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庆亮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简介

发表者:秦庆亮 人已读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三大法宝之一,据统计60%~80%的肿瘤病人需要放疗,在现有治疗手段下,约45%的癌症病人被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放疗治愈18%,放射治疗效果仅次于手术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特别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特点是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射野内诸点的剂量能按要求调整,所以照射剂量分布也与靶区一致,称为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医学界把调强适形放疗评价为放射肿瘤史上一场革命,是本世纪初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调强适形放疗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多叶光栅叶片少而厚,适形性差,多靠手动调节,也只能做固定适形照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叶光栅的进步和改善,调强适形放疗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放射治疗肿瘤时,照射剂量(指放疗总剂量)是影响放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剂量与局部控制率之间存在一种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学家Fletcher的经验,采用常规放疗(每次2Gy,每天1次,每周5次),对于多数肿瘤来说,控制亚临床灶需要50Gy,控制微小病灶需要60Gy,病灶直径3cm时需要75Gy,病灶直径大于3cm时,则要80Gy以上。应用常规放疗技术,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所谓根治性放疗,也只能给予60-70Gy的照射剂量,其局部控制率不可能有多高,而且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影响了放疗的发展。

理想的放疗技术应是肿瘤病灶内剂量最高,而周围正常组织尽量少受照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放疗技术,采用多野等中心技术,在每个照射野内分为许多子野,子野的照射强度是不一样的,其靶区剂量适形性更好,特别对于不规则形靶区或靶区附近有重要组织器官需要保护的病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比三维适形放疗有更好的优势。理论上讲,照射野设置越多,调强越精,剂量适形越好。

放射治疗就和打靶相似,目标要明确,瞄的准才能打的准。所以,国际放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50和62号报告明确了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和要害器官(OAR)的定义,使调强适形治疗靶区规范化。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实施是一个非常严格、规范的过程。明确诊断和综合评价患者是第一步。定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制作体位固定装置,固定头颈部时用热塑面模,固定胸腹部常用真空体模或热塑体模,均为无创固定技术。患者固定后在放疗专用CT模拟机上定位扫描,采集的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调出CT图像,系统对定位标记自动探测并完成治疗部位坐标系的建立,由经验丰富的放疗科医生逐层勾画靶区和要害器官,由物理师根据医嘱设计放射治疗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多采用逆向设计治疗计划,先将照射野变成众多子野或笔束野,然后依靠多叶光栅、物理补偿器等手段调节每个子野或笔形束的强度。放疗计划设计后还要进行优化和评价,选出最佳可行方案。经过位置验证和剂量验证无误后,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实施精确治疗。

调强适形放疗主要适合于前列腺癌、鼻咽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能够进一步提高肿瘤内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如调强适性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可使病灶剂量由68Gy提高到81Gy,3年控制率由48%提高到94%,直肠反应由57%降为2%;调强适形治疗鼻咽癌可保护腮腺避免口干;调强适形治疗乳腺癌、肺癌可避免放射性肺炎;调强适形治疗胰腺癌、肝癌可避免胃肠道损伤等。放疗后复发的肿瘤需再次放疗,常规放疗会引起较严重的损伤,调强适形放疗就有独特的优越性。国际上各大肿瘤临床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将取代目前的常规放疗技术,成为一种新的常规技术。

东方医院放疗中心拥有国际放射委员会先进水平的放疗设备和技术,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前列腺癌、鼻咽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造福于广大肿瘤患者。

本文是秦庆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