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肺病中医治疗(一)

发表者:宋秀明 人已读

中医认为咳喘的病因较多,但治疗首先要分虚实。实者病因多为风寒痰火,病位在肺胃,从外感而来,症见寒热无汗或不热有汗,咳嗽痰浓,小便短赤,舌苔厚,脉象浮滑不空,病机在于风温痰热壅滞肺胃不得降化,治疗宜宣通肺络,清降胃气。有汗者用葶苈、杏仁、橘皮、贝母、黄芩、连翘、石膏等;无汗者麻杏石甘、桑叶、贝母桔梗等。若形寒表热不扬者,咳嗽不畅,脉象浮紧,病机在于风寒闭塞肺络,肺气失于宣降。治疗宜麻黄、杏仁、苏叶、桔梗或防风通圣散等开发腠理。虚者乃平素肺肾内虚,肃降摄纳无权,脾胃气虚,不能克化饮食精微,导致痰饮内生,滞留于肺胃,一旦感冒外邪,肺胃失其顺降,诱使肾气上凌,症见喉间哮鸣,气喘不能平卧,无表热外感的征象,脉象浮滑而空,治疗宜温纳镇摄。另外,中医对喘证的分型还有瘀血之喘、火迫之喘、盐糖之喘等,无论何等之喘,都是肺气受伤使然。总之,实喘治肺,兼顾治胃;虚喘治肾,兼顾治肺。大抵痰多,脉象空弦者,治肾为主;痰少,脉虚而 不大者,治肺为主;痰稀多沫者,宜温纳;痰少色黄者,宜平降。

本文是宋秀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