼压是不够的,还要进行视神经、视功能的检查。对于青光眼的患眼,眼压固然重要,但控制眼压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有的患眼虽然眼压“正常”,但视功能仍然每年都有进一步损害,那就说明这个“正常”的眼压对于这个患眼来说是“不正常”的,也就是说,没有控制到“靶眼压”。因此,眼科医生更重视视神经和视功能的情况。视功能检查主要是视野检查,目前常用的是全自动视野计,国际上通用的有Humphery视野计和Octopus视野计。通常,最初使用某一种视野计,以后还宜使用同一种视野计,以便进行前后对比。许多医院都有了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的仪器,这包括HRT、GDx、OCT、眼底立体相等等,对于早期青光眼,尤其是视野改变前期的青光眼,这些检查更为敏感。这类仪器也通常可以保存患者信息,在下次复查时可以把两次的结果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变化。

通常,应每半年或一年全面复查一次,包括24小时眼压曲线、视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与前次的检查做对比,如果发现病情有进展,说明眼压控制不好或眼压之外的危险因素(如低血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没有得到完全缓解,需要进一步调整用药或进行手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青光眼患者还要注意修身养性、调整心态。青光眼的患者是最怕激动的,情绪激动时,血管收缩,视神经的供血供氧就会减少。青光眼的患者切记,“发一次脾气,就是向黑暗迈近了一步”。有的患者十分小心谨慎,应该说,了解、关注自身病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过分的谨慎并不利于身心健康。有的患者今天测眼压13mmHg,明天测眼压15 mmHg,就紧张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每天的眼压会都有波动,每天不同时段的眼压会有波动,测量仪器的测量值也会略有波动,过度的精神负担导致茶不思饭不想,对身体是绝对没好处的。有些患者则是半个医通,为什么说是“半个”呢,就是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却又爱自作主张,临床上见到有些患者看病后医生给他开了药,可是他回去并没使用,问其原因,患者回答说:这个药的说明书上说有这么多副作用,你怎么还让我用这种药。患者于是草率地自行停药,最终导致失明。也有患者恐惧手术,医生告诉他有可能发生某些情况,他就被吓住了,总怕手术后会出现问题,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样的患者没有明白一个道理:手术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不手术更有视功能持续性受损的风险,孰轻孰重?答案是这样的:在医生要求患者手术时,往往是视功能受损的风险已明显显露出来;虽然有些手术并发症很严重,但发生率很低。有时我这样讲:如果你被困孤岛,只有坐飞机才能出来,坐飞机出事的几率是1%,而你不出来,饿死的几率却大于99%,你做何选择?相反,有的患者则是所谓“大大咧咧”型,医生交待病情时没听清楚,也没往心里记,回到家就不记得该如何用药了,或是用了药而没有关注药物的效果。还有的患者每天只顾忙工作,从不看病,直到看不见了才重视起来。这就是把病全交给了大夫,最后把“失明”留给了自己。

适当的运动对青光眼是有好处的,但这里说的运动只限定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是有害的。最简单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做过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患者应慎行游泳,以避免细菌通过滤过泡进入眼内,没有做过手术的患者不存在这种风险)、骑自行车、太极拳等。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过分用力,要尽量避免便秘,要避免屏气动作。

饮食方面要戒烟、忌浓咖啡和浓茶,它们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视神经的供血。可以适量地喝葡萄酒,葡萄酒可活血,并且含有一些益于视神经的物质。

近年来,青光眼越来越受人们重视,2008年,世界青光眼协会(WGA)和世界青光眼病人协会(WGPA)共同倡议,将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2009年3月12日是第二个青光眼日。对于青光眼这个“光明的偷盗者”,让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警惕,认真对待,不让“青光眼”这个小偷把我们的光明偷去。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