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的症状如何改善

发表者:李新 人已读

关节痛是芳香化酶抑制剂最常见副作用,其它还包括肌腱炎、骨关节炎、鹰嘴滑囊炎和腕管综合征。它是病人停止 治疗的主要原因,一项研究发现 13% 病人停药是因为肌肉骨骼原因。

对患者进行了电针刺试验,这项试验中病人接受 8 周治疗,随访 12 周。针刺不但减少症状,而且治疗结束后作用至少持续 4 周,这些结果需要更大、持时更长研究进一步证实。现在不清楚是否针刺需要重复治疗以维持疗效,更长期的试验能回答这个问题。目前疼痛症状仍控制良好,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接受 (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治疗的病人随机接受电针刺治疗、安慰剂式针刺治疗或常规治疗。电针刺时有小电流通过成对的针刺针,而安慰剂式针刺治疗针刺针距离疼痛最明显的关节至少 5cm 且不穿透皮肤。所有病人都接受关节痛的相关教育,如保持活动,继续现有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可以在 12 周随访结束后接受 10 次真正的针刺治疗。记录病人基线水平症状,研究期间规律记录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 4 周。

病人和治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针刺治疗有反应患者也是一种正面作用。总之针刺组病人的症状缓解明显超过安慰剂式针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