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上班族下身总是胀痛,骶管小囊肿也有大麻烦!
{一波三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年32岁的吴先生(化名),因为工作原因总是在办公室一坐就几个小时,一年多以前吴先生就觉得下身坠胀不适,尤其是会阴部总觉得隐隐涨疼,有时还有针刺的感觉。由于不适的部位比较私密,吴先生一开始去了泌尿外科就诊,医生给了吴先生一些对症的处理,可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过了几个月,还越来越重了。几个月前,吴先生觉得臀部和腰骶部也开始隐隐作痛,腿也觉得不舒服起来。一开始,他怀疑是自己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尝试着按摩,换座椅,甚至泡起了养生茶,都没什么效果,不仅症状没有缓解,而且在走路运动多了之后反而会加重,吴先生又去了脊柱外科就诊。脊柱外科医生为他开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吴先生有一个小的骶管囊肿,当时医生告诉吴先生,这个小囊肿跟他的症状没关系,不需要处理,让吴先生先回家休息。可吴先生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毫无改善,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吴先生不放心,又慕名来到了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吕立权教授门诊。{拨云见雾,小囊肿也有大麻烦}吴先生来到神经外科吕立权教授门诊后,吕教授仔细了解了吴先生的病史,发现患者的症状集中在下肢和会阴区,而且症状在平卧后减轻、久坐久站后加重,吕教授敏锐地判断出吴先生的症状符合骶管囊肿的特点,于是通过MRI对吴先生的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术前MRI】吕教授调阅出吴先生此前的MRI检查,发现吴先生的骶管内出现了小囊肿,囊肿占据了本不宽敞的椎管内腔隙,致使马尾神经受压,出现了一系列不适主诉。吴先生这就开始感觉到疑惑了,这么小的囊肿真的会引起这么明显的症状吗?之前的医生说这种小囊肿不会引起症状,也不需要处理,等它长大了再考虑手术。针对吴先生的这种疑虑,吕教授耐心地解释道:“实际上是否需要手术跟囊肿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小囊肿引起明显症状,保守治疗无效也需要手术。”吕教授和手术团队一起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微创技术暴露小囊肿,相较于传统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能够更为精准地定位病灶、显露囊壁和漏口。根据术中情况,灵活采用小块自体肌肉和脂肪、明胶海绵、生物蛋白胶封闭漏口,填塞空腔。这种手术方案不仅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还能够避免神经根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传统手术术后复发与脑脊液漏的风险。术中暴露囊肿包膜术中囊肿空腔填塞后术后,吴先生下肢和会阴区疼痛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下肢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正常,没有特殊不适。术后第三天,吴先生就完全正常下地行走了,步态自如。细致的吕教授团队还为吴先生进行了随访复查,之前压迫马尾神经的小囊肿已经完全消失了,提示吴先生的骶管囊肿无论从解剖上还是功能上都已完全恢复!【术后影像】{那么,骶管小囊肿为何会引起下肢和会阴区疼痛不适?正常情况下骶管的空间非常小,骶管内最主要的结构是马尾神经。骶管囊肿通常是从马尾神经的鞘膜上长出来的,因此囊肿内常有神经穿行。有些囊肿虽然比较小,但是漏口比较大,囊腔内压力比较高,尤其在直立位时压力会迅速增加,从而对囊肿内的神经产生压迫症状;还有一些小囊肿与周围的神经比较靠近,因此即使体积不大,也可能压迫到神经而出现症状。骶管囊肿可以累及不同的马尾神经,以S2-3神经最为常见。马尾神经主要支配区域为骶尾部、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和足外侧区等。当囊肿累及到马尾神经时,会出现上述部位的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碍。因此骶管小囊肿是完全有可能引起下肢和会阴区的疼痛不适的。{骶管小囊肿到底需不需要手术呢?有一部分骶管囊肿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对于这部分不伴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来说,可以密切观察。但许多患者已经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出现疼痛不适,且保守治疗无效,这种情况下尽快手术能够更好地解除囊肿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改善症状。“小的囊肿不会有症状,也不需要处理“是一个长期误导了一部分医生和患者的误区,骶管囊肿是否引起症状、是否需要手术与囊肿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结合患者主观症状、囊肿周围解剖结构、影像学证据等综合考虑。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①患者的症状是否是由囊肿引起;②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一些骶管小囊肿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症状,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甚至出现行动不便、尿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此时外科手术是唯一彻底恢复解剖结构,达到功能改善的方法。反之,如果没有症状,体积较大的囊肿也不一定需要手术干预。目前骶管囊肿手术术式很多,吕立权教授团队认为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数量,个性化地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是对抗骶管囊肿、解决患者病痛的最优解。}
吕立权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30日93
0
1
-
骶管囊肿13毫米 最近腰骶部疼频繁 坐久了疼 站久了也疼 平躺缓解 腿也有点疼需要手术吗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3年01月07日58
0
0
-
孙主任您好!刚从北京你那里回来,右脚感觉麻胀厉害了,除臀酸胀外,这和囊肿有关系吗?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11月14日22
0
0
-
骶管囊肿术后康复动作--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
以下康复动作均来自于患友设身处地亲身感受的反馈,如同泳调休的康复动作,由患友们集思广益反馈而来。希望大家在训练后积极反馈效果和建议,一起为骶管囊肿的康复治疗再上一个新台阶。1、直背屈髋(术后一个月开始训练)目的:练习时腰骶部伤口会反复进行延伸缩展,如同橡皮筋一样持续伸展缩短而产生弹性,以此来克服腰背肌瘢痕挛缩引起的很多不舒服。训练频率:一天3组,每组20次;可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练习。动作:坐位状态,挺直后背,大腿与腰部呈90度,双手合十;屈髋向前,直背起身,再屈髋向前,直背起身;(视频-直背屈髋)2、侧平板支撑(课件休息时可练习)目的:锻炼身体肌肉力量,加强腹部侧腰力量,改善屈髋屈膝的症状;训练时间:5~10分钟;根据身体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练习;动作:身体侧卧,单侧胳膊肘支撑地面,臀部抬离地面;如无法支撑可将膝盖着地练习;(视频2-侧平板支撑单膝着地)3、小燕飞-俯卧式(课间休息可练习)目的:预防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也是骶管囊肿锻炼腰背肌和竖脊肌的有效锻炼方式,有助于骶管囊肿术后伤口的柔韧性恢复。训练频率:一天3组,每组15次;可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练习。动作:趴在地上(干净地板/瑜伽垫),呈俯卧位脸部朝下,头往后仰,双臂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持续3~5秒,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缓慢回归原位,休息5秒,再重复该动作。4、泳调休的“泳”目的:揉合了直背屈髋、侧平板支撑、小燕飞的作用,且满足泳条休姿势;训练频率:一周2~3次,每次30~40分钟。泳姿要求:蛙泳最好,尽量头仰起来,不潜入水下。除以上四种方式外,也可尝试通过普拉提中的“卧位动作”适量进行练习。期待大家反馈的训练效果。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10月28日271
0
2
-
江宁神外:骶管囊肿两次手术后复发,第3次手术怎么做?
患者女性,多发骶管囊肿,表现为双侧骶部、臀部、下肢疼痛,右侧为重,不能久站久坐。在外院两次手术,都没有成功,近半年症状加重,站立不能坚持20分钟,行走不能坚持300米,卧床好转,因此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入院查MRI,提示残留3个骶管囊肿:入院查CT,提示L5,S1椎板缺失:郑学胜团队分析,患者不能直立,很大程度上与椎板缺损有关,站立时间越长,缺损区承受的压力越高,椎管内容物会向外膨出,所以骶管囊肿残留和椎板大片缺失需要同时解决,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全麻、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手术。术中发现粘连很严重,手术比较困难,但仍成功实施了骶管囊肿漏口封堵,并用两块3D建模钛板分别修复了L5和S1的椎板缺失。术中电生理提示神经功能保护良好。术后复查MRI,提示3个骶管囊肿封堵良好:术后CT提示,L5,S1两处椎板修复满意:术后恢复:术后一月,症状明显改善,除右臀部不适,其它症状已消失,并且站立行走时间已明显延长。继续康复中。
中国脑健康日直播义诊2022年10月24日1009
1
2
-
股骨髂骨转移、脊柱胸腰椎骨折、骶管囊肿,吴春根介入治疗日常案例记284
吴春根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3日92
0
0
-
骶管囊肿的发病因素及原理
脑脊液谁都有,但是压力有人会调整,就像一直拎着这个塑料袋,里边有水,如果一直这么一个姿势拎着,来回晃荡晃荡,也许薄的塑料袋一会儿就漏水了。如果这样拎一会儿,我拿手托一下,再横着放一会儿,这个末端压力就不高了,也许它就一直不渗水。骶管囊肿还有一个摔伤、屁股墩伤的。东北和西北以及北方的冬季,经常下雪天摔一跤坐一个屁墩,“我怎么这么疼,尾骨是不是摔伤了?”拍一平片(X线检查),尾骨的确有骨折,再过几天“尾骨骨折都好了,怎么还疼呀?”再查核磁就发现有骶管囊肿。就像咱们这个塑料袋,你突然说有个沟我跳一下,呱唧一跳,塑料袋漏了,同一道理。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09月14日256
0
2
-
骶管囊肿的保守治疗方法
骶管囊肿的保守治疗方法,我总结叫做“泳调休”。游泳的“泳”,你可以选择每一个月和每周都去游泳一次,因为游泳的目的是让你的直立体位变成了漂浮的平卧位,这样你就消除了骶管囊肿的压力。游泳替代措施还有泡温泉和泡澡,目的就是让你在水面飘起来。“调”指调整体位,原先是久坐、久走、久站的体位,你过一会儿就可以选择平躺一下,哪怕你躺着,哪怕你趴着,还有休息。休息强调是课间休息,每隔45分钟或1个小时,你要平卧改变卧位,休息10分钟或者5分钟。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09月09日144
0
1
-
影响骶管囊肿康复治愈的最大因素
影响骶管囊肿康复和治愈的最大因素,首先来说治病必须治标,既然骶管囊肿先天有薄弱,这个薄弱要靠手术医生补厚、补结实。还有一条因素就是后天因素,就是我走的久了,站的久了,或者坐的久了,或经常蹦蹦跳跳,或经常跳舞跳太多了,这时候可能早期在这个塑料袋修补的过程中,医生帮我刚修好,刚做好防水,你好歹别放水呀!先天的基础靠大夫来补,后天的加固靠自己养,所以半年之内或两年之内一定要注意课间休息、调整姿势。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09月01日107
0
0
-
哪些骶管囊肿患者不建议做手术
不建议做手术就是骶管囊肿症状相对轻微,可以忍受。经过保守治疗症状完全缓解了,那就不做手术。另外囊肿小于2公分。但是还有部分患者比如说他本身有心理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因为他好多症状都是想象出来的,这样的患者也不建议做。当然还有部分患者年龄偏大,比如说超过70岁,尽量还是不要做手术,风险太高,做完手术二便失禁,发生几率比较高。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2022年08月26日567
0
3
骶管囊肿相关科普号

郑学胜医生的科普号
郑学胜 主任医师
南京市江宁医院
神经外科
1574粉丝47.1万阅读

吕立权医生的科普号
吕立权 副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1899粉丝14.6万阅读

骶管囊肿的健康科普园地
孙建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外科
3021粉丝67.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吕立权 副主任医师上海长征医院 神经外科
骶管囊肿 175票
椎管内肿瘤 109票
脑肿瘤 41票
擅长:神经外科疑难复杂病诊治。尤其擅长脑和脊髓肿瘤(椎管内肿瘤)、骶管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创手术。 -
推荐热度4.6孙建军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神经外科
骶管囊肿 65票
垂体瘤 4票
椎管内肿瘤 4票
擅长:1、骶管囊肿:硬脊膜囊肿,蛛网膜囊肿,终丝囊肿,TARLOV囊肿 2、颅脑肿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垂体瘤,神经鞘瘤 3、脊髓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髓内肿瘤,脂肪瘤,畸胎瘤,室管膜瘤,血网,海绵状血管瘤 4、脑血管病:烟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 尤其擅长:骶管囊肿和颅脑肿瘤 -
推荐热度4.1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上海长征医院 神经外科
椎管内肿瘤 188票
脊髓空洞症 63票
骶管囊肿 44票
擅长:1. 颅脑创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及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技术、人工智能康复技术、神经康复工程);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脑转移瘤、听神经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肢体痉挛性疼痛、癫痫、蛛网膜囊肿。 2.椎管内肿瘤、脊髓脊柱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畸胎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神经根袖套囊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蛛网膜囊肿、硬脊膜夹层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动静脉畸形); 3.脊柱退变创伤畸形: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韧带骨化、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病理性疼痛、糖尿病足、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脊柱侧弯、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拴系综合征、脊柱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