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

(又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

就诊科室: 中医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皮肤过敏是指由于接触过敏原后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药疹等。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

主要症状有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红斑、风团等损害,伴有瘙痒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宝宝过敏第一元凶

李倩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皮肤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接触了过敏原,引起了过敏反应所导致。

常见过敏原

  • 食物: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牛羊肉、鸡鸭鹅肉、鸡蛋、牛奶等),植物类(蘑菇、草莓、芒果、菠萝、榴莲、西红柿、葱姜蒜等),腌渍食品(酸菜、咸菜、酱等),某些食品添加剂,例如水杨酸盐、柠檬黄等。
  • 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中药、血液制品、疫苗、以及某些外用药及膏药等。
  • 吸入物及接触物:常见吸入物有粉尘、花粉、动物毛屑以及一些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常见接触物有各种化妆品、面膜、染发剂、橡胶制品、金属制品、唾液及体液等。

诱发因素

  • 感染: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 物理因素:冷、热、阳光、外力的摩擦等。
  • 精神及心理因素:情绪的好坏、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发生皮肤过敏,需加以注意:

免疫功能异常

  • 一些人在免疫功能异常时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如患病阶段(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疾病)时容易出现药物过敏,而患病前或恢复后则不再过敏。
  • 一些免疫功能亢进的人群,更容易在接触过敏原时患本病。

精神状态不佳:如情绪波动大、精神紧张、抑郁时容易患本病。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其亲属可能对相同的过敏原过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为什么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症状表现

本病包括了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药疹等多种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风团、红斑、水疱、丘疹等皮肤症状,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表现。但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的皮肤过敏症状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 红斑、丘疹:皮肤上出现红斑或暗红色斑,斑上可能有丘疹(疹子像小山丘一样高出皮肤表面)、丘疱疹(丘疹顶端长有小疱)。
  • 风团: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
  • 皮肤红肿
  • 水疱
  • 苔藓样皮肤:皮肤可能会像苔藓一样,增厚、粗糙、甚至可能有色素沉着。
  • 皮肤不适:常伴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等不适。

其他症状

不同类型的皮肤过敏常见症状具体如下:

接触性皮炎

  • 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急,皮损形态与部位主要与接触物的形态和位置有关。

    典型的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红斑上可能有丘疹、丘疱疹。

    严重红肿时可能出现水疱(疹子高出皮肤表面,且内含液体),甚至皮肤破溃、糜烂等。

  •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但边界不清楚。

    长期反复接触,皮肤还可能像苔藓一样,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甚至可能有皮肤裂口,甚至还可能有色素沉着。

湿疹

  • 急性湿疹
    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常对称分布。

    皮疹形态多样,主要症状是红斑,红斑上伴有针头至粟粒样大小的丘疹、丘疱疹。

    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瘙痒明显。

  • 亚急性湿疹:表现为红肿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有少许鳞屑附着,并且瘙痒仍然明显。

  • 慢性湿疹:表现为暗红色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瘙痒明显,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长。

荨麻疹

  • 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突发皮肤瘙痒,很快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凹凸不平。

    大多数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部分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四肢发冷等症状。

  • 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 6 周以上,风团每周至少发生两次。

    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时轻时重,反复发生。

药疹

  • 药疹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共同特点是发病急,发病前有接触或者使用了致敏的药物。
  • 停用致敏的药物后,轻型药疹可自行消退。
  • 皮疹呈多样化,如可以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蜕皮、麻疹等改变。常伴有灼热、瘙痒。

常见疑问

问:怎么判断是否皮肤过敏?

答:体癣、疥疮,以及猩红热、麻疹、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容易和皮肤过敏混淆。

  • 皮肤过敏主要症状有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红斑、风团等损害,伴有瘙痒等。
  • 如果是体癣患者,表现为环形皮疹并逐渐向外扩大,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后皮疹会加重。
  • 如果是疥疮,手指缝及外阴处皮肤也有同样的皮疹,而且以夜间瘙痒明显。
  • 猩红热或麻疹患者,皮肤在出现红疹的同时会有发烧的现象,而且往往发热时体温较高(> 38.5 ℃),皮疹不痒或偶感瘙痒。
  • 如果是水痘,皮疹以小水泡为主,而且水疱容易破溃,破溃后会形成小的糜烂面。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皮肤过敏】全是出现大面积的红色皮疹而且很痒是怎么回事?

高翔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变态(过敏)反应科

如何预防

以下方法对降低发生皮肤过敏的风险有所帮助:

  •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例如以前没吃过的食物,药物,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护肤品、面膜等。
  • 尽量选用医学类护肤品护肤,少用成分复杂的化妆品。
  •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伞,平时不染发。
  • 选择碱性小的沐浴洗漱产品清洁皮肤,洗澡时避免过度搓洗皮肤,洗完澡后或皮肤干燥时需涂抹保湿护肤品。
  • 家中避免饲养开花的植物及掉毛的动物。
  • 勤换贴身的衣物及床单被套,洗衣服时选择易漂洗的洗衣液,保证每次洗衣后无残留。
  • 贴身衣物建议选择浅色纯棉,不建议化纤及有动物毛制品直接接触皮肤。
  • 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多饮水,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 若已经知道了有明确的导致皮肤过敏的物质,那么 6 个月以内不能再次接触。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尘螨过敏的预防

岑伟杰 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耳鼻咽喉科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过敏原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血常规:可以看出体内是否有病毒或细菌感染。

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尿常规检查等,可以了解有无肝肾功能损害。

过敏原检测:作用是寻找致敏原,找到致敏原因。常用检测方法如下。

  • 斑贴试验:适用于发作比较慢的过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但是此检查不能在皮肤症状急性期进行。
  • 点刺试验:主要运用于测试发作比较快的变态反应。适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但是,曾经有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和孕妇禁止进行这项检查。
  • 皮肤划痕试验:主要用于诱导性荨麻疹的诊断。用指甲或钝器轻划皮肤,出现风团性水肿样划痕即可确诊。
  • 药物激发试验:适用于口服药物导致的轻度药物过敏,并且要求必须是使用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
  • 特异性 IgE 检测:适用于曾经有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没有其他特殊的禁忌。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晚上好,请问医生,IGE偏高,是过敏反应吗?

魏庆宇 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过敏反应科

治疗方式

皮肤过敏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远离过敏原、进行抗过敏治疗,并且防止继发感染。

症状较轻者积极避开过敏原,无须任何治疗,可以自愈。

症状较重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有时还需要联合支持治疗、血浆置换等方式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 过敏性皮肤病外用药中最常使用的一种,也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 可以缓解局部炎症引起的瘙痒及皮肤症状。
  • 外用药物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软膏,部分重症患者可选用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 但长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色沉、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不良反应。

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瘙痒,治疗皮肤丘疹或斑块疹。代表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药物,

抗生素:一般在并发有感染时使用,作用是抗感染。使用前医生会询问是否有过敏史并进行皮试。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

维生素 C、钙剂: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协助抗组胺药物产生抗炎作用,缓解皮肤瘙痒。

肾上腺素:作用是抢救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

炉甘石洗剂:可以缓解皮肤瘙痒,促进红肿消退。常用于红肿明显时。

3% 硼酸溶液湿敷:可以清洁、清除分泌物,减轻充血水肿。适用于皮肤损伤处出现明显渗出液时。

其他治疗

避开过敏原

  • 治疗皮肤过敏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引起过敏的物质,例如食物、药物、接触物等。
  • 若已经明确了是哪些东西引起的过敏,那么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再次接触这些物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同时对预防过敏的复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支持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高热、皮肤大量渗液、皮肤剥脱等情况,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进行纠正。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渗出,调节患者的身体状态,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血浆置换:可以清除血浆内的致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适用于严重的药疹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益敏佳益生菌

刘杰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 变态反应科

营养与饮食

出现皮肤过敏期间饮食

  • 多饮水。
  • 饮食清淡,避免过于油腻。
  • 宜以平时常吃的蔬果以及少量猪瘦肉(若猪肉过敏的人则不能吃)为主。
  • 少吃腌渍食品,例如酸菜、酱汁、罐头等。

日常饮食

  • 日常饮食无特殊禁忌,营养均衡即可。
  • 若想尝试一种新的食物时,可以从小口开始品尝,若吃了几次仍没有皮肤过敏现象出现,那么下一次才可增加吃这种食物的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皮肤过敏 多种食物过敏 多久找医生调整一次饮食比较合适

高翔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变态(过敏)反应科

注意事项

  • 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保证睡眠。

  • 一般使用药物后 1~2 周内症状缓解,痊愈后不需复查。

  • 口服使用抗组胺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头晕、乏力、便秘等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较轻,可以忍受。若不良反应严重,不能忍受时,请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 对于可能存在药物过敏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

  • 不要抓挠皮肤,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 不要穿太紧的裤子,不要穿化纤、粗、厚、硬的毛织品,减少引起皮肤与衣物间摩擦,从而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损伤。

  • 注意放松心情,不要焦虑紧张。

  • 运动
    症状轻微者,运动无特殊注意事项。

    有严重皮肤症状者,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引起出汗增加,从而影响皮肤的恢复。

    皮肤症状恢复后,可恢复患病前的日常运动,没有特殊禁忌。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到了秋冬季节面部皮肤敏感泛红怎么办?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一般可以自愈或治愈,恢复较好。

但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瘢痕等后遗症。

皮肤过敏相关科普号

支玉香医生的科普号

支玉香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变态(过敏)反应科

1900粉丝34.3万阅读

李倩医生的科普号

李倩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皮肤科

1.2万粉丝108.3万阅读

徐敏丽医生的科普号

徐敏丽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城皮肤医院

皮肤性病科

1583粉丝24.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