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发表者:朱建龙 人已读

一 饮食护理

1、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硒、锌类食物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品?红薯、马铃薯、油菜花、青椒、青白萝卜叶、油菜、菜花、卷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柠檬、多吃花生大豆。坚持吃黑芝麻及核桃仁。

2、忌食辛辣、肥腻、凉、生冷食物食物。 如辣椒、羊肉、牛肉、公鸡肉以及肥猪肉等,多吃蔬菜。



二 日常活动

(一)急性期

1. 宜制动,睡硬板床2—3周,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式减少50%,故卧床休息可减轻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以利于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2. 注意腰间保暖。量不要受寒避免空调或风扇长时间直接对着腰部吹。另外,腰部保暖或热敷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可减少腰痛症状的复发。

(二)缓解期注意事项:

1、<!--[if !supportLists]-->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时,则应尽量将腰背紧贴靠椅或腰部衬一个靠垫,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久坐之后也应该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避免突然大幅度地转身。

2. 洗漱姿势时是膝部微屈下蹲,在向前弯腰,这样可以在教大程度上减低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而且能降低腰椎小关节及关节囊、韧带的负荷。洗脸盆的位置不要放置得太低,避免由于腰椎过度向前弯曲而加重腰部的负荷。此外,淋浴比盆浴好,可避免进出盆浴的弯腰的动作。

3. 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或坐位。站立一段时间后,将一只脚放在脚踏上,双手放在身前,身体稍前倾;从坐位起立时,应做1~2个伸展腰部的活动,有腰痛病史的病人应在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变换体位,伸展腰部的活动,才能达到防止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效果。

4. 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蹲位举重物时,背部应伸直勿弯;提举任何物体时不论轻重大小,都应尽量贴近身体;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抬重物时,应将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主要应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重物在站稳后再迈步,避免采取不舒适或紧张体位或姿势。

5. 脊柱柔韧性训练:患者坐位,保持骨盆不动,放松腰背肌肉,做腰椎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运动。运动速度平稳缓慢,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疼痛感觉。

6. 对于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者要注意减轻体重,同时增加运动量,特别要加强腹部肌肉和腹部活动的量方面的锻炼,以减少腹部脂肪,增加腹部肌肉和腰部肌肉的力量。

7. 合理地使用空调,室温在26ºc左右较适宜,空调的风口切忌对着腰部及后背。

8. 腰痛患者要坚持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

(1)游泳: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锻炼腰背肌的体育运动,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腰肌劳损、缓解腰痛有着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水的浮力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减小,在水中运动时受到水的阻力,动作变得缓慢,关节和肌肉不会受到强制性的牵拉,但需要肌肉力量。因此,每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锻炼肌肉,使肌力逐渐增强。初期游泳的姿势最好选用自由泳、仰泳等腰部承受力量较小的泳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下水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中间要适当休息,以免腰部过度疲劳。从水中出来后应尽快擦干身上的水分,以免腰部受凉。

(2)倒退走:倒着走比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以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定的松弛,在增强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腰肌的锻炼。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倒着走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注意: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道。老年人倒着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三)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由于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带腰围治疗的病人,腰部不活动,不受力,长此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因此,应当加强腰背肌的锻炼。

1、直腿抬高:直腿抬高,取平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渐渐增加腿抬高度数,先单腿,后双腿,每日三次,每次3~5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

2.前后摆腿:右侧卧,左手扶床,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左腿向上侧举、向前摆、向后摆,同时抬头挺胸。做完两个8拍后换右腿。

3.拱桥式: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每组10~20次,每日至少2次。每次持续5秒钟左右,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 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2. 锻炼时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腰肌而扭了腰。这是一种静力性的训练,只需要缓缓用力就可以了。

3. 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4. 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5. 慢性病患者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以自己不感觉疲惫为标准。

6. 外伤患者急性期禁止锻炼。

(四)腰围佩戴

1.腰围的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以下.腰围佩戴时间要根据病情,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1~6周较为适宜,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且在睡眠、休息及时取下。

2.腰围佩戴后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一般以完成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为度。在症状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逐渐进行腰背肌锻炼,以防止或减轻腰肌的萎缩

本文是朱建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