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选择

发表者:万锋 人已读

目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是先天性的颅内良性占位病变,多无明显症状,随着头部CT和MRI检查的普及,常偶然发现。少数可缓慢增大、压迫临近神经结构出现颅内压增高或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另外可能破裂、或出血需要急诊处理。其确切发病机制及自然史尚不明确,手术指征、方式等也存在争议和不同选择,需要深入探讨。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2016年收治的儿童蛛网膜囊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后转归,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

结果:131例诊断颅内蛛网膜囊肿病人,年龄2月-14岁(平均5.4岁),男性105例、女26例;主要症状包括:头痛(40例)、癫痫(32例)、头晕(11例)、颅骨变形或头围增大(9例)、发育迟缓(5例)、其他及偶然发现;囊肿位于颅中窝110例(左侧62例、右侧28例、双侧5例)。手术治疗83例,其中63例行开颅囊肿切除或造瘘或内镜造瘘,20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4例因囊肿破裂形成硬膜下积液或出血行钻孔引流术,一例双侧囊肿头部外伤后破裂形成硬膜下积液、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一例行内镜造瘘加分流术;术后随访时间3月-6年(平均25月),77.3%患儿症状缓解,21.7%患儿仍有轻微或非特异性症状(如偶尔头痛等);病例影像学随访囊肿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但切除或造瘘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7例、脑积水4例,其中需要行硬膜下或脑室-腹腔分流9例(7例为2岁以下患儿);分流术后出现分流依赖综合征2例,予以原骨孔锁孔手术切除囊壁后缓解。

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最佳手术方式尚无统一观点。年龄越小患儿囊肿切除或造瘘术后,更容易出现硬膜下积液或脑积水;囊肿分流术后部分病人出现分流依赖综合征,可以通过微创切除皱缩的囊壁缓解,其机制可能与囊壁间歇覆盖和阻断脑脊液分流、局部脑组织无菌性炎症和顺应性降低有关。囊肿即使破裂或出血,治疗后总体预后好。低龄患儿(特别是婴儿)合并巨大囊肿病人,建议初始治疗行单纯分流手术。综合术后并发症、病人术后症状缓解获益,对于以下手术指征需谨慎或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对照资料证实:影像学出现占位效应但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扩大但无临床症状、囊肿合并非特异性或不确定相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癫痫等。

本文是万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