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血液病中医诊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发表者:王茂生 人已读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或(和)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根据免疫反应的适宜温度不同,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是贫血和黄疸,可伴畏寒发热腰背酸痛等。其病情之缓急、轻重差异较大,严重者出现溶血危象可导致死亡。

本病中医尚无统一命名。依据其疾病演变的不同阶段,归属有所不同:急性发病者,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伴发热、畏寒为主,属“黄疸”范畴;发作间歇期以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气血亏虚症状为主,属“虚劳”、“血虚”范畴;病程中伴腹部积块明显者,亦可归属“癥积”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精血化生乏源,水液输布失司,湿邪内生;或外感时邪入里化热,与内湿相合;或饮食劳倦失宜,伤及脾气;或七情过激,肝胆疏泄失司;或因病用药,药石与体不合,伤正助邪等。诸因或致湿热内蕴,内阻中焦,伤气耗血;或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注膀胱,发为阳黄。或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而致寒湿为患,寒湿阻滞,淤滞肝胆,胆失常道而发为阴黄;腰为肾之府,肾虚湿邪内陷,脉络瘀阻,经气不畅,则腰背疼痛;或湿邪阻滞或气虚运血无力或七情过激气机逆乱,均可致水湿停聚,则见到腹部癥瘕痞块。本病病程中常黄疸、气血亏虚兼见,病机总属湿热相搏,伤气损血,熏蒸肝胆,脉络受损,日久兼瘀之本虚标实之候。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失调关系为最密切。

【证候学特点】

临证患者多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伴面色萎黄,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腰背疼痛或腰酸腿软为主要表现。急性发作者可伴发热、畏寒等。本病大体可分为湿热内蕴、脾虚湿困、气血两虚、脾肾两虚四类证候。湿热内蕴型见于溶血发作期,发病较急,病程短,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常伴有发热、畏寒、身重、气短乏力、口渴、腹部痞块、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小便赤涩不利等,湿热瘀阻经络可见腰背酸痛;脾虚湿困证可见面色晦暗,周身乏力,皮肤及目珠轻度黄染,心悸气短,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四肢困重,下肢浮肿,大便溏薄等;气血两虚型多见于急性发作后以贫血为主,伴有轻微黄疸的患者,症见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脾肾两虚证者病程较长,以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便溏,夜尿频数,畏寒怕冷之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为证候特征。

【辨证论治】

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邪正相争贯穿始终。急性发作以邪实为主,正虚为辅,治宜清热利湿退黄为法;非发作期以正虚为主,邪实为辅,治宜益气养血基础上或健脾利湿,或温补脾肾。

1.湿热内蕴证

主症:面色苍黄,目黄,小便色如浓茶。

兼症:身重,气短乏力,头晕心悸,或有发热,畏寒,口渴而不思饮,腰背痛,腹部痞块,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小溲赤涩不利。

舌脉象: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处方: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30g 栀子10g 大黄10g 茯苓15g

郁金10g 白术10g 薏苡仁20g 山药15g

太子参10g 青蒿15g 佩兰15g 竹叶15g

加减:纳少腹胀者加陈皮、佛手、木香等健脾理气之品;少腹胀闷,尿赤者加泽泻、滑石清利下焦湿热;湿重脘胀者加半夏、厚朴;血虚者加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

方药阐述: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青蒿、大黄助茵陈清肝利胆泄热;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遵仲景“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诣;佐以太子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脾气得健,水湿得运,湿邪自去;佩兰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郁金行气活血退黄。全方配伍,共收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

中成药治疗:

①清开灵注射液:40ml,日1次,静脉输注。

茵栀黄注射液:20ml,日1次,静脉输注;或茵栀黄颗粒:6g/次,日3次,口服。

2.脾虚湿困证

主症:面色晦暗,周身乏力,皮肤及目珠轻度黄染。

兼症: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悸气短,四肢困重,下肢浮肿,大便溏薄。

舌脉象: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

治法:温阳健脾,利湿生血。

方药:茵陈术附汤合小建中汤加减:

茵陈15g 白术15g 干姜10g 附子10g(先煎)

桂枝10g 白芍15g 茯苓15g 黄芪30g

党参15g 泽泻15g 山药20g 甘草10g

加减:血虚明显者加当归、熟地黄;水肿明显者加猪苓、车前草。

方剂阐述:方中用茵陈利湿退黄;黄芪、党参健脾益气生血;附子、干姜、桂枝温中散寒;茯苓、白术健脾祛湿;白芍、甘草酸甘化阴,配合饴糖补中健脾,诸药合用功能温阳健脾利湿生血。

中成药治疗:

①参苓白术丸:6g,日3次,口服。

②参附注射液:20ml,日1次,静脉输注。

3.气血两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晄白,头晕乏力。

兼症:皮肤轻度黄染,唇白,心悸气短,神疲懒言,自汗。

舌脉象: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微腻,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利湿。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炙甘草10g

当归10g 熟地黄20g 远志10g 白芍15g

黄芪30g 茵陈15g 陈皮10g 炒枣仁20g

加减:食少纳呆加砂仁、内金、焦三仙;便溏加扁豆、山药、炒薏苡仁。

方剂阐述:本型多为病程日久,以气血亏虚为本,为正虚邪恋之证,方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熟地黄、白芍养血补血;茵陈清利胆经湿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枣仁、远志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健脾利湿之功。

中成药治疗:

①生脉或参麦注射液:50100ml,日1次,静脉输注。

②人参归脾丸:6g/次,日3次,口服。

③益气补血片:6/次,日3次,口服。

4.脾肾两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腰酸腿软,自汗,畏寒怕冷。

兼症: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夜尿频数,或伴皮肤轻度黄染。

舌脉象: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健脾益肾,利湿退黄。

方药:右归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

党参15g 黄芪30g 补骨脂15g 怀山药3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0g 当归10g 生熟地20g

杜仲10g 菟丝子10g 山萸肉15g 枸杞10g

制附子10g先煎白术15g 茯苓15g 茵陈15g

加减:阳虚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以温肾助阳;黄疸明显者加龙胆草、虎杖、泽泻等;阴阳两虚者加地骨皮、青蒿。

方剂阐述: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补中;辅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菟丝子温肾阳;辅以补骨脂、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二地滋肾填精生血;枸杞、山萸肉滋补肝肾;当归补血活血;茵陈清热退黄,合附子、白术成茵陈术附汤,亦可治脾阳不足之寒湿。诸药合用,达到补益脾肾,利湿退黄之功效。本证类型多为黄疸病日久,病及脾肾,脾肾双亏,气血亦不足,且有湿热余邪留恋,属正虚邪衰之证。因此补脾肾、益气血,佐以清热利湿退黄为其治法。

中成药治疗:

①金匮肾气丸:6g/次,日3次,口服。

②参胶生血颗粒(廊坊市中医医院方):15g/次,日3次,口服。

【并发症】

1.贫血性心脏病 本病病程多迁延难愈,贫血日久,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而出现心悸气短,甚则喘促,下肢浮肿,表现为水饮凌心证候,治疗时应当益气温阳利水,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

2.后期变证繁杂,宜谨守病机,随证治之 肾功衰竭者多为阳虚水泛,真武汤加减之;造血衰竭者宜补肾填精益髓,以验方参芪仙补系列方加减之;循环衰竭亡阳者予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等;亡阴者生脉饮、加减复脉汤等养阴复脉为治。

【证治心悟】

1.正虚为本,湿邪贯穿始终患病初期,以黄疸为主要表现,此时正虚不甚,当以祛邪为主;偏于湿热者当分清湿重还是热盛,热重于湿当以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以茵陈五苓散加减;湿热得祛,当注意补虚,治以益气健脾淡渗利湿,湿热尽祛后,可健脾益肾、填精益髓,以期气血早日得复。后期以气血亏虚为主,首当益气补血,此时亦不能一味滋补,益气健脾、补肾生血同时,要注意加用健脾利湿药物,以防湿浊内生,致死灰复燃。

2.标本有缓急,治亦有先后严重急性溶血发作可出现溶血危象,多表现为面黄乏力突然加重,皮肤黄色鲜明,目黄明显,伴急躁易怒,胁肋胀痛,口苦,尿色如浓茶色,舌质红或暗滞,苔厚腻,脉弦数或滑数等,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等,为溶血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更严重者可致周围循环衰竭及骨髓造血衰竭,或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和管腔堵塞,最终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危急重症重在早期干预,抢救性治疗,一旦控制不力可致亡阳、亡阴而危及生命,多表现为肝胆湿热证。治疗应“急则治其标”,应积极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可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治疗。

本病发作期多以黄疸、贫血为主要表现,宜急则治其标,阳黄者治以清热利湿退黄,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或同时兼顾补养气血,或病情稳定后再扶正;若素体虚弱,感受湿邪而从寒化者,应温阳利胆,以茵陈五苓散加减;在非发作期多见气血不足、脾肾亏虚,或兼血瘀。脾虚湿浊中阻,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气机不畅而致瘀。气行则血行,气虚运血无力,瘀血内生,内停日久形成积聚,故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右归丸等方加减;清热利湿可选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加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可选用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等方药。决定本病证候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感邪的性质;二、体质的强弱;三、治疗是否及时合理。本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正虚为本,以邪实为标,所以掌握扶正祛邪之标本缓急,使邪祛正安,是证候演变的中心枢纽,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转归及预后】

多数病例病程较长,可反复多次发作和缓解。贫血严重者不治疗或无适当治疗,死亡率可达40%左右。采用各种疗法积极治疗,死亡率仍有10%左右。最常见的死因为严重贫血诱发的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和肺栓塞等。继发性AIHA的预后决定于原发病的性质,病毒感染引起的,预后一般较好;由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疾病引起的,预后较差。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网织红细胞减少,都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本病证的四个证候中,正虚之体,复感湿热之邪,或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邪毒伤营败血,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下注膀胱,可发生正虚邪实,湿热内蕴之证候。若湿热败血不解,可出现神昏、窍闭、耗气、灼阴、动血之危候。若湿热败血渐解,脾胃功能渐复,加之恰当的治疗,则可转为正虚邪不盛的气血两虚、脾肾两虚的证候。若气血两虚或脾肾两虚日久,继则发展成为正虚邪恋、气滞血瘀的证候,多缠绵难愈。

【饮食调护】

1.对冷抗体型注意冬季保暖,适时加衣,戴手套,戴耳套、口罩等。

2.对温抗体型要预防感染和避免诱发药物内服。

3.生活调理:感染、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妊娠等常常成为该病发生急性溶血的诱因。生活调理至关重要,宜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劳倦过度,包括体劳、神劳及房劳过度,均可加重本病,应加以节制。禁忌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辛辣滋腻之品亦当避免或少食,以免湿热内蕴。

4.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精神紧张,调情志,勿激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食疗方:

1.枸杞大枣小米粥:枸杞子20g,大枣50g,山药30g,花生米20g,小米50g,加水适量,煮粥食用。用于溶血性贫血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者。

2.人参、冬虫夏草炖鸡:人参10g,冬虫夏草5g,乌鸡1只,扁豆20g,加适量盐油调味,文火炖2小时,饮汤食肉,治疗溶血问歇期气血亏虚见乏力自汗,气短懒言者。有阴虚见证者慎用。

【临证验案】

1.患者男,22岁,汉族,未婚,河北省廊坊人,主因面黄乏力5个月于2013625就诊。患者于5个月前因面黄乏力到某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贫血明显,网织红细胞高达17%,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经库姆试验、尿含铁血黄素等理化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近日来自觉症状加重,来我院求治。

一诊:神情淡漠,形体如常,无发热,面色萎黄,皮肤及目珠轻度黄染,无出血,神疲懒言,自汗;无异常气味闻及;周身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纳食欠佳;肝脾未及肿大,小便黄,大便如常;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6×109/L RBC 2.42×1012/L HGB81g/L PLT 161×109/L Re 4%;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21%,红系明显增生,占66%,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可见双核、分裂象,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球形红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无明显增减,全片共见巨核细胞60个,血小板散在;骨髓活检:骨髓组织增生极度活跃,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之比大于9:1,特殊染色:网织纤维染色未见网织纤维;Coombs试验:阳性;CD55CD59未见异常;糖水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阴性;抗核抗体谱15项:未见异常;冷凝集素试验:未见异常;生化:ALT 67U/L AST 53U/L LDH 328U/L TBIL 58.7umol DBIL 9.3umol,肾功能未见异常;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虚劳(气血两虚)

西医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

治则:益气养血,健脾利湿。

处方:八珍汤加减。

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甘草10g

当归10g 熟地20g 川芎10g 白芍15g

黄芪30g 茵陈15g 陈皮10g 内金10g

焦三仙各10g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患者因拒绝服用糖皮质激素,给予纯中药治疗。

二诊:201374患者复诊,面色萎黄、周身乏力较前好转,皮肤及目珠黄染消退,无发热、腹胀等不适,纳食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血常规:WBC 6.72×109/L RBC 2.64×1012/L HGB91g/L PLT 184×109/L Re 2.6%。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较前下降,黄疸消退,情况较前明显好转,治疗以益气健脾,兼以补肾生血,以八珍汤加味:

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甘草10g

当归10g 熟地20g 川芎10g 白芍15g

黄芪30g 山药15g 陈皮10g 山萸肉15g

巴戟天10g

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三诊:2013718患者复诊,面黄乏力明显好转,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无发热,皮肤无黄染,无心悸气短等不适,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血常规:WBC 7.23×109/L RBC 3.22×1012/L HGB110g/L PLT 170×109/L Re 2.6%。患者应用上方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面黄乏力消失,效果良好,继用上方治疗,20天后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心得体会:患者以面色萎黄,周身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为主症,结合现代检查,诊断为虚劳;患者病程日久,损伤脾脏,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失于运化,水谷精微不能上呈于心,导致血液生化乏源,从而导致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萎黄;脾主肌肉四肢,脾虚肌肉失养,故见乏力明显,气虚则见神疲懒言,气虚失摄则见自汗,气虚鼓动无力,肝胆气机壅滞,失于疏泄,胆汁外溢,可见皮肤及目珠黄染,小便色黄;脾失运化,故见纳呆;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故见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本证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施治之时,亦当分清湿、热、虚、瘀孰轻孰重,加以侧重;同时注意涉及脏腑深浅,肝胆脾肾偏倚;病程长短、患者体质、感邪深浅均为决定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是王茂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