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音乐也能治病吗?

发表者:罗汉华 人已读

音乐疗法

要了解什么是“音乐疗法”,就不得不提到“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研究促进病、伤残者身心康复,应用与功能障碍有关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处理方法,使心身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科包括了:1.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 PT)含有:电疗法、光疗法、水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冷疗法、蜡疗法、生物力学疗法(手法、牵引、按摩)、运动疗法;2.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3.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 ST);4.心理辅导与治疗5.音乐治疗6.文体治疗7.中国传统康复治疗8.康复工程9.康复护理10社会服务。临床上又分科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老年病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等。如今,康复医学在临床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着,其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音乐疗法是康复手段之一。主要是指运用音乐作为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是心理康复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

由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环境千变万化,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致病剧增。只用生物医学模式来虑、解决疾患的防治方式和思维,只对患者采取看病开药,单纯诊治的时代已成过去。当今的时代,需要医务人员不仅要把患者看作是个有血有肉、有机的生物人,更要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复杂心理的社会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必须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身患疾病的患者,心理因素不解除,光靠服药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所以心理治疗成为当今临床康复医学中可缺少的一种治手段,而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医学对音乐治疗认识与应用

论述音乐治疗疾病,早在《乐记》一书中已有记载音乐对调剂人的和谐生活,增进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不同的音乐,有的起兴奋作用,有的起催眠作用。《左记·昭公元年医和论乐》中,叙述了选择欣赏音乐和演奏对人身心有益,反之有害。《黄帝内经》的《五音五味》篇中,提出了针对不同疾病,运用宫、商、角、微、羽等不同调式音乐,对症配乐。古代中医学家很早就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把五音(宫、商、角、微、羽)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相结合,其中,宫属土,通于脾;商属金,通于肺;角属木,通于肝;微属火,通于心;羽属水,通于肾。当患者听到具有舒缓明快、华丽多采而节奏鲜明的音乐时,就会产生安祥欢愉的情感;当听到雄壮嘹亮而充满激情音乐时,便会激励出刚毅振奋的情感。音符、曲调、节奏、旋律的不同,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或有镇静、降压等方面的作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运用音乐(学琴)治好了抑郁症;元代刘郁《西使记》记述了患者通过欣赏琵琶音乐治好了痼疾头疼病。古代中医学家还借大自然界的雨声、溪流声、鸟鸣声等来养心修身,所谓“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也。

欧美国家对音乐治疗的认识与应用

在2500年以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指出音乐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亚力士多德也指出了音乐对情绪失控的患者具有恢复其正常状态的功能。18世纪之后,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开始把音乐对人体本健康的关系作为科学课题研究。20 世纪40年代欧美国家把音乐列为治疗的手段应用。如美国运用音乐治疗伤员生理心理创伤,英国运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拔掉病牙;另有人在外科手术,产房分娩方面用音乐消除患者恐惧感。外国不少医院已建有专门的音乐病房,促进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等疾病康复。

音乐为什么能够治病?

音乐治病,主要是通过了生理和心理途径对人体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音响的作用对人体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产生一定的振动频率与生理节奏, 假如外部音响的振动频率、节奏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生理节奏相一致时, 当音响被人体吸收 (传入人体),会引起一种共鸣(共振),从而激发人体内所储存潜能,使人体内能量由于静态变为动态,而被调动起来。

1. 音乐的生理作用 音乐中旋律的刚劲与柔美、节奏与节拍的长短与轻重、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度、音区的高低等方面的不同,分别表现为镇静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和情绪的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治疗效果,这叫音乐的生理作用。

2. 音乐心理作用 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能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引发作用,产生一种比其他艺术更强烈、更深刻的感染力,使接触音乐时可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变化,产生联觉与联想,从而缓冲应激、稳定心境。音乐不但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去影响人的情绪、情感。同时,音乐治疗本身包括了欣赏、演奏、演唱等音乐活动,患者通过参加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活动,借助音乐对别人进行非语言的沟通,进而达到心灵的沟通,逐步恢复正常社交活动。以音乐对人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影响,通过音响作用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失去平衡的心态重新平衡,就是音乐心理作用。音乐就是通过其生理和心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音乐治疗常有哪些方法

1.感受式--以静为主,采用聆听、欣赏及启示乐曲内容, 启发患者产生联想、讲授音乐知识为主的方法,多选用情感 表达鲜明易懂、易于展现开联想的曲目进行治疗。(又称被式疗法)。

2.参与式--以动为主,(国外运用较多),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即兴编曲以及其他音乐活动,来达到治疗目的。促使患者树立健全的自我观,建立自信心,学习适应的社会活动。多选用简单易学,见效快的乐器(如:口琴、吉他、电子琴、笛子、打击乐等),不宜使用传统队中的乐器,并根据患者的爱好和条件选择乐器及练习曲,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3.结合式--(1)动、静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将感受式和参与穿插交替多次、交替及同时并重使用,使之有机结合,让患者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的锻炼,由于此法治疗内容较多样,其疗效更满意。2)声、电结合:音乐治疗与电疗、音乐与针疗的结合,一边进行电疗或针疗一边欣赏音乐的特殊理疗形式,是一种集音乐、心理、低中频混合电流以及经络穴位等多因素于一体的疗法。

4.综合式--音乐作为治疗手段远不止欣赏、演唱、即兴编曲,凡是对患者有益的音乐活动都可以采用。如听觉训练、配乐跳舞、听乐表演,听乐朗诵、艺术休操、音乐游戏、创作、歌曲乐曲填词、乐器制作等。

音乐治疗适用于哪些疾病

(1)焦虑性障碍: 如恐惧症和强迫症:前者包括动物恐惧、社交 恐惧,广场恐惧,后者指困扰、多疑、重复做某件事,此症多配以平稳、轻松柔和抒情音乐,使其改注意力、增强兴趣、调整心境、产生镇静、释放能量,从而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身症状。

(2)忧郁症患者因“剥夺” (心理学理论)如亲人死、被遗弃、失恋、离婚等,而产生失望、无助感、自我价值低下,萎靡不振,个别有自杀倾向。这种早期剥夺是导致忧郁的直接原因,假如音乐配合药物,疗效会更佳。多以兴奋、激情和活跃、欢快类音乐为主,配合一些柔和、优美类音乐。并还可加上平稳柔和的催眠音乐治疗忧郁引起的失眠。

(3)精神分裂症: 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引起的基因缺陷与环境压抑共同原因,使患者产生情感凝固,出现幻觉、错觉、感情迟钝、当然,行为古怪,焦虑、忧郁等六大类症状。施以激情。兴奋类和活跃、欢快类音乐为主,柔和、抒情类音乐类为辅,采用结合式疗法,可使患者凝固起来的情感慢慢得到溶解,以达治疗效果。

(4)儿童情绪、行为障碍: 指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异常(情绪困扰、任性、忧郁)和行为异常(不受约束、不听管教、甚者有攻击性行为),以及情绪异常的生理症状(头痛、腹痛 发热、二便失禁)。 情绪异常又分外向型和前者多会将不安情绪向外发泄,常有易怒、不稳定、狂叫、大发脾气,过分嫌恶,此型多采用“同质原理”进行治疗,先以较兴奋镇静,稳定情绪。后者常表现为畏缩、恐惧、不合群、缺乏自信、过分依赖别人,此型多采用“异常原理”进行治疗。可配以节奏明快的活跃,欢快类趣味性音乐,以克服忧郁情绪。以参式疗法为佳。

(5)神经官能症: 患者本身神经较脆弱、每遇较重大紧张刺激与精神负荷,不能适应而致病,如过分劳累、情绪紧张、家庭纠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等。常见的有胃肠神经官能症和心血管神经官能症。音乐治疗对本病有显著疗效。多选平稳、驰松驰、柔情、优美类音乐,同时加以心理疏导并配合物,效果更好

(6)其他方面的疾病: 音乐疗法对高血压、冠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配合音乐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扭伤、脑血栓形成后遗症,胆、肾结石等方面都有许多记载。

治疗场景要求

治疗场所内的光线色彩,光线亮度、音量、音质,视觉感受两者之间要协调一致;

治疗音乐的分类

音乐的基本变化手段、旋律、节奏,速度、和声、力度、调性、调式、音色、音区、复调等。对治疗病种的心理影响程度和产生的效果关系都不一样。习惯上,医学的音乐治疗,通常根据治疗的不同需要,按其情绪病性不同,把音乐划分为6大类:

(1)活跃、欢快类音乐; (2)激情、兴奋类音乐;

(3)趣味性、故事类音乐; (4)柔和、优美、抒情类音乐;

(5)平稳、安静、松弛类音乐; (6)低调、悲哀、伤感类音乐;

音乐治疗心理效应

一些刺激性过强的,使人产生恶性反应、格调低下,矛盾冲突极为激烈、有突强音响、噪吵、使人不安、表现手法过于古怪,荒诞的音乐;旋律、节奏、和声都带有刺激性的音乐,旋律性不强等不宜选用治疗用。

根据 罗汉华. 音乐疗法纵横谈 [J] 岭南音乐杂,1999,207(8):51-52.(改编)

本文是罗汉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