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树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生手记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从一名小学生的癔症性失明说起

发表者:袁建树 人已读

核心提示:儿童癔症性眼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和农村的中、小学生中。由于少年儿童是一组特殊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身体、知识全面增长阶段,人格尚未成熟,对各种外界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当应激因素突然出现时,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暗示作用的影响而发病。

典型案例:朱小波,一位来自江西的小学生在短短的十个月内二只眼睛失明了。老家的爷爷带着他跑遍了当地众多的医院检查,均查不出任何原因。小波的父亲在我市的奉化打工多年,最近,揪心的父亲这次利用孩子放署假的机会,陪儿子到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中心求诊,这次孩子的病情终算明白了,原来朱小波患的是一种较罕见的“癔症性皮质盲”。经过六院眼科的治疗,孩子的双眼睛视力达到了1.2,父母的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朱小波自出生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一直在我市的奉化的一家企业工作,每年孩子的父母亲难得回一次老家看望孩子。小波从小由年迈的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从小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好在性格内向的孩子非常懂事,读书十分用功,学习成绩也很好,做父母的也就十分放心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十个月前的一天,老家的爷爷突然打来电话,说是孩子的双眼看不见了,母亲专程赶到老家,带孩子到当医院眼科看病,当地医生为孩子配了副100度的近视眼镜,视力有所改善。不想母亲刚回奉化不到一周,老家的电话再次打来,说孩子的眼睛又失明了,这次连上学也发生困难。这样,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爷爷带着孩子看遍了当地省城的多家医院眼科,做了很多检查,吃了好多药,但不见好转,双眼的视力降到了0.12,视野变成了管状。

朱小波来到宁波市六院眼科中心后,负责接诊的袁建树主医师翻开孩子的父母亲带来的厚厚一叠病历和检查单,并作了仔细的检查,发现小波患者除了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没有其它的异常。当天就让小波住院观察。住院后的孩子在父母亲的悉心照顾下,显得特别活泼和开心,对医生的检查也特别配合。令人奇怪的是,经过住院医生的亲切而细致的询问和检查,当天下午,小波的眼睛就看见了,视力达到了1.0,视野也恢复了正常。看到孩子的视力奇迹般地复明了,孩子家长又惊又喜,一家人显得特别的高兴。住院后的第四天是小波出院的日子,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当小波听到自己第二天要出院,当天晚上发现自己的眼睛又看不清了,值班医生当即检查,视力降到0.6,第二天医生经过反复的暗示治疗,给予小波的心理支持并进行心理疏导,视力又恢复了正常。

专家分析:据负责小波治疗的市六院副院长袁建树主医师介绍,小波患的是一种典型的癔症性皮质盲。其实,他不是真正的眼病,而是心理方面的缺陷,即所谓的儿童性癔症。癔症患者没有器质上的病变。虽然他们真的出现了症状,可是检查仍会显示他们一切正常。癔症患者不是说谎,因为他们真的感觉如此;也不是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思维清晰、逻辑正常。袁医生分析认为,如今在儿童中,癔症患者有所增加,在眼科临床上也并不罕见,这与患者接受不良刺激的机会增多有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各种心理疾病日趋增多,并向低龄化发展,表现形式也各种各样,就孩子而言,许多表现为自我暴盲(突然失明、视力下降或其他眼疾等)。从小波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到,由于这个孩子长期缺乏父母身边的交流和关注,缺少孩子的心理护理,往往情感极不稳定,而且胜过理智;自我为中心,喜受到人的注意;幻想丰富,言行夸张;这样长期下来,造成容易接受暗示的性格。特别是小波上学后,因读书用眼过度,出现视力波动,学校和家庭没有对孩子予以关注,又没能及时进行治疗,故而给孩子带来可能造成“失明”而紧张恐惧心理,并不断暗示自己“我快要失明了”,结果,他就看不见了。

临床表明癔症患者对外界的反映是直接受暗示影响的结果。对此,心理治疗癔症性眼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治疗时,既应用他暗示也应用自暗示。这就是说:医生将一意念暗示给患者,使这一意念在患者的情绪、意志和中发生作用。如治疗癔症性皮质盲的患者,医生说:看见了!使患者在针灸之后产生视觉效果。所自暗示则是自己暗示自己。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固有的本领,人们随时都在受到各种暗示的影响和支配。所以在临床经常可见癔症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和暗示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因为暗示而发病的癔症患者,暗示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本身具有癔症性格特点的人,遇事要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要怕”,可以减少癔症的发生几率。

当今社会,社会的竞争波及到了孩子们身上,因学习压力紧张、家庭亲近缺失、不良环境刺激等,无疑给广大孩子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心理状态,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切实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多给孩子加以肯定的、充满信心的语言刺激,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性格开朗的良好精神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是袁建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