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讲座(四)

发表者:王力刚 人已读

31.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表现为腰病合并坐骨神经痛及股神经痛的疾病较多,临床上不易鉴别,容易误珍误治。因而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就其主要鉴别诊断要点简述如下;
(1)骨发育异常。
①腰骶椎隐裂:第1骶椎及第5腰椎椎弓不愈合,是脊柱腰骶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异常,其发生率无精确统计,约为正常人群的16.8%~35.7%。隐裂重者易因劳损产生慢性腰病,偶有出现坐骨神经痛,亦可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突出水平在上一间隙。单纯腰骶椎隐裂,腰椎X线片可鉴别。如有明显的神经根定位体征,应考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②关节突畸形:腰椎间小关节突畸形,尤其腰5、骶1两侧小关节面不对称,是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一般本病局限于腰骶部,多为腰骶劳损症状,如出现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又有定位的神经功能性障碍,应视为腰椎间盘突出,而不单是小关节畸形。
(2)腰关节病变与劳损。
①骶髂关节结核:骶髂关节结核可以有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状,鉴别要点有三: a本病患者翻身时剧痛,“4”字试验强阳性;b骶髂关节片可鉴别;c血沉加快。
②骶髂关节外伤:骶髂关节外伤时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鉴别要点:a急性外伤史;b骨盆挤压和分离试验阳性、“4”字试验强阳性,c如有骨折,X片可以看出骨盆各骨的移位。
③骶髂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硬化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皆出现腰痛。但一般局限于骶髂关节部位。此外,化脓性关节炎的炎性症状,“4”字试验强阳性、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X片可鉴别。硬化性关节炎,主要靠x片鉴别。
(3)脊椎结核。
脊椎结核一般只腰痛,如骨质破坏、寒性脓肿后突可出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的症状与体征。依靠x片即可鉴别。
(4)肿瘤。
①椎管内肿瘤:有硬膜内、外两种。临床表现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可出现神经放射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如肿瘤偏于一侧,亦与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相似。鉴别诊断主要依靠椎管造影。②椎管外肿瘤:神经受累症状不明显,疼痛与活动障碍是其特点。X片即可鉴别。
(5)脊柱慢性退变与劳损。
①腰椎骨关节病:指的是椎体边缘及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有肥大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椎骨增生、骨赘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是腰痛,有的可引起腿疼、活动受限或僵直。x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或骨赘增生。关节软骨退变可继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②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其症状主要是腰痛,后伸痛重,可牵制大腿后方痛,但腿痛较腰椎间盘突出症轻。x片可见小关节突退变较重,后滑的椎体边缘有退变增生。
③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腿病的常见病之一。其鉴别要点如下:
a本病坐骨神经受累,感觉减弱、肌力减弱不明显,神经区域分布不典型。
b椎管造影可显示狭窄并波及整个一椎体的椎管。
c静脉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与本病鉴别诊断。
dCT或MRI成像是最好的鉴别方法,但并非必需。
小关节综合征。
腰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鉴别要点是;本病以腰痛为主,而坐骨神经症状并不很典型、腰痛可突然加重,且翻身困难,生理前凸存在,直腿抬高试验正常。
(7)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是较厚韧带附着点,常因应力损伤而腰腿痛。鉴别要点是:本病腰痛位置高(在第三腰椎附近),压痛点距中线5~6cm(腰椎间盘突出症压痛点在中线外2~3cm),坐骨神经疼痛区域模糊,无感觉、运动障碍。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占腰腿病的1.02%,鉴别要点是:①梨状肌拉紧试验多为阳性。②被动下肢内旋、或自动下肢外旋时,疼痛加重。③梨状肌部位局麻可使疼痛消失,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无改变。
(9)黄韧带肥厚。
黄韧带因长期劳损变性,失去弹性而增厚,钙化,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可发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的症状。但本病在腰后伸时,产生神经根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腰前屈时产生神经压迫症状,二者正相反。
32.中医如何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一证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柱的生理与病理与肾有着必然的联系。《诸病源候论&S226;腰痛候》认为“凡腰痛病有五:一日少阴,少阴肾也。七月万物阳气所伤,是以腰痛;二日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日昏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丹溪心法&S226;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淤血,挫伤,有痰积。”上面这些论述概括了腰痛的病因。
《诸病源候论&S226;腰痛候》还对腰痛病机作了分析,认为:除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的“暨腰痛”外,其余腰痛皆与“肾气虚损”有关。如“风湿腰痛候”为“劳伤肾气,经络即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博于肾经,与血气相击故腰痛”;“卒腰痛候”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痈。”指出即使是突然腰痛,本源仍有与肾虚有关。《杂病源流犀烛&S226;腰脐病源流》则明确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
上述中医学对腰痛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特点,其病因病机可概述如下:
①肾精虚损,筋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病本。这一观点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原有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否认或不能回忆起有既往外伤史或其它病史,就是一个有力说明。素体禀赋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劳过甚,或年老体衰,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骨致椎间盘退化,而渐发为本病。
②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跌仆外伤,或腰部用力不当或强力负重,损伤筋骨,经脉气血瘀滞留于腰部而发为腰痛。据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统计,因跌仆闪挫外伤者占58.89%。证明跌仆闪挫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一原因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本有肾气虚损的基础上椎间盘退变,因跌仆闪挫而诱发,这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绝大多数,一种是严重跌仆闪挫,使腰椎间盘失去腰背部肌肉韧带的保护而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这是极少数。临床上严重脊柱骨折,椎体压缩1/3~l/2以上,亦少有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入,只有极少数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突入椎管内。
③寒湿内浸,阻遏经脉:久居寒湿之地,或坐卧寒湿之所,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着湿冷,卫阳先损、寒湿之邪乘虚而入。寒性凝滞收引,湿性粘腻重着,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腰痛。若寒湿郁久化热,亦可阻遏经脉,壅滞气血而致腰痛。寒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熙气化作用,则又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肾阳为人一身阳气之本,久病及肾,肾阳受损,而发为寒性腰痛。寒湿相伴,久郁化热,又是其变。据有人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原无其它病史,但有受凉史者占3.34%,这与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是相同的。
总之,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受寒湿之邪为其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疼痛出现的病机。单纯因严重跌仆损伤而致者,则与损伤筋肉、瘀血留滞有关,此类虽为少数,亦属病机之一。
3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如何辨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西医学病名,中医学无相应的病名。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本病病位在腰脊与经络。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臀部和下肢疼痛。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而生髓,故本病位在腰脊,其本在肾。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基础,腰椎间盘退行变与遗传、体质及后天劳损有关。骨髓相贯,为肾精所化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及劳损致使肾精亏损,骨髓筋脉失养。这一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认识相吻合。因此肾精亏损是病之本,是内因,是辨证的基础和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因跌仆闪挫、寒湿邪淫而发病,并出现临床症状,此为外因,属标证,因此辨证时一定要辨识标本,不可混淆。至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臀及下肢疼痛,病本在腰,病位在经络。《灵枢&S226;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有传注气血以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无论内、外因素导致经脉气血不通则痛,则引起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所以病因为本,经脉气血不通为病机,疼痛为标。
辨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病证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盛衰情况以指导施治,是治疗的依据。因此,从临床治疗的实际出发,本病辨证应重在病因辨证和经络辨证,病因辨证适用于药物内治治疗,亦指导经络辨证;经络辨证适用于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治疗,既以病因辨证为指导,亦与病因辨证相协互补。
(1)病因辨证。
①肾精虚损,筋骨失养:腰背腿痛酸软无力,疼痛绵绵,喜揉喜按,遇劳则重,休息则轻,常反复发作。或有耳聋耳鸣,动作迟缓,足痿失用。若伴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偏肾阴不足;若伴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少腹拘急。面色觥白,舌淡而白润,脉沉弱,为偏肾阳不足。
②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腰背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若病久者,病势稍缓,经久不愈;或时发时止,遇劳或闪挫,病势剧增,或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沉弦;若新病者,为急性跌仆闪挫所致,病势剧烈,痛处如锥刺刀割,或腰痛微热,轻则扶腰跛行,重则行动不能,面部苦痛皱眉,舌淡紫或无变化,脉弦、紧或沉涩。
③寒温内侵,阻遏经脉:腰背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行动缓怠,遇寒湿则加重,得温燥则稍缓,虽静卧、休逸疼痛亦难明显减轻,甚或加重,其病史一般较长,且渐渐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沉缓或濡缓。
偏于寒者,痛处剧烈,筋脉拘急;偏于湿者,身重,肌肤不仁。
上证寒湿郁久,可化为湿热,则兼见痛处觉热,遇热、遇湿则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濡数,此为寒湿之变证。
总之,本病以腰背腿痛为主证。正如《证治准绳&S226;腰痛》所云:“有风,有寒,有热,有挫伤,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可&S226;见,肾虚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亦是辨证的关键所在。肾虚为本因,跌仆闪挫、寒湿内侵为诱因,为标。标本不可混淆,本末不可倒置。当然;本病在临床所见,往往标本同在,虚实相兼,寒热相杂。肾虚日久。可因跌彳卜闪挫、感受外邪而发病;而跌仆闪挫,感受外邪,劳损日久亦可损伤肾元,病因病证互为因果。故临证当分清标本主次、轻重、缓急,方能无失其宜。
(2)经络辨证。
人体经脉内系脏腑,外络肢体,经络系统能够有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临床根据这些证候以判断疾病发生于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推求疾病病因、病位、病性、虚实之所在及其发展趋势。正如《灵枢&S226;卫气》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证是腰背腿痛,根据其疼痛的具体部位,可从以下经络辨证:
①足阳明胃经:
a循行部位:《灵枢&S226;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b病证:《灵枢&S226;经脉》云:“膝膑肿病,循……股、伏兔、肝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素问&S226;刺腰痛篇》云:“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
②足太阳膀胱经:
a循行部位:《灵枢&S226;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掴中;其支者,……”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掴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端。”
b病证:《灵枢&S226;经脉》云;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掴如结,踹如裂,……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腰尻胴踹脚皆痛,小指不用。”《素问&S226;刺腰痛篇》云,“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解脉(指足太阳膀胱经从项分为两支下行至胴中的部分)令人腰痛,痛引肩,目吭吭然,时遗溲”。“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衡络之脉(足太阳之外络,横出于腰中,从髀外后廉下合于掴中的部分)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S226;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飞阳之脉(足太阳别络)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
③足少阳胆经:
a循行部位:《灵枢&S226;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b病证;《灵枢&S226;经脉》云;“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素问&S226;刺腰痛篇》云:“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同阴之脉(足少阳别络),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肉里之脉(足少阳脉、出阳辅穴处)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财筋缩急”。
④足厥阴肝经:
a循行部位;《灵枢&S226;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掴内廉,循股阴入毛中……抵小腹……”。
b病证:《灵枢&S226;经脉》云:“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俯仰”。《素问&S226;刺腰痛篇》云:“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gong弩弦”。
⑤足少阴肾经:
a循行部位:《灵枢&S226;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掴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b病证:《灵枢&S226;经脉篇》云:“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素问,刺腰痛篇》云:“昌阳之脉(足少阴脉,出复溜穴)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琉琉然,甚则反折,舌倦不能言”。
此外,腰腿痛还与足太阴脾经、督脉、阳维、阳跷脉有关。临证亦当灵活辨证。上述经络辨证是古人腰背腿痛辨证之大纲。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当以此辨证为指导,临证具体分析,圆机活法。
⑥为使经络辨证更贴切于临床,兹将不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a不同部位单侧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ⅰ腰3~腰4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
ⅱ腰4~腰5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母趾背伸无力。
ⅲ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b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从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类临床表现可以看出;本病经络辨证当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次为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
34.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就需选取用适当方法进行治疗。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有许多方法,它们各具特点和优势。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保守治疗,又称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3)微创治疗,也称介入治疗。包括以下几种:①化学溶核疗法,②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③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PLDD),④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⑤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等。(4)重建方法。旨在重建椎间盘生理功能,异体椎间盘移植,人工椎间盘置换,人工髓核技术的应用以及基因治疗策略用于延缓或逆转椎间盘褪变,等。
35.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优、缺点是什么?
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各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卧硬板床休息、腰围制动保护、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牵引和手法、针灸治疗、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腰背肌肉练习,局部热敷理疗等措施。
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上述手段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炎性反应物代谢与排泄,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状态,调整力学平衡等提供自身修复的有利条件。并利用其病理转归特点提高疗效。但因非手术治疗无法彻底解除神经根机械性压迫,不能扩大狭窄的椎管及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粘连等,故有其局限性。临床上急性期的卧床休息和恢复期的功能锻炼亦是非手术治疗。关键掌握好适应证。各种方法合理组合综合运用,分期辩型施治有助于提高疗效。然而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退变的结局,目前各疗法均无法阻止椎间盘退变。
36.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有何作用?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原理:
(1)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可促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2)对淋巴系统的影响:可促使淋巴流动加速,加强水肿吸收。
(3)对关节、肌肉、韧带等的影响:对关节错位、软组织痉挛起到复位,解痉作用。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为:
(1)促进炎症递质和炎症细胞的吸收,水肿的消退。
(2)调整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恢复神经根受压无症状病理代偿状态。
(3)可促使突出的腰椎间盘部分还纳。
(4)松解神经根粘连。
(5)松解肌痉挛,矫正腰椎侧凸、棘突偏歪和小关节紊乱,使腰椎恢复正常解剖序列。
(6)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
(7)促进椎间盘破裂、吸收。
37.腰椎牵引能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髓核突出的机械压迫,神经根充血、水肿和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神经根内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无菌性炎症,随压迫时间延续而导致神经根局部粘连,瘢痕增生,外膜增厚。腰椎牵引可恢复腰椎正常生理曲度,调节椎间隙及椎间孔,减低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改变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或压迫症状得以缓解,以减轻或解除症状。
38.卧床休息能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当医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提出卧床休息的治疗意见时,患者往往对此产生很大疑惑:只是简单地躺在床上就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吗?其实,卧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
脊柱的退行性变与负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严格而科学的卧床休息,首先就去除了使腰椎病变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给疾病的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局部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劳损、无菌性炎症及肌肉痉挛,组织中积蓄了大量乳酸、组织胺、CO2等致病物质,刺激感觉神经,产生疼痛。卧于加垫的木板床上,能使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得到充分的松弛和休息,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运走致痛物质,同时还能避免因活动而加重的无菌性炎症。这样能明显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另外,在进行完大力牵引或推拿治疗后,一般也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保护腰部,巩固疗效。总之,卧床休息方法简单,无任何副作用,虽然疗程较长,但疗效确实。许多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可选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39.卧床休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应注意些什么?
利用卧床休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患者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就能在家进行。但卧床休息还是有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疗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卧床要求卧硬床。松软的床上睡觉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放松易致慢性劳损,而平板硬床却非常稳定,能使脊柱伸直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所谓平板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也可选择侧卧,有的患者跪俯位时感到疼痛减轻也可选择,总之以能使症状减轻的姿势为最佳。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需要下床,怎样下床才能避免腰椎过度活动,减少腰部负担呢?
患者仰卧位下床时,先将身体小心地向健侧侧卧,即健侧在下,两侧膝关节取半屈曲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上身支起,以这两个支点用力,患者会较容易坐起,然后再用手撑于床板,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同时使半屈的髋、膝关节移至床边,然后再用拐杖等支撑物支持站立。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躯干整体移动,从而减少了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如病人难以单独下床,可在家属帮助下以同样方式下床。
(5)卧床时间,传统卧床要求3周以上并且是绝对卧床,当前一般认为卧床时间应以能减轻患者痛苦的程度来确定,一般以二三周为宜。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40.腰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什么作用?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曾使用过腰围,他们中有的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了腰围,有的则是自行购制佩戴,对腰围的作用和佩戴方法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其实,腰围是骨科常用的支具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制动与保护。(1)制动作用。腰围一般用皮革或帆布衬以钢片或竹片制成,佩戴时上方到达下肋弓,下方覆盖髂嵴部,前方束紧。因此,当佩戴上腰围时,对腰椎的活动,尤其是前屈活动会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组织可以得到相对充分的休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运的恢复,消散致痛物质,使神经根周围及椎间关节的炎症反应得以减轻或消失。(2)保护作用。由于腰围能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因此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卧床或牵引治疗后开始下地活动时,常佩戴腰围以加强保护,使腰椎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以巩固前期治疗效果。另外,由于目前腰围的种类很多,出现了药物腰围、磁疗腰围等,它们除了制动与保护功能以外,还能辅以中药离子导入、磁疗等作用,患者也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