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痤疮、月经推后

发表者:张东 人已读

胡某某,女,30岁,北京人,初诊时间:2013年7月26日。

主诉:痤疮反复发作10余年,伴月经推后2年余。

自青春期起,颜面痤疮反复发作,数经治疗、效果甚微,如雨后春笋、此起彼伏,尤其在生气、进食辛辣之时,以及月经来潮之前更甚。曾就诊于某三甲中医院,被告之坚持汤药治疗七个月左右才可痊愈,因其药甚苦,在坚持1月后放弃。刻下症见:颜面痤疮、高于皮肤、其色偏暗、上有脓头、很难消失,以两颊、额头为多,月经推后10余天,月经量少、经色较暗、不伴血块,末次月经为2013年7月13日,面色暗黑、睡眠较差,纳食尚可,舌淡、水滑苔,脉沉细。处方如下:

炙附子12g(先煎)、干姜15g、大枣18g、荆芥6g、红花6g,7剂,水煎服,每天2次,每次100ml。

二诊:药味较辣,但是乐意接受,自觉手脚渐温,余无明显改善。考虑上次月经已过去20天余,宜加活血之品,上方改红花10g, 7剂。

三诊:月经来潮,经前没有不适感觉,痤疮减少、遗留瘢痕、上有脱屑。建议停药,月经干净之后再考虑用药。

患者如约就诊,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调理2月余,痤疮消失、未有新发,手足较温、睡眠较好,月经正常、没再推后。

按语痤疮,常见于青春期,多反复发作,影响美观。中医认为“肺主皮毛”,颜面为阳明经所主,对座疮的治疗,多从肺胃郁热着手。此例患者,年已三十、痤疮频发、月经推后,属体内有寒、阳气内郁所致,治宜温阳散寒、升举清阳。故用四逆汤温阳散寒,以治其本;“郁者达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藉荆芥、红花之辛味,宣散寒邪;且荆芥行气、红花活血,气血双调。

为什么往往两颊、额头的痤疮较多呢?“阳明经多气多血”,正气最为充沛,驱邪外出之力最强,且“阳明主面”,故痤疮多见于颜面。少阳为阳气升发之所,寒邪郁遏、阳气不得升发,表现于少阳所主的两颊,多为座疮、斑疹等。

“汤药之辣”和“辣椒之辣”有什么区别?汤药的辣味主要来自炙附子、干姜,比较温和、持久,就如炭火,其虽较小,温而持久;而辣椒呢,其性辛辣、走而不守,恰如柴草之火,大而易逝。所以,烤馒头片时,炭火烤出来的黄而不焦、味香质脆,柴草之火烤出来的焦而不黄、里且不熟。

本文是张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