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值得收藏的儿童鼻出血、烧烫伤的家庭处理方法

发表者:徐跃 人已读

今天把“鼻出血”、“烧烫伤”这两个儿童常见伤害的家庭急救处理方法码出来分享给大家。

鼻出血

鼻出血是儿童常见的急症,常见原因有鼻腔干燥、变态反应、鼻腔异物、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饮食偏食等。但出鼻血经常突然发生,甚至半夜醒来,血染枕被,而导致家长们手足无措。

而当手足无措的时候,很多家长总会寻求经验的帮助,于是脑海里就浮现出小时候我们自己出鼻血时长辈给我们的处理方法,比如仰头。

或者拿些餐巾纸把鼻孔塞住。

但是这两种在我们脑子里根生蒂固的方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其实当孩子鼻出血的时候仰起头来最大的收益只是不让鼻血滴在衣服上或者地面上,方便清理,而对止血没有一点帮助,因为仰头后,虽然不再看到鼻血流出,但是鼻血却没有止住,而且鼻腔和咽后壁是相通的,所以鼻血会沿着咽后壁流向消化道刺激胃黏膜造成呕吐,严重的时候甚至流向气道,引起窒息。

那为什么用餐巾纸把鼻孔堵住也不行呢?因为纸巾堵塞深度不够,而且压力通常也不够,还不能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并且纸巾未经消毒,很容易诱发感染。所以当出血量大的时候,家长自行使用纸巾堵塞鼻孔是不可行的,反而可能会延误病情。

那正确的家庭处理方法是什么?

其实儿童鼻出血部位大部分是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所以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压这个黎氏区。

具体方法:患儿坐位或者站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者捏紧鼻翼10~15分钟,同时令患儿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由家长负责完成按压动作。

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上述的指压止血法需要按压时间持续10~15分钟,期间不能按压几分钟看一下,仍在出血再接着继续按压,这样一按一松,是没有止血效果的。

2、 鼻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止血即可,但是需要注意止血过程中孩子的面色有没有苍白、心跳加速、身体皮肤有没有突然出现的瘀斑出血点,如果有要及时送医。

3、 记得要头前倾,别后仰。

4、 还有一种止血方法就是额头放置冰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冰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应付少量的滴血,而且起效比较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冰块不是随手能拿到,所以我这里也不作为推荐选项,如果正好有条件的可以试用下。

烧烫伤

烧烫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的意外伤害,不仅表现在受伤时候的疼痛,严重的还会对未来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在讲烧烫伤的处理之前,我们可以先普及下烧伤的一些基本知识

引起烧烫伤原因:

皮肤接触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汽、辐射、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的损害,而在我们家庭中,最多见的还是沸水、热油、火焰这三类,像我自己小时候就被热水瓶的水烫伤整个手臂。

烧烫伤的分类(简化版)

按照烧伤对人体组织的损害程度分为三度:

I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

II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III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家庭处理原则

1、 冲、泡: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时间用冷的自来水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处降温直至疼痛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冰块直接冷敷,特别是烧伤面积较大时,因为会导致疼痛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如果烧烫伤严重的话,同时拨打120。

2、 脱:迅速脱去伤处衣物,取下伤处饰品。不过根据我的经验,用剪刀剪更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强行剥脱衣物,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3、 盖、送:在上述两个步骤做完后,对于II度烧烫伤的表皮水泡,不要手痒的自己去刺破,应用清洁的毛巾、纱布或者保鲜膜覆盖伤处,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如果严重口渴的,可以口服少量淡盐水。

2、千万别在伤处涂抹各种菜油、牙膏、肥皂、鸡蛋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上次还看到有人涂鸡血的,问他哪里来的鸡血,说刚杀的,唉,可怜的鸡。

3、回到水泡的问题,在第3点也说过“别手痒的自己去刺破”,因为一般烧烫伤的水泡有大有小,小的水泡可以自行吸收,而大的水泡还是建议让专业的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刺破,排出水泡中的液体,但不要把水泡破皮剪掉,然后消毒敷料包扎,一般一周左右都会愈合。

4、会不会留疤?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一般来说I度的烧烫伤是不会留下疤痕的,II度的烧烫伤如果处理合理,也不太会留下疤痕,但是如果是III度烧烫伤是肯定会留下疤痕的。

5、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特别要注意看管,运气好的I度烧烫伤也就疼一下,万一深II度或者III度烫伤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