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感冒的鉴别。
成雷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7月17日68
1
2
-
记住四个字,轻松应对柳絮过敏
魏春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9日61
0
3
-
螨虫过敏: 看不见的 “微型刺客” 与科学应对策略
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祈福医院耳鼻喉科 武俊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鼻 科 史剑波 前言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微小却令人烦恼的生物 —螨虫,悄然潜伏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床上用品等物品中,给许多人的健康带来了困扰。螨虫过敏已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了解螨虫的特性、过敏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我们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过敏困扰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螨虫螨虫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动物,身体微小,大多在一毫米以下,种类繁多,已发现的有 50000 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螨虫主要有尘螨、粉螨、革螨等。喜爱温暖、潮湿的环境,最佳生存温度为 20℃-30℃,湿度在 60%-80% 之间。螨虫以皮屑、食物残渣等为食,在床上用品、沙发、地毯等各个角落繁衍生息。 二、如何确诊螨虫过敏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时,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感冒或其他疾病,其实很可能是螨虫过敏在“作祟”。确诊螨虫过敏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测技术:1. 抽血检查过敏源: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螨虫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IgE)来判断是否过敏。2.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螨虫过敏原提取物点刺在皮肤上,观察皮肤的反应,如果出现红肿、风团等过敏反应,则为阳性。3. 鼻激发试验(NasalProvocationTest):将螨虫过敏原滴入鼻腔,观察鼻部症状的变化,15 分钟内即可锁定过敏原,比皮肤点刺更精准。 三、为什么会螨虫过敏1. 基因因素:最新研究显示,某些基因变异的人群,对螨虫过敏的风险高 3 倍。而孕期接触高浓度螨虫,可能通过 DNA 甲基化影响后代过敏风险,即胎儿免疫编程假说。2. 肠道微生物失衡,如乳酸杆菌减少,会导致免疫系统 “敌我不分”,进而攻击螨虫蛋白。这种免疫紊乱使得人体对螨虫过敏原的耐受性降低,从而引发过敏反应。3.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螨虫繁殖周期缩短 30%,过敏季也随之延长。温暖的气候为螨虫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增多,过敏原的浓度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重了人们的过敏症状。 四、目前应对螨虫的策略(一)环境控制1. 物理除螨:使用孔径 ≤10 微米的防螨床罩,每周用 60℃热水清洗床品,可有效杀死螨虫。同时,选择带有 HEPA 滤网和 UV 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可减少空气中过敏原 60%。2. 化学除螨:新型除螨喷雾(含苯甲酸苄酯)可破坏螨虫神经系统,48 小时灭活率>90%。这种化学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减少螨虫数量,降低过敏风险。(二)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a.口服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等。鼻内抗组胺药:盐酸氮䓬斯汀鼻喷雾剂,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3. 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不推荐使用曲安奈德等。4.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曲尼司特。5. 鼻用减充血剂:羟甲唑啉类药物。不推荐盐酸麻黄碱滴鼻液长期滴鼻。6. 传统药物升级版:二代抗组胺药(如比拉斯汀鼻喷剂)。智能缓释鼻用激素(如环索奈德)。这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过敏症状,且副作用较小,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治疗体验。但目前临床还未见使用。7. 生物制剂:抗 IgE 单抗(如奥马珠单抗)针对中重度患者,每月 1 针可减少 50% 症状。(三)脱敏治疗1. 舌下免疫治疗(SLIT):“以螨治螨”,含标准化螨虫提取物的滴剂 / 片剂,含服 3 年,有效率可达 80%。最新进展是重组螨虫疫苗(Derp2+M 细胞靶向肽)可将疗程缩至 1 年,目前正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2. 皮下免疫治疗(SCIT):微针贴片技术无痛穿透角质层,居家即可完成脱敏。这种新型的脱敏治疗方式更加便捷,有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五、目前治疗的主要策略目前治疗螨虫过敏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策略,即结合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1. 首先,通过环境控制减少螨虫过敏原的接触,这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2. 其次,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不适。3. 对于过敏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脱敏治疗,以提高机体对螨虫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未来过敏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六、最新进展1. 基因编辑:利用 CRISPR 技术敲除过敏相关基因(如 IL-4 受体),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这一技术有望从根源上解决螨虫过敏问题,为众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2. 纳米机器人:携带过敏原抑制剂直达免疫细胞,实现 “精准剿灭”过敏记忆。这一前沿技术有望精准地针对过敏反应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阻断过敏的发生。3. 微生物组移植:移植 “抗过敏菌群”重塑免疫平衡,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调节人体的微生物组,可以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降低对螨虫过敏原的过度反应。 七、常见的问题回答(一)紫外线除螨仪有用吗?紫外线除螨仪的除螨效果有限。紫外线需持续照射 1 小时才能杀灭螨虫,而螨虫在床铺等物品上分布广泛,紫外线很难长时间、全面地照射到每个角落。相比之下,“高温清洗 + 吸尘” 的组合方式效果更好。每周用 60℃热水清洗床品,可有效杀死螨虫,再配合吸尘器清理床铺、沙发等表面,能进一步减少螨虫数量。(二)儿童过敏能自愈吗?约 50% 的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未规范治疗者可能进展为哮喘,因此早干预至关重要。儿童的免疫系统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的免疫系统对螨虫过敏原的耐受性可能会提高,从而使过敏症状减轻。然而,如果在儿童时期不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过敏症状可能会持续加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因此,对于儿童螨虫过敏,应尽早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等,以减轻症状、预防疾病进展。(三)过敏原回避后为何还发作?螨虫过敏原可吸附在 PM2.5 颗粒上,空气污染会加重症状,因此需同步控制室内外环境。即使在家中采取了严格的过敏原回避措施,如使用防螨床罩、定期清洗床品等,但如果室外空气质量差,PM2.5 颗粒携带螨虫过敏原进入室内,仍然可能引发过敏症状。此外,室内装修污染、二手烟等也可能加重过敏反应。因此,患者在回避螨虫过敏原的同时,还需关注室内外的空气质量,采取综合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外出等,以降低过敏发作的风险。总结螨虫过敏是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了多种有效的应对策略。从精准的诊断技术到先进的治疗手段,从环境控制到免疫调节,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基因编辑、纳米机器人、微生物组移植等前沿技术的助力下,根治螨虫过敏的曙光就在前方。对于患者而言,科学管理是关键,50% 环境控制 +30% 规范治疗 +20% 免疫调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与螨虫过敏作斗争,迎接每一个畅快呼吸的清晨。参考文献(精简前沿文献):1. 《Allergy》2023:尘螨组分诊断临床路径2. 《TheLancetDigitalHealth》2022:物联网智能家居除螨系统3.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史剑波教授门诊时间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 周一上午 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门诊(2) 周一下午 普通教授门诊(3) 周四上午8-10am,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特诊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 周日上午普通教授门诊,好大夫App挂号
史剑波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02日149
0
1
-
耳鼻喉专科用药之三:鼻喷抗组胺药物-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新希望”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我每天都会遇到被过敏性鼻炎折磨的患者:他们频繁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子痒得像有蚂蚁在爬,甚至眼睛也跟着遭殃。很多患者抱怨:“口服药效果是很好,但是吃了总犯困”“鼻喷激素用久了怕副作用”……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新武器”——鼻喷抗组胺药。组胺是人体内肥大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炎性介质,它是导致过敏反应的元凶,会刺激鼻黏膜,导致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鼻用抗组胺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主要缓解喷嚏、鼻痒和流涕等症状。常见药物为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和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 1.起效快,专治“急性发作”想象一下,过敏性鼻炎的你一旦天气急剧变化或者进出空调房间,鼻子立刻开始“造反”。这时口服药需要30分钟才能起效,而鼻喷抗组胺药直接喷在鼻腔“战场”,5-15分钟就能平息“战火”(鼻痒、喷嚏、流涕)。适合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上班族、学生党及出席公众场合的你。 2.副作用少,安全系数高传统口服抗组胺药晚上吃还可以,有助于促进睡眠,但是如果白天上班时间吃药,可能让人昏昏欲睡,影响工作效率,而鼻喷剂98%以上的药物留在鼻腔,几乎不进血液。司机、高空作业者也能安心使用。 3.双管齐下,抑制炎症“源头”它不仅是“消防员”(阻断组胺),还是“预警员”(抑制肥大细胞释放更多炎症因子)。通过用药可以直达疾病发作的根本进行阻断,能从根源减少过敏反应反复发作。 它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其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特别是对鼻塞症状的缓解,通常见效快,用药15~30min即起效。一般每天用药2次,疗程不少于2周。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鼻喷抗组胺药物适用于包括儿童、老年人在内的各类过敏性鼻炎患者,特别是2岁以上的患儿就可以使用鼻喷抗组胺药物进行控制,对于儿童患者,鼻喷抗组胺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且不会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鼻用抗组胺药安全性好,苦味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4%~16.7%之间。其他不良反应少见,包括鼻腔烧灼感、鼻出血、头痛和嗜睡等。鼻用抗组胺药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尚缺乏数据。另外在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期间喝酒,可能会加重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昏迷、呼吸抑制,以及致死的风险。 因此,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期间一定禁止饮酒。此外,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不建议与治疗失眠药物、治疗胃酸的西咪替丁等药物合用,会加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后果。1.这个药物能长期用吗?过敏性鼻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只能药物控制,所以连续低剂量使用控制到稳定状态是治疗的共识,研究显示连续使用3-6个月不会损伤鼻黏膜,但建议症状控制后改为“按需使用”,如连续使用2-3个月后,可以改为有症状的情况下,连续使用2周再停药的方式进行持续控制。2.小孩子能用吗?目前该药物临床常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适用于6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6岁以下儿童禁用,另一种是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及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使用。具体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3.鼻喷抗组胺药物用了无效怎么办?该药物对于过敏性鼻炎起效快,如果用了没有效果,有可能是鼻塞严重(药物无法抵达黏膜),这个时候可先使用鼻喷减充血剂之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再喷药,如果还没有效果就需要联合鼻喷激素。 过敏性鼻炎是“慢性病”,鼻喷抗组胺药虽好,但不能代替综合管理: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是控制过敏性鼻炎最理想的方法。如果症状反复发作或影响睡眠、工作,请及时到耳鼻喉科门诊制定个体化方案。希望每位患者都能畅快呼吸,不再被过敏“绑架”!参考文献:[1]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药学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儿童变应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规范使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1):814-820.[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2):106-129.
王再兴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2日398
0
0
-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成雷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18日116
0
5
-
对变应性(过敏性)鼻炎的思考
●1.病理生理:◆发病过程:过敏体质,过敏原,刺激鼻腔感觉细胞感受器,产生冲动,沿神经通路传导上传至脑,产生无意识打喷嚏动作,继而粘膜水肿、分泌增多、鼻塞。反复发作超过2月,可以诊断为变应性(过敏性)鼻炎。♦本条思考:对于体质问题,过敏体质、肥胖体质、抑郁体质、易怒体质、说话不过脑体质、玲珑心体质、怕冷体质、怕热体质,所有体质都与五脏及情志相关。◆转归过程:通过呼吸、擤鼻及吸鼻三种动作,带走分泌物,同时带走过敏原,继而水肿、流涕、鼻塞症状体征转归。♦本条思考:鼻阻力对于呼吸、擤鼻及吸鼻三动作清除过敏原起着关键作用,故不可轻易手术破坏鼻阻力。水肿的鼻粘膜是可以恢复正常的,所以不要轻易破坏鼻粘膜。灼烧后的鼻粘膜是永远不会再恢复正常的。打喷嚏目的是什么?机体为了清除过敏原,所以才打喷嚏,而且是不自主的。感冒打喷嚏几天就会好,原因是鼻腔清除干净了病原体。过敏性鼻炎的人没能力清除干净过敏原,或易敏,所以打喷嚏总不好。最终归根于体质问题,是易敏体质或者说是清除过敏原无能体质。●2.病因: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归根于过敏体质,是体质问题,是全身问题。儿童及老年人更易频繁打喷嚏,口服桂附地黄丸2月~半年可根治;小儿多接触马粪可预防过敏性鼻炎。都可证实过敏性鼻炎是体质问题,是全身问题。对于过敏原嵌顿学说,即过敏原嵌顿于鼻粘膜内,说是局部问题,但是灼烧鼻粘膜后疗效只是暂时的,并不能持久,可以证明过敏原嵌顿学说是错误的,这不是局部问题。♦本条思考:治疗过敏性鼻炎必须着眼于全身,想办法改变体质。●3.治疗方向:包括去掉过敏原,抑制或去掉感觉细胞,断掉神经,改变体质。♦本条思考:常规使用抗组胺药(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抗IgE抗体剂(奥马珠单抗)、减充血剂等,目的是抑制感觉细胞,使其迟顿以减轻症状。但其后果是造成过敏原清除受阻,导致病情迁延不愈。●4.手术治疗:种类、损伤程度、及疗效。去掉感觉细胞手术:破坏鼻甲粘膜、鼻丘气房粘膜、鼻中隔上部粘膜。手术仪器:低温等离子、微波及海浮刀(最大损伤深度1厘米)、激光(最大损伤深度半厘米)、电凝(最大损伤深度3毫米)。疗效:短期疗效肯定,2年后会复发。手术副作用:粘膜萎缩、鼻腔宽大、鼻阻力低于正常、鼻粘膜清除过敏原能力更下降、肺功能下降,开放性鼻音且讲话含糊不清。断掉神经手术:断掉翼管神经(微创等离子手术)、岩浅大神经(开颅手术)、筛前筛后神经(暂时没人做),头两种手术在2000年以前国内曾经风靡一时,后因远期疗效差而被大部分医生放弃。疗效:短期疗效肯定,2年后会复发。手术副作用:干眼症、人体少了一根小神经。♦本条思考:所有手术方法远期疗效差,更印证了想要治愈过敏性鼻炎必须得着眼于全身,改变体质。●5.免疫治疗:常规使用螨虫滴剂1~5号,疗程3年,花费3万。治疗期间必须全身或局部间断使用抗过敏药。♦本条思考:螨虫是一个种属,螨虫有很多种。过敏原也有很多种。只用一种螨虫脱毒滴剂疗效可靠吗?结论:疗效不可靠,也不能改变体质。♦♦♦♦♦●6.中医治疗:依正邪交争原理,着眼于改变体质。中医认为,过敏体质的形成主因是肾阳虚及营卫不合。简单处方如下,缓解症状用小青龙颗粒,是辅药,使用2~3天即可;改变体质用桂附地黄丸,是主药,连续使用2月~半年。疗效:观察500例,疗效满意。●7.改变环境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如,居住北方的人移居南方后,其过敏性鼻炎会自愈。城市人移居农村后其过敏性鼻炎会自愈。原因:考虑可能是移居新环境的人,在新环境下,更能发挥自身免疫力,彻㡳清除了体内过敏原,自愈了过敏性鼻炎。♦本条思考:环境是外因,人的体质是内因,内因起主导作用。环境变了,体质也会有所改变。所以这时过敏性鼻炎的自愈根本原因,还是归于自身体质的改变。有人说是“环境变了,过敏原没了”,对吗?“不对,因为螨虫无处不在”。又反驳,“南北螨虫不一样啊”,对吗?回答:“免疫治疗用的螨虫滴剂,南北使用的可是一样剂型哦,您说南北螨虫不一样,为什么还要用同一种螨虫滴剂治疗呢,这不矛盾吗?”。“现在用的螨虫滴剂是进口的”,“哎呀,国外的螨虫与国内的可是不一样哦”。可见目前的免疫治疗用的螨虫滴剂是有问题的。螨虫致敏,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环境是外因,人的体质是内因,内因起主导作用。所以环境的改变使得过敏性鼻炎自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体质的改变。
南城医院耳鼻喉科科普号2025年02月09日1390
3
12
-
过敏性鼻炎的系统性阶梯治疗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一种由过敏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的炎症。其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睡眠障碍、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年轻人群和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较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对某些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度反应,导致鼻腔粘膜的炎症反应。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与机制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是过敏原,通常是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免疫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花粉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较为常见。尘螨:尘螨是常年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过敏原之一,尤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动物皮屑:如猫、狗等宠物的皮屑也能引起过敏反应。霉菌: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也可能成为过敏源。免疫机制:过敏性鼻炎是一种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过敏原进入体内后,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促使体内的肥大细胞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物质引发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典型的鼻腔症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通常呈季节性或常年性,依据过敏原的类型和暴露情况有所不同。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反复的频繁喷嚏,尤其在早晨或暴露于过敏原环境时。鼻塞:鼻腔阻塞,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流涕:透明、清水样的分泌物,尤其在接触过敏原后加重。鼻痒:鼻部、咽喉部或耳朵发痒。嗅觉减退:由于鼻腔阻塞,患者可能出现嗅觉下降或丧失。眼部症状:一些患者还可能伴随有结膜炎症状,如眼痒、流泪、红眼等。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减少病情的发作。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环境控制三大类。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鼻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抗组胺药:主要用于缓解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常用的抗组胺药包括非嗜睡性抗组胺药(如洛拉塔丁、非索非那定)和嗜睡性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地氯雷他定)。新一代抗组胺药相较于老一代药物,具有较少的镇静副作用。鼻用激素:局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美克洛松)是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核心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减少鼻腔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鼻用激素一般需要连续使用数天至数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副作用相对较少。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Singulair)等药物,通过抑制白三烯的作用来减少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常用于联合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等口服药物,可以通过收缩鼻血管来缓解鼻塞症状。然而,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引起的反跳性鼻塞,因此通常不建议长期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有助于减少鼻涕分泌,适用于伴有严重流涕症状的患者。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AllergenImmunotherapy,AIT)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唯一根本性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向患者体内逐渐引入低剂量的过敏原,促进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反应,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检测:在免疫治疗前,患者通常需要通过过敏原的测试(如皮肤点刺试验或特异性IgE血液检测)确定过敏源。过敏原免疫治疗的方式:皮下注射:是最常见的免疫治疗方式,通过定期注射少量过敏原,逐渐提高剂量,长期治疗可显著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舌下免疫治疗: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患者通过舌下含服含有过敏原的药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疗效与安全性:免疫治疗通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才能见效,但它能够长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减少药物的依赖。3.环境控制环境控制是过敏性鼻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避免暴露于过敏原可以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常见的环境控制方法包括:减少过敏原暴露:空气净化器:使用高效过滤器(HEPA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和动物皮屑。保持家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窗帘,使用防尘螨床垫和枕头套,减少尘螨暴露。避免宠物接触:对于有宠物过敏的患者,避免宠物进入卧室或有严重过敏反应时考虑去除宠物。控制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至60%之间,可以减少霉菌的滋生,避免过敏源的积累。避免花粉暴露:在花粉季节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早晨和黄昏时段,花粉浓度较高时。户外活动后尽快更换衣物、洗澡,减少花粉的附着。4.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也可帮助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能帮助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缓解鼻塞和流涕症状。针灸疗法: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能有助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尤其是鼻塞和流涕。结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症状和生活环境,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环境控制是治疗的
李伟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07日266
0
1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杜晓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26日75
0
0
-
天气一冷就鼻塞流涕?说说“冷空气过敏”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到门诊来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很多患者都说:“医生啊,我就是冷空气过敏。”其实,“冷空气过敏”这个说法不太严谨。冷空气并不是过敏原,而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过敏体质的患者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反应比正常人更强烈,所以更容易出现鼻炎、哮喘的症状。另外,秋冬交替之际,仍有秋季花粉飘扬,凉爽的温度适合螨虫的繁殖生长,潮湿的落叶枯草也有利于霉菌的滋生。所以冷空气和花粉、螨虫、霉菌季节重合,也造成了大家产生“冷空气过敏”的印象。首先要对症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比如口服过敏药,鼻喷剂,吸入剂等规律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过敏性疾病基本都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正规治疗。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对症治疗,我们还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找到导致过敏的罪魁祸首——过敏原。比如常见的过敏原有螨虫、花粉、动物皮屑等。找到过敏原后,尽量减少与过敏原接触,可以有效改善过敏症状。然而,有的过敏原在生活中很难有效回避。就比如螨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重要诱发因素。有调查表明,约有97%成年人有螨虫寄生。所以无论过敏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有螨虫寄生,而且螨虫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者衣物等传播,往往防不甚防。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螨虫过敏可以通过脱敏治疗得到改善。螨虫脱敏是通过反复皮下注射或者口服等途径给予螨虫过敏患者螨虫提取物,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稀到浓,使患者对螨虫的耐受性增高,当再次接触螨虫时,螨虫无法刺激身体产生症状,达到脱敏或减敏的效果。螨虫脱敏治疗可以使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发作频率降低、发作程度减轻、对症药物使用量减少乃至停用、从而使得长期医疗费用支出的减少。同时,还有免疫平衡调节的作用。 脱敏治疗已有百余年历史,上海仁济医院过敏性疾病防治中心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便使用尘螨制剂治疗螨过敏症,是我国开展脱敏治疗最早的少数医疗机构之一,已积累了五十多年的治疗经验,治疗患者超过3000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2004年开始采用国际化的标准化脱敏治疗,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希望大家通过妥善防治,无惧冷空气来袭。
宋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1日137
0
0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案例
女,33岁,天津市人,2024年9月初就诊。诉夏末秋初鼻流清涕反复发作多年,近3年明显加重,流清涕,鼻塞,鼻痒,喷嚏,眼痒。就诊时,除以上症状,嗅觉欠灵敏,头胀。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细。治以益气固表,芳香开窍,健脾祛湿。荆芥、防风、川芎、葛根、白芷、辛夷、苍耳子、菊花、蔓荆子、苍术、茯苓,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后随证加减,两周后三诊时,鼻塞、流清涕,头胀症状基本消失,嗅觉亦恢复正常,继续6剂巩固疗效。嘱患者明年8月底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往往与季节转换寒热变化以及季节性过敏原关系密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药治疗可在其每年规律性发作前10天左右开始用药干预,用药2-3周,减轻症状,巩固疗效。一般可干预治疗观察三年,确认治疗效果。
李春深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1日116
0
0
过敏性鼻炎相关科普号

嗓音管理马玉龙
马玉龙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耳鼻咽喉科
1945粉丝29.8万阅读

刘庆松医生的科普号
刘庆松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耳鼻咽喉中心
851粉丝8.5万阅读

梁世佳医生的科普号
梁世佳 主治医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儿科
848粉丝2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成雷 副主任医师世纪坛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过敏性鼻炎 220票
鼻窦炎 76票
鼻炎 29票
擅长: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咽炎,鼾症,声带息肉,扁桃体炎,咽喉手术,耳鸣,耳聋,儿童腺样体肥大,儿童鼻炎,甲状腺疾病。 -
推荐热度4.3李勇 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小儿腺样体肥大 69票
鼻窦炎 54票
过敏性鼻炎 51票
擅长:对慢性鼻炎、鼻窦炎的治疗造诣较深,擅长鼻内窥镜手术微创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及鼻肿瘤等鼻科疾病。对喉病变及喉肿瘤等头颈肿瘤疾病也颇有研究,特别对早期喉癌的无创诊断和其功能性喉部分切除、喉发音重建有独到的方法 -
推荐热度4.1史剑波 主任医师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鼻专科
鼻窦炎 273票
小儿腺样体肥大 140票
鼻中隔偏曲 69票
擅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腔良性和恶性肿瘤、鼻眼相关、鼻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