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卫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

《伤寒论》“阴”“阳”浅议

发表者:邢卫光 人已读

阴阳理论一直被视为中医学的基础,传统中医用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伤寒论》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将阴阳理论具体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考察《伤寒论》中的阴阳观,对于我们理解、运用阴阳理论和研究《伤寒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论》中涉及“阴阳”的条文共有41条。考《伤寒论》中“阴阳”具体含义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现将《伤寒论》中相关条文整理如下。

1“阴阳”指事物对立统一的属性

“阴阳”是来自于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而抽离出来的哲学概念,用来将事物进行规定和分类,以其功能特点象天地而取类比象,命名曰阴、曰阳。阳主乎动,动则向上、向外;阴主乎静,静则向下、向内。这是“阴阳”最初的含义和用途,也是《伤寒论》中最基本的用法。

1.1 对脉象进行分类

1.1.1 对寸关尺三部进行分类

伤寒论》将脉位一份为二,以寸为阳、尺为阴。如《伤寒论》第6条:“脉阴阳俱浮”、第94条“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第283条“脉阴阳俱紧”、第290条“脉阳微阴浮者”。以《伤寒论》第6条为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里的阴、阳指尺脉和寸脉,意思是寸关尺三部脉俱浮盛有力,这是邪热充斥内外,鼓动气血,加速血行所致。其余条文的含义与此类似,均是用阴阳取代寸、尺的部位。

1.1.2 对诊脉方法进行分类

伤寒论》以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如《伤寒论》第3条:“脉阴阳俱紧”,第12条:“阳浮”“阴弱”,第100条:“阳脉涩阴脉弦”、第274条:“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以《伤寒论》第12条为例:“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即是指取脉轻取为浮而沉取即弱的脉象,阳浮为发热之应,阴弱为汗出之应,脉证相应。亦有学者认为,“阳浮而阴弱”是言脉的,即上文所说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寸脉浮而尺脉弱。其实,这两种解释方法所揭示的病机是一致的,而无论哪种解释方法,“阴阳”用作分类是毫无疑义的。其余逐条亦是以同样的方式提示病机。

1.1.3 对不同类型脉象进行分类

正如《辨脉法》所言:“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具体于条文中,如《伤寒论》第178条曰:“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伤寒论》第246条曰“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即是此意。

以上我们看到,张仲景将脉象以其相关属性一分为二,并以“阴阳”统称之,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用以指导诊疗和判断预后。正如《辨脉法》所说:“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1.2 对人体部位进行分类

大体而言,《伤寒论》以人体上部、外部为阳,内部、下部为阴。考《伤寒论》原文,时有将“阴阳”和“表里内外”同意互称。具体条文如:第 23条“此阴阳俱虚”、第269条 “阳去入阴故也”、第270条 “三阴当受邪……此为三阴不受邪也”、第384条“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第141条“病在阳”、第153条“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试以第153条为例:“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成无己指出:“表,阳也,里,阴也。”“发汗表虚为阳竭,下之里虚为阴竭。”阴阳气并竭,就是表里俱虚。由此可见,仲景在某些条文里以阴阳代指部位是确定无疑的。

1.3 对疾病的属性进行分类

对疾病属性的分类,集中体现在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条即以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依据,以阴阳为纲领,对症状属性进行了提纲式的分类。同时在《伤寒论》其他条文中揭示了具体运用。如第131条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伤寒论》第130条曰:“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这两条说明结胸属阳,而脏结属阴。我们藉此可以看到,张仲景是用阴阳对疾病和症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类的定性,同时暗含了治疗的大方向和原则,正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指出:“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1.4 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分类概括

伤寒论》将复杂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以其属性概而分为阴阳,认为只要“阴阳自和”,则疾病即可痊愈,也间接说明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和”,疾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如《伤寒论》第58条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第 59条曰:“大下之后,复发汗、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些提示我们,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的基本病机;使阴阳协和,既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总原则,也是一切疾病痊愈的基础。人体本身具有自我康复的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出现阴阳平衡、疾病自愈的结果,临证之时要充分考虑并积极发挥机体的自我康复调节功能。这与《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认识是一致的。这里的阴阳显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对人体生理(“体”)和功能(“用”)的规定、概括和分类。

2 阴阳指具体的事物

伤寒论》中,有时用阴阳代替具有相应属性的事物。具体条文如下。

2.1 气

伤寒论》中,常常以“阳”指代阳气、“阴”指代阴气,其相关条文有:第27条:“此无阳也”、第29条:“以复其阳”、第30条:“亡阳故也……夜半阳气还”、第46条:“阳气重故也”、第48条:“阳气怫郁在表”、第111条:“阴阳俱虚竭”、第112条:“亡阳”、第122条:“阳气微”、第210条:“亡其阳”、第283条:“亡阳故也”、第337条:“阴阳气不相顺接”、第346条:“有阴无阳故也”。

以上条文均是用阴阳二气的失衡状态来说明病因、病机以及向愈的机理。《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思想在《伤寒论》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伤寒论》认为人体的阳气尤其重要,阳气更广泛地影响到人体生理和病理。阳气受损,人体的卫外功能就会下降,百病乃生,而使阳气受到损伤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寒邪,因此《伤寒论》中温阳法频频可见。

2.2 津液

伤寒论》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而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太阳中风应用调和营卫的办法来治疗,倘若用火劫的办法,以热益热,热势炽盛,耗伤津液,以至于出现小便难。这里的“阴虚”即指津液不足。

2.3 寒热

伤寒论》中主要体现在用“阳”和“热”同意互指。如《伤寒论》第111条曰:“两阳相熏灼……阳甚则欲衄。”两阳相熏灼指本来是阳证(太阳中风证)又用火攻,两热相加,就有可能动血,出现衄证,故此处阳指热。

3 阴阳的其他含义

3.1 指具体病名

伤寒论》第392条曰:“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腔拘急者,烧挥散主之。”阴阳易当属于“虚劳病”的范畴,是热病后期出现的一种病症,《伤寒论》中详细地记载了这种病的症状。

3.2 指生殖器

伤寒论》第167条曰:“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这里“阴筋”指阴茎。

3.3 指六经病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每种病证均有自己独特的证候群,各证型间的传变转化则反映了病位、病性和病势变化的顺序和规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可以看到,这里的“阴”“阳”最初也是用作分类。

4 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伤寒论》中,阴阳主要是用来分类的,而阴阳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则是由事物的阴阳属性演化而来。这是一种较为朴素和原始的认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也是以此认识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演化,赋予其更多的含义。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母,生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即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衰败乃至消亡,尽管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同时指出“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即是阴阳。这些理论上的阐述对于临床实践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理论上完美阐释能不能运用到临床才是至关重要的。

张仲景的《伤寒论》将阴阳学说具体运用到临床实际,没有用“阴阳”去进行过多的理论演绎,而是用了最原始和简单的方法,用阴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规定和分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也是有益于指导临床实践的。正如《灵枢·阴阳系日月》言“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这可能即是《伤寒论》核心的阴阳观。

这提示我们在研究《伤寒论》时,完全运用后世完善的阴阳理论去推究其理法方药可能并不完全合适。恰当的方法是应该从《伤寒论》入手,分析《伤寒论》中的阴阳观,从而体悟《伤寒论》真正的思路。

【本文来源:赵肖帆,肖相如.《伤寒论》“阴”“阳”浅议[J].河南中医.2016,36(4):562-564.】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