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良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儿童健康科普知识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发表者:王新良 人已读

小博士文件夹(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叫核黄疸,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尾状核、大脑皮质以及脊髓等部位,从而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如新生儿的酶系统不成熟,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游离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血脑屏障功能较差;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附着游离胆红素的能力有限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该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第1期警告期:大约12~24小时,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嗜睡,吸吮反谢减弱,精神萎靡,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
第2期痉挛期:大约12~24小时,最长48小时,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
第3期恢复期:一般在出生后第1个周末,表现为吸吮力和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少或消失。本期持续2周左右。
第4期后遗症期:一般出生后2个月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异常,如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以及牙釉质发育不全,医学上称为“核黄疸四联症”。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必须及早处理,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新生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本文是王新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