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欢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有关胆囊息肉,切还是不切?转自“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者:郑欢伟 人已读

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听听最新指南意见

2017-04-05卢昊,刘全达

图片.png

图片.png

处置流程图

1. 胆囊息肉样病变≥10 mm,如果适合并接受手术,推荐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89%认同度)。

2. 胆囊息肉病人症状与胆囊相关,找不到其他原因,且病人适合并接受手术,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低质量证据,89%认同度)。

3. 如因上述原因缺乏胆囊切除指征,应评估病人胆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这些病人应遵循更精细的管理计划。这些风险因素是: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史;印第安族群;无蒂息肉(包括局限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 mm)(低-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

4. 如果病人存在胆囊恶性肿瘤风险因素且息肉大小6~9 mm,病人适合且接受手术,推荐胆囊切除术(低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

5. 如果病人有下列之一者:没有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6~9 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胆囊息肉≤5 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做随访超声检查;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5 mm,建议在第1年、3年和5年做随访。(低质量证据,78%认同度)。

6. 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加≥2 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78%认同度)。

7. 随访期间胆囊息肉达到10 mm,建议胆囊切除术(中等质量证据,100%认同度)。

8. 随访期间胆囊息肉消失则停止随访(中等质量证据,100%认同度)。

9.基本检查是用腹部超声。不建议常规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在某些具备合适的专门技术和资源的医学中心,替代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如内镜超声)有助于对困难病例做出决策(低质量证据,100%认同度)。

作者:火箭军总医院全军肝胆胃肠病中心卢昊(翻译),刘全达(审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