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春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消化疾病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发表者:吴义春 人已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也变得丰富起来,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患胃病的朋友却越来越多,大家没有因为食物的滋养而使身体越来越健康,反而招致各种病都来报道了。这么想来,还是以前的五谷杂粮,粗茶淡饭更养胃一些。在众多的胃病类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而其对人的身心危害也很大。

诊疗案例

想起之前在北京普康中医医院出诊时,遇到的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就诊和治疗经历。希望能给广大胃病朋友们一点借鉴。

杨女士,36岁,患有胃病两年多,经常出现反酸,烧心、胃胀、隐痛等胃部反应。在家里的医院接受过不同医生的治疗,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胃病总反复发作。杨女士在饮食上一直特别注意,很多喜欢的食物都不敢吃,胃病时常发作,导致精神状态很差。杨女士的两个妹妹看到姐姐胃病一直没有好转,非常着急。劝姐姐去北京的医院找医生看看,总有医生能治好她的病。

经朋友介绍,2016年2月份,姐妹三人来到北京普康中医医院找到我,当时天特别冷,先是和他们简单的聊了几句家常,然后给杨女士诊脉、看舌,问了一些症状等,之前杨女士在家里医院做了胃镜,结果显示是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属于老胃病范畴, 杨女士的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可以肯定杨女士的情况是脾胃湿热所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是胃黏膜仍在不断受到侵害,有些胃药甚至会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害程度,因而导致久治不愈,甚至越来越重,如若不治疗,拖得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恶性病变。然后,我给倪女士开了几个疗程的中药,让她回去按时服用,时常反馈结果给我。杨女士说,刚开始服用的时候效果不明显,但是坚持半个月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状都消失了,杨女士整个人状态也好了,复诊时特别开心。三个月后,两个妹妹再次陪着倪女士来复诊,这一次痊愈效果很明显,但要彻底治愈,还需要继续巩固治疗。现在杨女士说,已经完全好了,胃病没再犯,终于可以吃想吃的东西了。但也不敢吃太凉,太辣的东西怕刺激胃。

上述杨女士的情况,其实是普遍现象,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上班族由于饮食和生活作息不规律,基本上都会有或轻或重的肠胃疾病。但是这些慢性的肠胃疾病,不加治疗,就会转化成更为严重的疾病。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Hp,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详情请参考此前发过的O幽门螺杆菌可怕吗?……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这篇文章有详细论述)。

2.免疫因素

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3.生活因素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刺激性食物或喜好饮酒等等,都容易损伤胃黏膜。

5.体质因素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6.遗传因素

根据Varis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8.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Badanoch报道缺铁性贫血50例,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各占14%、46%及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分泌异常。

以上就是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所以朋友们在生活中应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1.胃脘部胀满

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胃脘部胀满不适较为多见,有的患者感觉胃部痞闷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嗳气频频。

2.胃脘部疼痛

胃脘部疼痛可以单独出现,但多数情况下是与胃脘部胀满同时出现。

呈胀痛、隐痛、钝痛,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剧痛或绞痛。

很多的患者腹痛时,出现在胃脘部,但是也有患者出现在腹部、背部等其他的部位,疼痛的程度有所不同。

3.烧心及消化不良

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或嘈杂不适。

常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或虽有食欲但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

4.大便异常及虚弱

大便以秘结多见,常数日1次,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便溏。

病程较久者可出现消瘦、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虚弱的症状。

5.其他

部分患者可有贫血的症状,主要是长期的营养不良以及铁剂补充不足所致,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萎黄等。

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遇到很多患者朋友,基本都是出现一些轻微症状时不加注意,然后实在难受了才来医院就诊,但是已经是胃癌晚期,即便我们想帮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朋友们务必要及时就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害

1、胃出血

出血现象并不少见,血管显露、粘膜糜烂出血粗糟食物磨搓、粘膜萎缩变薄,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甚至导致休克。

2、贫血

萎缩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

3、胃溃疡

萎缩性胃炎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细菌的侵袭,从而变薄、并发糜烂、溃疡,伴发胃溃疡与糜烂性胃炎,患者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避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期。

4、胃癌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报道说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约为10%左右。

以下两种情况的萎缩性胃炎易癌变:

① 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② 萎缩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给大家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害,大家一定要对此病引起关注。及时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脘痛”,“腹胀”的范畴。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脘部脾满疼痛多见,或脾满而无疼痛,尚有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故全国中医学会第三次脾胃学术会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可以归属于“胃痞”证,就萎缩性胃炎而论,自纤维胃镜问世以来,肉眼观察加上活检,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更为明确。而治疗方面也许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

(1)脾胃气虚型:

主证:胃脘隐痛,绵绵不休,食后饱胀,嗳气,食少纳呆,喜热喜按,得食则痛减,便溏,或虚秘,小便清长,或精神乏力,面色黄白,舌质胖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痞满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食后脘胀,倦怠乏力,呕吐清水或饮后水停心下,神疲懒言,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淡而嫩,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胃阴虚型:主证:形体消瘦﹑胃脘隐隐灼痛,胸骨后有灼热感,食欲减退﹑嗳气﹑口干咽燥不欲饮,喜食酸物﹑嘈杂似饥,心烦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4)肝胃不和(肝胃气滞型)

主证:胃胀脘痛或堵闷,连及两肋,常因情至不畅而加剧,呕吐泛酸,频频嗳气﹑食后胀满,或有恶心呕吐,舌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

(5)脾胃湿热:

主证:胃脘灼热,胀痛不舒,嘈杂嗳气,口粘腻而臭,口干渴﹑喜冷,头重如裹,胸闷身困,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畅

(6)气滞血淤型:

主证:面色黎黑,胃脘刺痛,壮如针刺,痛处固定,饱胀不舒,或有黑便,舌质偏紫或有淤点,苔薄黄,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祛淤。

中医疗法

(一)【辨证】气滞阴虚。

【治法】理气,养阴。

【方名】养胃理气汤。

【组成】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3-7天。

(二)【辨证】乃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寒热错杂。

【治法】辛开苦降。

【组成】黄芩10克,马尾连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三)【辨证】肝有郁热,胃蕴痰湿。

【治法】泄肝和胃化湿。

【方名】泄肝和胃化湿汤。

【组成】炒苍术9克,川朴5克,陈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橼皮9克,建神曲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和症状的分析,希望朋友们都能有所了解,同时要及时治疗。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上更具优势,同时也能对症下药,以上疗法,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切莫自行用药。

医师简介

本文是吴义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