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什么叫过熟儿?
又叫过期产儿,指胎龄大于42周或大于293天的婴儿过期产儿。由于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少,显得身体细长,皮肤松弛、多皱、脱皮、神态老练,不嗜睡、常睁眼,胎儿在子宫内,由于缺氧可能排出胎粪污染羊水,脂肪、皮肤、指、趾甲可能被染成黄绿色。 过期产儿有什么危害呢? (1)过期产儿的母体胎盘大多衰老和变形,胎盘通透性降低,影响胎儿的营养素和氧气供应。(2)胎儿过大,压迫胎盘,影响胎盘正常功能,胎内缺氧导致胎儿生产时易窒息,或发生胎粪吸入性肺炎,缺氧时间长可使脑组织和心脏损害。
王莹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7月14日 1206 0 0 -
都过了孕产期了,小家伙还不愿意出来,怎么办
本文原创欢迎个人分享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文丨鸽子医生谈孕育当被确诊怀孕后,孕妈咪就会被告知预产期是几月几日。所谓预产期就是预计生产的日期,这仅仅是一种推测,不是说就肯定是哪一天。一般在预产期前三个周到预产期后两周之间生产都是正常的,所以如果孕妈咪出现在预产期后两周之内还没有生产,也无须多担心。过了预产期还不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如果孕妈咪超过预产期两周还没有生产的话,就需要及时要医院检查。过了孕产期该如何催产运动催产:孕妈咪加强运动促使孕宝贝入盆,锻炼盆底肌肉,产生压力。药物催产:在使用药物催产前,一定要提前接受检查和检测,来评估孕妈咪是否具有药物催产的条件。饮食催产:临产时使用冬苋菜粥克空心菜粥,能使孕妈咪更加顺利分娩。对于是否选择催产,孕妈咪一定要慎重。要不能选择催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而是需要医生通过孕妈咪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判断。预产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孕宝贝过早出生,不利于健康,而太晚出生,也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那孕妈咪在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多注意:多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注意身体的变化、胎动的次数、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就医。待产包:提前准备好待产包,孕妈咪及孕宝贝在医院需要的东西。其中住院需要的有:身份证、准生证、医保卡、产检报告等;妈妈需要的有:个人衣服,如家居服、内衣及拖鞋等,个人洗漱用品,牙膏、牙刷及一次性马桶垫等;宝宝需要的:尿不湿、奶瓶、奶嘴等。如果去医院生产应提前准备好交通工具,若在家生产应准备助产和分娩时的用品。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住院,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预产期前三个周到预产期后两周之间生产都是正常的。如果身体没有不适的情况的话,尽量不要自己催生,以免发生危险。孕妈咪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产检,如果检查到胎儿已经成熟,可以选择剖宫产,不要催产。「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鸽子医生,您身边的家庭医生,更多育儿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号:【air863】,微博:@鸽子医生育儿健康问题疑答解惑,传播,分享,交流」
王丽鸽医生的科普号2016年09月06日 1989 0 0
过期产儿相关科普号
王丽鸽医生的科普号
王丽鸽 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内科
102粉丝149.9万阅读
王莹医生的科普号
王莹 主任医师
武汉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487粉丝62.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郝薇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儿科
新生儿疾病 46票
新生儿黄疸 13票
小儿腹泻 9票
擅长:200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已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及李嘉诚医学院进行访学交流18个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经过多年的锤炼,有了成熟的临床诊疗思维,善于新生儿疾病防治,新生儿呼吸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和急救、早产儿及超早产儿救治、围产医学临床问题等,尤其擅长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营养管理。 先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济南市级科技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6篇,主编新编实用儿科诊断学著作1部(75万字),专利3项。 -
推荐热度4.4杨文 副主任医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疾病 12票
新生儿黄疸 8票
新生儿肺炎 5票
擅长:早产儿的救治,低体重儿的管理,新生儿黄疸诊治,重度黄疸及溶血病的换血治疗,新生儿肺炎及腹泻的诊治,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脓毒症及休克,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抢救,先心病的管理 -
推荐热度4.3胡勇 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新生儿科
儿童保健 25票
新生儿疾病 10票
新生儿黄疸 5票
擅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早产儿随访,新生儿及婴幼儿黄疸、皮疹、肺炎、喂养、腹泻、便秘、肠绞痛、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诊治,儿童常见呼吸、消化及感染性疾病诊治。 如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皮疹(湿疹,尿布疹/尿布皮炎,瘙痒);新生儿消化问题(呕吐,肠绞痛,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喂养问题,喂养困难,便秘,腹泻);眼睛及口腔问题(流泪,鼻泪管堵塞,结膜炎,泪囊炎;马牙,鹅口疮,舌系带过短);脐部问题(脐炎,脐茸,脐肠瘘、脐尿管瘘、脐疝);新生儿肺炎(咳嗽,口吐泡沫,呼吸快);神经系统问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脑瘫);早产儿综合管理及随访;髋关节问题,骨密度低,佝偻病(夜惊,夜哭,多汗,枕秃/落枕圈,肋缘外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发烧,惊厥,癫痫持续状态;尿路感染,幼儿急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皮疹,口腔疱疹),肺炎(发热,咳嗽,气急),支气管炎(发热,咳嗽),毛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喉炎(咳嗽,气促,声音嘶哑),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发烧,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反复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免疫力差),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小儿急性腹泻(拉肚子),急性肠胃炎(病毒性及细菌性胃肠炎,呕吐,胃口差,腹痛,肚子疼),肠系膜淋巴结炎;生长发育评估,儿童保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