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堂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科学就医,理性吃药

发表者:刘元堂 人已读

人,不管男女老幼,总难免就医吃药。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科学就医,理性吃药的。就我从医50多年来的经验,发现有许多患者是不管有没有病,只要自己感到一点点不舒服,就到处乱求医;不管有效没效,就大把地乱吃药。尤其是现在,人人有医保,个个想长寿,就医很方便。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也进入了老年时期,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率。而女的40岁左右,男的60岁左右,又正是更年期。在这段时期,由于雌性(女的)或雄性(男的)激素的突然下降,会暂时地使内分泌相对地失调、紊乱,而产生一系列功能上的不适,就会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

积极地就医看病,无可厚非。但在就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科学的做法:

一: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作主张乱吃药。不管那儿,只要是痛,就吃“消炎药”,甚至吊瓶输液,三五七天不止。本来不是细菌感炎,结果吃得抗病的白细胞降到了可怕的程度。

二:不管那儿麻、肿、活动不灵,就乱去推、拿、按摩,或拔罐、刮痧,揪捏,结果因为诊断不确,轻者折腾得全身疼痛,甚者造成截瘫。近期某大医院的大主任,因为腰痛不适,被按摩成靠双拐行走,暂不能上台给患者做手术,更有甚者造成截瘫。

三:不去正规医院,或去了正规医院,也不去相应的专科就医。而是信广告,听忽悠,看报纸,求庸医。病没少看,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好的结果是:虽然受了罪,花了钱,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不少患者就可能吃出糖尿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来。

四:把一些心理上的、功能上的不适,当作大病、重病,如耳鼻喉科的“梅核气”;心理科的“失眠、忧郁症”;消化科的“厌食症”等。心理负担特重,便到处求医吃药,而不去自我疏导,适应社会,融入生活,创造快乐,改善病情。

真有病就得服药。但服药的前提是:要诊断明确。明确了诊断,就有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措施。吃药的原则是:以最小的药量获的最大的效果;以最少的品种去收到最高的疗效,即尽量做到不吃药,少吃药,治好病、治大病。还要注意,明确了诊断的疾病,最好在同一家医院就诊,不要今天去这家明天又去另一家。这样不仅会造成重复地检查,多花钱,同时也没有治疗的连续性,对观察病情或和调整治疗方案都有影响。

有病就医吃药是难免的,但科学地就医吃药是必须的。

本文系刘元堂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元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