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张口受限的自救指南
你是否试过咬一口汉堡却疼得张不开嘴?或是早上起床发现下巴像被胶水粘住?这种“嘴巴卡住”的现象,医学上称为张口受限。别小看这个问题,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今天我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它的来龙去脉和应对妙招。 一、嘴巴为啥会“卡住”?五大常见元凶1.关节罢工:下巴的“合页”生锈了耳朵前方的颞下颌关节,就像门上的合页。长期单侧嚼东西(比如总用右边牙啃骨头)、晚上磨牙(像有人在你睡觉时用砂纸磨门轴),会让关节里的软骨垫片错位。这时候张嘴会“咔哒”响,严重时直接卡住——就像门轴里的螺丝松了,门突然打不开 。2.发炎作祟:口腔里的“火灾”蔓延智齿发炎就像垃圾堆着火,不及时清理就会烧到周围。特别是长歪的智齿(像墙角堆的杂物),发炎时会肿得挤压肌肉,让人只能张开一指宽。更危险的是蛀牙烂到牙神经,细菌钻进骨头引发骨髓炎,这时连脸颊都会麻木,嘴巴像被强力胶粘住 。3.手术的后遗症:脸上的“装修事故”做过下巴削骨、正颌手术的人,术后肿胀期可能张不开嘴,就像装修后门框变形。放疗患者更要警惕——射线会让肌肉变硬,半年内嘴巴张开度可能缩小一半,就像橡皮筋暴晒后失去弹性 。4.肿瘤的挤压:潜伏的“入侵者”腮帮子或舌根长肿瘤,就像门缝里卡了块石头。这类情况常伴随吞咽困难、口水带血丝,千万别当成普通发炎 !5.全身疾病警报:身体在“敲警钟”破伤风会让全身肌肉僵硬,典型症状是“苦笑脸”和牙关紧闭;硬皮病患者皮肤逐渐变硬,最后连咧嘴笑都困难 。二、自己在家怎么测?三招快速判断手指测量法竖起食指、中指、无名指,试着塞进上下门牙之间。能轻松放入——正常(约4厘米);只能放两根手指——轻度受限;一根手指都塞不进——赶紧就医 !疼痛警报张嘴时耳朵前方疼得像针扎,或咀嚼时太阳穴胀痛,说明关节或肌肉可能受伤 。伴随症状如果同时出现脸麻、耳朵疼、体重莫名下降,别犹豫,立刻去医院 !三、急救三步走:黄金48小时行动指南第一步:给嘴巴“挂免战牌”暂停啃苹果、嗑瓜子等大张嘴动作,就像崴脚后不能马上跑步。用毛巾包冰块敷在疼痛处,每次10分钟(每天3次),比吃止疼片更管用 。第二步:选对“救援物资”布洛芬等消炎药能双管齐下:既止疼又消肿 。切记!急性期(前3天)不能热敷,否则会加重肿胀,就像脚肿时泡热水会越泡越糟 。第三步:温柔“松土”用指腹轻轻打圈按摩耳朵前方(就像揉发硬的面团),每次5分钟。舌尖顶住上颚,慢慢张嘴到微痛位置停留5秒,每天练10次 。 四、长期作战计划:让嘴巴“重回润滑”康复训练六件套(每天早晚各一次)鼓腮吐气:像青蛙鼓气5秒后“噗”地吐出,锻炼脸部肌肉弹性。舌尖画圈:用舌头在牙齿外侧顺时针转10圈,再逆时针转10圈。压舌板撑门缝:从叠放2根消毒压舌板开始,每天增加1根厚度(需医生指导) 。咬软木塞:用红酒塞或专用训练器撑开嘴巴,从每天5分钟逐渐增加到15分钟。下巴荡秋千:让下颌左右缓慢摆动,像钟摆一样松动关节。热敷松解:急性期过后,用40℃热水袋敷关节,相当于给生锈的门轴滴润滑油 。放疗患者专属方案:从治疗第一天开始,每天做“鼓腮+弹舌+张口”组合训练,就像给肌肉做防锈保养。研究显示,坚持2年能让纤维化风险降低一半 。 五、防患于未然:给嘴巴上“保险”改掉毁关节的坏习惯吃饭像用锄头耕地?两边牙齿轮流嚼,每口食物至少嚼15下。别把牙当工具箱!拒绝用牙开瓶盖、咬线头,关节可比老虎钳娇贵多了。槟榔、过烫食物是口腔黏膜的“硫酸”,能不吃就别碰 。夜间防护有妙招磨牙的人睡觉戴软胶牙垫,相当于给牙齿穿“减震鞋”。压力大的朋友试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立马放松全身肌肉 。定期口腔“大扫除”每年洗牙1次,及时拔除长歪的智齿(就像定期清理门轴里的碎石渣) 。 六、重要提醒:这些情况立即就医!嘴巴完全张不开超过2天张嘴时听到骨头摩擦的“沙沙”声伴随发烧、脸肿或呼吸困难曾经做过头颈部放疗或手术医生可能会让你做核磁共振(看看关节里的软骨垫片是否错位)或CT(检查骨头是否被破坏)。别担心,早发现早治疗,85%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就能恢复 。
李昊森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04日262
0
2
-
三分之一的人已中招!30秒自查颞下颌关节病
中日医院科普号2025年03月13日147
0
0
-
为何在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手术之前,要做牙齿矫正?
在门诊中,经常有患者问我:为什么我在做关节盘复位手术之前,需要做牙齿矫正?我的回答:关节盘复位术后,患者的下颌骨会向前向下移动。如果患者的牙齿存在干扰,阻碍了下颌骨的前下移动,可导致关节盘复位手术效果不稳定,容易再次前移。所以,在手术前,需要通过牙齿矫正,去除牙齿的干扰因素,以创造出有利于关节盘稳定的条件。在关节盘复位术后,需要佩戴术后功能合垫6个月,然后继续进行术后的牙齿矫正。举一个例子:30岁女性,右侧关节盘不可复前移,牙列不齐,前牙内倾型深覆合。她的治疗方案为:术前牙齿矫正(约为3-6个月)→右侧关节盘复位术→术后功能合垫(6个月)→术后牙齿矫正。所有治疗结束后,患者得到了健康的关节、整齐的牙齿和稳定的咀嚼系统。
戈旌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04日286
0
0
-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是不是都需要手术?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是不是都需要手术?要看具体情况:若是早期,特别是关节绞索后可张开或经被动张口即可恢复正常开口及弹响者,多半不需要手术复位,可通过保守治疗:即下颌前伸张口锻炼及定位合垫来治疗。早期更多见的情况,是需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改善关节的运动度,可直接恢复到或需结合手法复位到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状态:恢复关节活动度及弹响。之后可根据条件,通过定位合垫复位到正常盘突关系。图片是通过手法复位成功的术前磁共振。 若患者病史过长,致关节盘特别短小,而又没有明显症状(如疼痛及张口受限)和体征(下颌后缩或偏缩颌、前牙开牙合等)者,可不做专业治疗,或仅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乔永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2日1205
0
0
-
嘴巴张开咔咔响,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欧阳后钱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04日32
0
0
-
青少年TMJ ADD多不多,且听我来和你说!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TMJADD)是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之一,包括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研究表明,TMJADD可能是特发性髁突吸收的诱因,从而影响髁突高度,继发面部偏斜、下颌后缩、前牙开颌等牙颌面畸形。针对TMJAD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以往认为TMJADD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人群,患病率高达18%-35%。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MRI)的广泛应用以及医患对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的认知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到儿童及青少年群体TMJADD的较高患病率。为了揭示TMJADD就诊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上海九院口腔外科杨驰主任团队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张大河等,中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2)。他们对初次就诊的TMJADD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影像学分析,归纳总结TMJADD患者的就诊特征。具体方法如下图:研究结果:1.纳入743例患者,男女比例1:5.52,初诊平均年龄21.5±8.4岁,青少年(<20岁)占58%,患者数随年龄增加逐渐递减。各年龄段均女性>男性;2.青少年患者以15-16岁为就诊高峰;3.青少年患者以牙颌面畸形为主诉首诊正畸或正颌科比例>成年患者;4.青少年患者有夜磨牙的>成年组,而耳前区疼痛和下颌偏斜或髁突吸收的占比较少;5.所有患者中,92.2%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总结:1.青少年TMJADD患者的治疗需求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青少年TMJADD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发展为髁突吸收的比例较低,应及早干预,阻止病情发展;3.许多青少年TMJADD患者以牙颌面畸形为主诉,由于不了解TMJ和牙颌面畸形的关系而错误的首诊到正畸或正颌科,可能贻误最佳治疗时机;4.应普及关节-咬合-颌骨三位一体联合诊疗模式,让青少年TMJADD群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张玉鑫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1日766
1
3
-
写给想要正畸或正颌的你们!
在日常门诊中,正畸或颅颌面外科医生常常接收到以牙颌面畸形为主诉的青少年首诊患者。由于这些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实质上患有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这时候如果盲目进行无关节保护的正畸或者正颌治疗,往往会得到“费钱费力费时间,几年下来一场空”的治疗效果。随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这一名词逐渐被医患群体所熟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没有稳定的颞下颌关节作为支点和“地基”,矫正得再整齐的牙齿也会动摇和无处安放,正颌正畸后再复发往往不可避免。因此,了解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知识的正畸或颅颌面外科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在就诊前先拍一张核磁共振(MRI),看看颞下颌关节是否有问题,对于怀疑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会第一时间转诊到口腔外科关节-正畸专科或康复医学科,在保证关节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正畸或正颌治疗!(治疗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关节状态)。通过前面几期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的介绍,我们衷心希望能够提高大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具有隐匿性特征(无关节症状或关节症状较轻)且具有正畸和正颌诉求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以免求医无门,盲目治疗,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张玉鑫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6日1458
2
7
-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上图中紫色结构),是位于髁状突与关节结节之间的类软骨样结构,与膝盖的半月板功能相似,具有缓冲关节区的冲击与震荡,并且增强关节的稳定性的作用。正常关节盘位于髁突和关节结节之间,并随着髁突的运动而运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顾名思义,就是闭嘴时关节盘跑到了髁突前面,大张口时髁突又回到了正常的解剖位置。主要临床症状为:1.开闭口弹响(长闭口时出现“卡吧、卡吧”响声);2.患病初期弹响为开口初,闭口末期。随着移位程度加重,弹响可发展到开闭口中期以至开口末期闭口初期。3.有的患者在开闭口过程中会出现间歇性锁结或关节绞索(开闭口时需要左右拐一下才能张开)。1.对无功能障碍的关节弹响,可以采用自我维护,如避免食用坚果等不易咀嚼的食物,局部热敷等,也可以采用咬合板治疗消除关节弹响。2.对于伴有关节滑膜炎或肌筋膜痛症状时,应该对症治疗。如果出现症状,建议就诊于正规医疗机构行规范检查与治疗。
刘旭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2日945
0
0
-
颞颌关节骨髓水肿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王剑宁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18日30
0
1
-
关于颞颌关节“磨损”这件事,你要知道
颞颌关节关乎着咀嚼、吞咽、情绪表达等功能,甚至与面部的对称度可能有关联。现在人类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意味着颞颌关节需要“工作”的时间也变长了。不像机器的零件,坏了就可以换一个。按目前的科技和临床技术,大家都只有左右一对“出厂原装”配置,所以关注颞颌关节的状态,健康的使用和管理关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中,我也经常被病友问及“医生,我的颞颌关节是不是在磨损?”“医生,怎么样能让它不磨了”“它会不会导致我脸歪”……一、颞下颌关节骨质改变,身体会有什么信号?可能在张闭口过程、咀嚼过程听到“沙沙”的摩擦音,;或者张闭口时候,触摸髁突附近,能摸到类似“捻发”的摩擦音。甚至伴随疼痛出现,主要疼痛区域在耳部、耳前区、颞部。如果有类似现象,尤其伴随疼痛出现,可以找专业医生面诊评估后,决定是否做影像学检查或者治疗干预。二、做哪个医学检查能判断关节磨损状态?进行医学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关节退变或者骨折改变的程度如何?是在稳定期还是活跃期。判断骨质改变或者关节退变常见的医学检查方式有CBCT、CT、核磁共振。在影像上可以看到软骨下囊性变、骨质破坏、骨质硬化或者骨赘形成等情况出现。三、骨质改变,能做点什么缓解?通过医学检查若是出现了骨质改变,也希望大家不要太过于恐慌和焦虑。需要知道几点:虽然我们的颞颌关节不像零件随意更换,但关节本身具有一定自我修复和重塑的能力;颞颌关节紊乱病属于一类“自限性”的疾病,自限性意味着大多数人,疾病到了一个阶段,会停止或者非常缓慢的进展。人体细胞在持续更新换代,只要你对关节友好一点,自身修复能力能够跟上“磨损”的速度,就没问题了。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0不治疗计划》书中建议:1、避免对颈椎和颞颌关节施加过大压力做好下颌休息位(安静状态保持上下牙分开,嘴唇放松合拢,肌肉保持放松)不要经常在牙齿之间夹着东西(如咬笔、手指、乐器……)避免过度咬、咀嚼或者舔东西避免下颌过度受到外部压力(如趴着睡、托腮)2、防止过度使用下颌,让下颌疲劳不良的头颈姿势,下颌姿势平时唱歌、讲话时间特别频繁孕期呕吐3、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冲撞多的,需要戴必要的防护装备4、对关节友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经常吃特别硬,或者耐咀嚼的食物避免经常偏一侧咀嚼,如果因为牙齿缺列的需要及时补牙避免经常很大口的吃东西。
湘雅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科普号2023年04月18日3867
0
30
相关科普号

孙志鹏医生的科普号
孙志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疼诊治中心
1514粉丝1.1万阅读

朱琦烽医生的科普号
朱琦烽 主管康复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6365粉丝2.7万阅读

孟庆功医生的科普号
孟庆功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6451粉丝43.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孟庆功 主任医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病 40票
下颌整形 1票
口腔颌面部损伤 1票
擅长:擅长颞下颌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及其导致的下颌偏斜、开颌畸形、下颌后缩等颌面部畸形;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折;关节强直;关节习惯性脱位;关节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同时擅长唾液腺疾病的内窥镜微创诊治。 -
推荐热度4.6范帅 主管康复师湘雅三医院 康复医学科
颞下颌关节病 26票
寰枢椎脱位 1票
擅长: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骨关节创伤后遗症康复 3、关节僵硬 4、运动损伤、肌骨疼痛 -
推荐热度4.6吴晓亚 主管康复师无锡市骨科医院 康复医学科
颞下颌关节病 21票
擅长:手外伤康复,颞下颌关节紊乱所致的张口受限、疼痛等康复、骨关节术后关节僵硬康复、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