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水华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发表者:卢水华 人已读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血道,或偶尔活动性结核病灶侵蚀淋巴发生播散,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儿童多见,成人见于糖尿病、免疫抑制患者和分娩后。若短时间内大量高毒力结核菌进入血道,形成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常伴有全身播散而引起其他脏器的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腹腔结核、骨结核等。如为少量结核菌间歇进入血道,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好时,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变可局限于肺或一部分肺组织。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患者起病多急,有高热(稽留热或驰张热),部分病例体温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及全身衰弱;常有咳嗽,咳少量痰,气短,肺部结节性病灶有融合趋向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如胃纳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少数病人并存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并存脑膜炎者可占67.7%,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亚急性血行播散性患者的症状不如急性显著而急骤;不少病人有反复的、阶段性的发热畏寒,或者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微汗、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有些病人有咳嗽、胸痛及血痰,但均不严重。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由于病程经过缓慢,机体抵抗力较强,代偿功能良好,症状不如亚急性明显。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状阴影,即所谓“三均匀”X线征。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粟粒状阴影则分布不均匀,新旧不等,密度和大小不一。


本文是卢水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