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峰_好大夫在线
8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患者如何面对椎间盘突出症,如何选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发表者:张西峰 人已读

患者应该知道的常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人类易患的退行性的疾病,90%左右的椎间盘突出不需要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治疗过程对机体有一定创伤,花钱多;但是有治疗过程短、疗程确切、维持时间久、不容易反复的特点。对于手术(包括介入、微创和开放手术)和非手术的选择有如下的建议:做为患者要明白,大量的询证医学研究发现,两者的远期效果(4年以上)没有很大的差异,短期效果两者有明显的差异,这应该是是否选择手术(介入、微创、开放)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果一般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接受一段时间(3个月)的保守治疗,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复发率,那么你就选择保守治疗。如果您不能耐受疼痛症状,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时间,不能够接受反复发作,能够承担一定的手术风险,而且得到影像学的支持和医生的支持,你就可以接受手术(介入、微创、开放手术)治疗。

从治疗退行性疾病的角度讲,多数医生不主张施行预防性手术。从医生的方面讲,告诉病人:“如果不抓紧手术治疗,就会出现瘫痪”等等忽悠人的话语不科学。颈椎病、腰椎病严格讲多数不会造成患者瘫痪,告知疾病的风险由病人自己选择为好。当然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医生一定要履行告知义务,如果住院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那就一定要求患者在病例上签字确认医生已经完成了告知义务,避免某些人事后发生诉讼的麻烦。从患者的方面讲,不要偏听一面之词,“包治百病”就是骗人的勾当。谁都怕手术,但是如果经过X线、CT、核磁检查,确认有较强的手术适应症,那么还是选择手术为好。第一、保守治疗不是万能的,有的保守治疗反而延误手术治疗的时机,晚期手术后恢复效果不好。比如椎间盘疾病中的绝对手术适应症患者。其他疾病还有出现腰腿痛症状的峡部崩裂的腰椎滑脱,严重的椎管狭窄、严重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等等。其次,现在的微创水平较高,局麻、日间手术、即刻下地免除了患者极大的术后护理负担。没有必要对各种手术采取排斥和拒绝的态度,采取审慎的态度即可,否则受损失的仅仅是患者本身的身心。患者还有常见的不科学的几句问话如下:

1、 我的病能否根治?

2、 我的病能否彻底治愈永远不复发?

3、 或者说:我的病来个彻底的手术治疗,免得时常复发。

椎间盘突出不是肿瘤性疾病,不是能否根治,应该能否长期得到缓解,才是科学的态度。医生将突出的椎间盘部分或者全部摘除后,仅仅是解除了突出椎间盘造成的机械压迫,椎间隙的退变并没有被逆转和修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盘摘除后,腿不痛了出现了腰痛,远期还出现了影像学显示的椎间隙狭窄、腰椎不稳、椎管狭窄、小关节肥大等等病理变化;另外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创伤、后期的瘢痕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继续退变本质是无法逆转的,就像一个人无法永远停留在18岁一样。因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无法承诺他治疗后的椎间盘突出,保证没有复发。永远不复发是患者良好的期望,优秀的医生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比较低,维持的时间比较长,第一次手术的创伤比较小,二次治疗比较容易或者简单。有的患者不惧怕任何治疗复发,期望一次彻底解决问题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这个过程就有点像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一样,小学生是要学习大学生的课程,可是在他的年龄还是先从小学内容还是为好。如果一定坚持一步到位,为轻微的椎间盘突出施行融合手术,只能是产生拔苗助长的后果。患者面对医生后,医生要交代的是阶梯治疗的道理,即依据不同的年龄、疾病程度,采用不同的创伤尽可能小的治疗方法。

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症:大小便异常即马尾神经损伤;进行性的神经损伤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肌力减弱

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症:一定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功能障碍无力麻木并且进行加重;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突出间盘巨大;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相符。

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的评价:1、症状缓解的程度及其维持的时间;2、生活、工作恢复的程度及其维持的时间;3、症状和体征恢复需要的时间

第3点对于有的人来说很重要,过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意味着丢失工作等严重后果。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不做手术卧床休息多久都没有问题。但是对少数人来说,长期卧床代表丢失工作、地位、生活水平等等。随着医学治疗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方法的出现和水平提高,治疗过程的简便、疗程的缩短、疗效的提高,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局部麻醉、日间手术、即刻下地等等过程降低了人们对手术治疗恐惧的心理和排斥的态度。缩短了人们恢复的时间,缩短了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

确诊疾病和确定治疗方案,需要提供详细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等。如果您出现了临床症状,在寻求治疗前一定找当地的医生先看看,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或者治疗。

本文是张西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