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匡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表者:严匡华 人已读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AEC)超过0.5×109/L,称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通常由于寄生虫病某些药物过敏反应结缔组织病血管炎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等所致。若临床依据不足以证实为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则成立。从发病机制角度来说,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属细胞外在机制,是一种对外源性细胞因子的应答,往往由多种细胞(如T细胞)中IL-3、IL-5和GM-CSF刺激因子的失调所致。而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则属细胞内在机制,可由某些细胞的基因突变(如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引发嗜酸粒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中有两个特殊类型: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和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两者可根据克隆性嗜酸粒细胞的有无而区分。近年来,在IHES患者中发现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发生频率很高,由此重新将其归为CEL,此类患者对伊马替尼的缓解率高达100%。本文就以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分类

根据WHO对血液及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人可被归为多种疾病范畴。值得选择的是结合近年来在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分子遗传学获得突破的分类系统。该系统认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在排除继发性和反应性因素后,基于是否存在肿瘤性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主要分为克隆性和特发性两大类。

嗜酸粒细胞增多常出现在许多血液系统肿瘤中,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和M2b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嗜酸粒细胞增多本身可能是这些疾病恶性克隆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由恶性克隆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嗜酸粒细胞生成增多,Tefferi提出将其统一归类为“克隆性”。目前发病机制明确的主要包括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累及BCR-ABL融合基因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有PDGFRB基因重排的非典型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和8p11综合征等。

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骨髓增殖异常型和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型。骨髓增殖异常型常伴有酪氨酸激酶受累的染色体异常,FIP1L1-PDGFRA融合基因为阳性,骨髓中肥大细胞异常增多,有骨髓纤维化的特征,并有血清类胰蛋白酶(serum tryptase)和维生素B12增高、以及肝脾肿大,这类患者主要是男性,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且预后差,死亡率高(>50%),病变进展快,也有向白血病转化的报道。T淋巴细胞克隆型是由于特异表型的T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产生大量的IL-3、IL-5和GM-CSF细胞因子,刺激嗜酸粒细胞过度增生所致。

此外,约有50%的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未分类,例如Gleich's综合征表现为周期性嗜酸粒细胞增多;Churg-Strauss综合征特征为系统性坏死性脉管炎;Raynaud's综合征常伴有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增高。如何将这些综合征与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鉴别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2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发病机制

目前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细胞因子异常

嗜酸粒细胞的产生需要三种细胞因子:IL-3、IL-5和GM-CSF。嗜酸粒细胞系的特征是存在IL-5受体,IL-5是嗜酸粒细胞特异性的分化因子。在具有特异表型T细胞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L-HES)患者中,显示出具有嗜酸祖细胞克隆性扩增的活性,提示T细胞在HES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着较重要的作用。约4%的HES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这些特异表型的T细胞,最常见的表型为CD3+CD4+CD8-,它们在体内能够提高CD25、HLA-DR或两者的表达,并具有Th2型细胞特性,能分泌IL-4和IL-5,刺激嗜酸粒细胞的生成;并能促进IgE合成及B细胞活化,同时引起高γ球蛋白血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是由于特异表型的T细胞活化,产生大量IL-5从而刺激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相关的组织损伤则是由于细胞的直接浸润和间接作用所致,包括阳离子蛋白、酶、活性氧、炎症因子、花生四烯酸来源的因子的释放以及其它一些细胞因子。

2.2 隆性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①PDGFRA重排

2002年Baxter等首次报道了两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非典型CML患者,其发病机制是染色体t(4;22)(q12;q11)产生融合基因BCR-PDGFRA。BCR-PDGFRA表达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增高,体外试验证明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目前的研究表明,符合Chusid's诊断标准的HES患者10%~50%与PDGFRA受累有关。

②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FIP1L1(Fip1-like-1)基因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形成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最早于2003年由Cools等在1例伴有t(1;4)(q44;q12)染色体异常的对伊马替尼(imatinib)有反应的HES患者中首次报道。对该患者染色体4q12采用FISH及PCR进行分子水平的分析发现一800kb碱基对的缺失,序列分析显示该缺失使PDGFRA基因5'端的激酶区与FIP1L1基因3'端融合,从而产生FIP1L1-PDGFRA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物FIP1L1-PDGFRA为一酪氨酸激酶,可在体内外使造血细胞转化。

③PDGFRB重排

Golub等报道在一些CM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中发现t(5;12)(q31-q33;p13),该易位产生TEL-PDGFRB融合基因。到2005年为止,已发现的PDGFRB的其它伙伴基因还包括EV-14、HIP1、H4(D10S170)、rapabtin(RAB5)、PDE4DIP(myomegalin)、HCMOGT、NIN、TP53BP1和KIAA1509。这些融合基因的形成使得PDGFRB不依赖其它配体而形成受体二聚体,并发生自身磷酸化,从而引起酪氨酸激酶持续激活。

④ETV6重排

12p13位置上的转录因子ETV6,在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也常受累。除了经典的ETV6-PDGFRB融合基因,ETV6的其它伙伴基因还有ABL、ARG、ASC2和SYK。

⑤FGFR1重排

8p11骨髓增生综合征(干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综合征,SCLL)是由于多能造血干前体细胞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T细胞淋巴瘤,骨髓增生(myeloproliferation)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其分子机制是由于8p11区段的断裂导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融合到其它伙伴基因,如13q12上的FIM/ZNF198,6q27上的FOP,9q13上的HERVK、FGFR1OP2和TIF1。FGFR1融合蛋白也具有异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

3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需要分3个步骤:第一步,需排除所有继发性或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Loffler's综合征等)和非感染性疾病(药物反应、过敏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如T细胞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一旦排除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第二步就要通过临床表型、骨髓组织学检查、核型分析及其它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来鉴别克隆性或特发性。Gotlib等提出以下诊断方案:若能除外继发性HES,应用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或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来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若FIP1L1-PDGFRA阳性,骨髓中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的比例≥20%,则可诊断为FIP1L1-PDGFRA阳性的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F-P+ CEL)。根据目前的资料,F-P+ CEL约占HES的50%~60%;若FIP1L1-PDGFRA阴性,则考虑以下三种诊断:①虽然融合基因阴性,但存在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诊断为CEL;②没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并且幼稚细胞的比例<20%,诊断为IHES;③T细胞相关的HES。克隆性分子细胞学异常的存在固然是诊断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依据,但反过来其缺如并不能排除诊断。因为某些传统的方法敏感性低而检测不出隐匿的克隆异常,传统的核型分析不能发现4q12的缺失产生的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必须采用FISH或RT-PCR方法检测。当然,对所有患者进行T细胞特异表型及TCR基因重排检测也是必要的。如果有发现克隆性或特异表型的T细胞,那么就可以诊断为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L-HES)。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通常起病隐袭,可累及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其中皮肤、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因此诊断的第三步需排除相应的组织损伤,可通过非侵入性的检查,包括胸部X线、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检测等进行。

4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中的几个类型及治疗

4.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4.1.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定义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也称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少见的、高致死率的异质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持续的嗜酸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多种脏器损害。1900年以前就有HES的病例报道,我国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5~1/10万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为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比例为9:1。HES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的疾病,有报道称其10年生存率<50%。由于近年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善,HES患者的生存率比以前大有提高。

4.1.2 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常伴随器官受累,这可能与嗜酸粒细胞颗粒内容物,包括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主要碱性蛋白(MBP)等的释放直接引起内皮损伤,从而形成血栓或纤维化有关。其临床表现有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红斑样丘疹,心脏瓣膜疾病,心脏附壁血栓,心肌病,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炎,脱髓鞘神经性脉管炎,视神经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肺部浸润,胸腔积液,肝脾大,胃肠炎,硬化性胆管炎,血细胞减少症,骨髓纤维化以及血栓性血管疾病等。其中心脏为最常受累的器官,其临床表现包括附壁血栓形成及Loffler心内膜炎,后者以纤维化引起的心内膜增厚伴心室受累为特征。据文献报道,50%的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有心脏受累,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心肌炎,是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皮肤受损的症状在约50%的患者中出现,常见的有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和瘙痒性丘疹等;在伴有淋巴细胞异常的高嗜酸粒细胞增多(L-HES)患者中更为多见,可能与分泌IL-5的T细胞数量增多有关。约40%~50%的患者可因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引起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干咳、哮喘、呼吸困难等。其它相对少见的表现包括肝脾肿大、腹泻或肠炎。常见的全身性表现包括乏力、肌痛和发热。

4.1.3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1975年,Chusid提出了HES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且持续6个月以上或因嗜酸粒细胞增高于6个月内死亡;②排除其它引起嗜酸粒细胞增高的原因,如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③患者必须有器官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国内外均采用这一诊断标准。

一般而言,对于血清肌钙蛋白正常、无器官损害的无症状HES患者,无需立即治疗。应对这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我们建议患者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心脏超声心动图。

对有症状的HES患者,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药物。强的松初始剂量应大于1 mg/kg/d;危及生命时可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激素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往往在用药数日后嗜酸粒细胞计数即可下降。症状控制后激素应逐步减量,并以小剂量维持治疗。但因其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激素减量过程中疾病的复发是不可避免的;约1/3患者对激素耐药,这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多有脾大、心功能不全或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对激素不耐受或无反应的患者可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羟基脲、环磷酰胺、马利兰等。最常用的是羟基脲,单药使用剂量为1~2g/d,约7~14天后起效,疗效满意后应逐渐减量维持治疗。但由于需要长期治疗,这些方法都因副作用(骨髓抑制)而受限。

目前治疗的二线药物为α-干扰素(初始剂量为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有报道称α-干扰素治疗可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疗效持续达5年以上。其副作用为流感样症状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对α-干扰素不耐受的病人可以用羟基脲代替(初始剂量为500 mg,每天1~2次)。

酪氨酸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亦被用作HES的治疗。对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HES患者,伊马替尼的有效率接近100%。真正的HES患者(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阴性),用伊马替尼治疗不太可能得到持续缓解,其反应率约为40%,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其它被激活的酪氨酸激酶。目前伊马替尼的使用剂量,从400 mg/d开始,达到临床或分子生物学缓解后逐渐减量。如果有效,通常在1周后嗜酸粒细胞即可降至正常。但伊马替尼是靶向治疗药物,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有较严格的适应证,且长期应用有副作用,故不宜作为HES常规或首选的治疗药物。

对于一般治疗方法无效及危及生命的HES患者,目前我们提倡可以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用的药物有两种:针对IL-5抗原的美泊利单抗(mepolizumab)及针对CD52抗原的阿伦单抗(alemtuzumab)。上述两种抗原在嗜酸粒细胞中表达,在中性粒细胞中不表达。这两种单抗对嗜酸粒细胞数目及疾病症状的控制,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推荐的初始剂量为IL-5单抗:1mg/k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CD52单抗:3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

治疗HES的其它方法还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环孢素A等,但尚不成熟,皆在临床研究中。

4.1.4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预后

本病预后较差,1919年~1973年间57名HES病例的研究显示: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3年存活率仅为12%。这些患者通常有进展性的疾病,尸检发现65%的患者的死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外周血原始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大于100×109/L者预后较差。而在新近的40个HES病例报道中,5年生存率为80%,15年生存率为42%。其中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伴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激素治疗无反应、伴有心脏疾病、男性及高水平的嗜酸粒细胞。

4.2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4.2.1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嗜酸粒细胞增多为其主要特征。WHO建议CEL的诊断标准如下:嗜酸粒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1.5×109/L并且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排除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包括继发于血液病如淋巴瘤);排除其它嗜酸粒细胞增多作为其恶性克隆部分的血液肿瘤,如CML、AML、其它骨髓增殖性疾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排除分泌异常细胞因子的异常T细胞;有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证据,或外周血幼稚细胞大于2%,或骨髓幼稚细胞为5~19%。以上诊断标准均符合,CEL的诊断方可成立。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和HES是两种十分相似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若髓系细胞存在分子遗传学的克隆性异常,外周血或骨髓中幼稚细胞的比例在5%~19%之间,并且伴有肝大、脾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则诊断为CEL。FISH或X染色体失活法有助于证明克隆性异常,后者仅限于女性患者。最近发现的FIP1L1-PDGFRA融合基因能够区分两者,HES患者一般为阴性,CEL则为阳性。

4.2.2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评估及治疗

在CEL中,经分子生物学确定的突变基因包括编码为PDGFR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位于4q12染色体),PDGFR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B)(位于5q31-q32染色体)及FGFR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位于8p11染色体)基因的重排。

①PDGFRA基因重排

PDGFRA基因重排通常由于染色体4q12的中间缺失而引起(如FIP1L1-PDGFRA融合基因);但也可以由染色体易位而引起活化,例如KIF5B-PDGFRA,t(4:10)(q12;p11),BCR-PDGFRA,t(4;22)(q12;q11),以及CDK5RAP2-PDGFRA,ins(9;4)(q33;q12q25)。在所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中,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患病率是很低的,大量研究报道其突变率约为10%~15%。一般而言,突变率在具有骨髓增生特征(脾大,骨髓纤维化等)的人群中更为高一些。“SM-CEL ”这个称呼有时用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相关的CEL,它表明在患者骨髓中存在表型及形态学异常的肥大细胞,并且几乎在所有受累患者中都有纤维蛋白溶酶的升高。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可以用FISH或PCR方法来检测。一些研究者认为,相对于FISH,PCR方法(尤其巢式PCR)对初发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中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筛选更为可靠。因为FISH在一些患者中的灵敏度较低。RCR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由于FIP1L1部位不同的断裂点以及其它机制(如隐匿的剪接位点)的存在,从而产生一些罕见的FIP1L1-PDGFRA的转录本,可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对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SM-CEL或其它克隆性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来说,口服伊马替尼(100mg/d)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得到完全的血液学及分子学缓解。2001年,Schaller和Burkland报道了首例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治疗HES患者,每天服用100mg,4天后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CR),35天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2002年至2003年间又报道了24例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HES患者,14例血液学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无反应。伊马替尼不仅可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ABL(ABL1)和ARG(ABL2),而且可抑制Ⅲ型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DGFRA、PDGFRB和KIT。这5种激酶中的一种产生了突变是致病原因,而且这种突变的激酶正是伊马替尼治疗的分子靶点。

已有研究报道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在应用伊马替尼过程中偶尔会发生心源性休克,故当出现异常超声心动图或血清肌钙蛋白增高时,建议可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1mg/kg/d治疗1~2周,以免引起心源性休克。长期应用伊马替尼可引起许多副作用,如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髓系造血受抑等,且不能逆转嗜酸粒细胞浸润引起的器官损伤,因此其长期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伊马替尼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可以用定量分子学检验来评估。令人感兴趣的是约40%的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阴性的HES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同样有效,是否存在其它隐匿的基因异常尚待进一步研究。

②PDGFRB基因重排

PDGFRB重排首先在一种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中被发现,该融合基因编码PDGFRB及ets样基因ETV6 [ETV6-PDGFRB,t(5;12)(q33;p13)]。迄今为止,在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中,已知有几种其它PDGFRB融合基因的转录本存在,伴随不同的骨髓增生性肿瘤(MPN,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表型。与PDGFRA重排的MPN相似,对于PDGFRB重排的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通过伊马替尼治疗也可以得到完全的血液学缓解。

③FGFR1基因重排

FGFR1易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为进行性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骨髓增生性肿瘤(MPN)和T细胞淋巴瘤。复杂的综合征有8p11骨髓增生综合征(干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综合征),具有分子学特征,即FGFR1基因不同的5'端及3'端的融合使其结构产生活化。突变在髓系和淋系中均可累及。该综合征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目前药物治疗是无效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应立即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3 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1994年Cogan等报道了首例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L-HES)。其诊断主要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表型T细胞及TCR基因重排,这些异常T细胞最常见表型为CD3+CD4+CD8-,具有TH2型细胞特性,能够分泌IL-4和IL-5,刺激嗜酸粒细胞生成。这些患者常伴有皮肤、胃肠道症状和肺部疾病;而组织纤维化包括心肌心内膜和骨髓的纤维化却很少见。L-HES的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国外报道约为5%~50%,且无性别差异。最后可能进展为淋巴瘤。

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一组来自Mayo临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中,有两名典型患者,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肾功能不全、肺侵润以及皮炎,用单药环磷酰胺或甲胺蝶呤小剂量口服后3个月达到临床学完全缓解。另有两名患者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两名患者用了伊马替尼治疗,但对该药均无反应。

5 结论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类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诊断需要通过详尽的骨髓检查、核型分析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以鉴别克隆性或特发性,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并预防各类脏器功能的损伤。由于近年来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步,其生存率较前已大有提高。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特别是靶向治疗(如伊马替尼和抗IL-5的美泊利单抗等),将有比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嗜酸粒细胞增高程度分级

根据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将其增高的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 0.5~1.5×109/L;
§中度: 1.5~5.0×109/L;
§重度:大于5.0×109/L。

本文是严匡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