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脾肿大:不可忽视的“沉默器官”警报
引言脾脏,这个在人体左上腹肋弓内“默默工作”的重要免疫和储血器官,正常状态下难以被触及。然而,当出现脾肿大(脾大)这一现象时,它就仿佛是身体发出的一道紧急“警报”,提示着可能存在的感染、血液病、肝病乃至肿瘤等全身性疾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脾肿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将从其病因、诊断思路、鉴别要点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一、脾肿大的常见原因脾肿大的病因纷繁复杂,大致可分为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性等类别(表1)。1.感染性:病毒感染,如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细菌感染,如伤寒、败血症;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虫病;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这些感染性疾病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脾脏增大以应对病原体的侵袭。 2.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其异常的白细胞大量增殖会累及脾脏;淋巴瘤,淋巴细胞的恶变和增生可使脾脏肿大;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脾脏会代偿性增生;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破坏增加,脾脏的滤血功能亢进,从而导致脾脏增大。 3.肝脏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流受阻,脾脏淤血肿大;慢性肝炎,长期的肝脏炎症会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波及脾脏;布加综合征,肝静脉流出道阻塞,也会引发脾脏的淤血和肿大。 4.代谢性疾病:戈谢病,由于葡糖脑苷脂酶的缺乏,导致葡糖脑苷脂在巨噬细胞内大量沉积,脾脏受累而肿大;尼曼-匹克病,鞘磷脂酶缺乏,脂质代谢异常,可引起脾脏肿大;淀粉样变性,异常蛋白质在组织中沉积,脾脏也是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5.肿瘤性:原发性脾淋巴瘤,脾脏本身的淋巴细胞恶变形成肿瘤;转移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等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至脾脏,导致脾脏增大。 6.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脾脏可能参与免疫反应而肿大;充血性心衰,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体循环淤血,脾脏也会出现肿大;脾囊肿或血管瘤等良性占位性病变,也可使脾脏体积增大。 二、脾肿大的临床表现脾肿大的表现多种多样,具体如下:1.无症状:在很多情况下,轻度的脾肿大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在偶然的体检或超声检查中被发现。2.压迫症状:随着脾脏的增大,可能会对周围的器官产生压迫。左上腹部会出现胀痛感,尤其是在进食后,由于胃部受到挤压,容易产生饱胀感。有时疼痛还可能向左肩部放射,这是因为肿大的脾脏牵拉了脾包膜的神经所致。3.全身症状:不同的病因可能导致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脾肿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脾肿大,可能会有贫血、出血等症状;肝脏疾病引起的脾肿大,可能会伴有黄疸;而肿瘤性疾病导致的脾肿大,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下降等消耗性表现。4.危重信号:脾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通常在外伤后发生,患者会感到剧烈的腹痛,甚至出现休克;脾梗死则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左上腹剧痛。三、情景案例案例1:50岁男性,体检发现脾大(肋下4cm),无不适。•关键检查: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增多,骨髓活检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知识点:无症状脾大需警惕血液肿瘤!案例2:32岁女性,发热、脾大伴关节痛。•关键检查:抗核抗体阳性,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知识点:脾大+多系统症状,警惕自身免疫病!案例3:45岁男性,长期酗酒,发现脾大伴腹胀、腹水。•关键检查:肝功能异常,超声显示门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知识点:不良生活习惯与肝脏疾病相关,可导致脾大。四、诊断流程:四步锁定病因诊断脾肿大的病因,需要通过系统的方法,以下是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关键问题:•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这些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肿瘤性疾病。•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病病史,比如乙肝感染、长期酗酒等,因为肝脏疾病与脾肿大密切相关。•家族史也至关重要,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代谢病可能有家族聚集性。•查体重点:•脾脏触诊:准确评估脾脏的大小对于诊断至关重要。轻度脾大,肋下1-3cm;中度脾大,3-10cm;重度脾大,脾脏超过脐部或延伸至骨盆。•伴随体征:仔细检查是否有肝大、淋巴结肿大、黄疸、贫血貌、皮肤瘀斑等,这些伴随体征往往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第二步:实验室检查•必查项目:•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白细胞异常增多可能提示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溶血性贫血。•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凝血功能:对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选查项目:•病原学检测:如EBV/CMV抗体检测、疟原虫涂片等,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用于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如CA125、AFP等,对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骨髓穿刺:对于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骨髓穿刺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观察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形态和比例。第三步:影像学评估•超声: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如是否存在囊肿、梗死等,还可以评估门静脉的血流情况。•CT/MRI:对于脾脏的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等,CT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同时明确肝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疾病。•PET-CT:在怀疑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时,PET-CT可以通过检测组织的代谢活性,发现全身的高代谢病灶,为诊断和分期提供依据。第四步:病理诊断(必要时)•脾穿刺活检:这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方法,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严格评估适应症,如高度怀疑淋巴瘤、转移性癌等情况。•骨髓活检: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骨髓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依据,能够直接观察骨髓的造血组织和细胞形态。脾肿大诊断流程图 病史/查体→感染征象? ↓是→病原学检测(血培养/血清学) ↓否→血常规异常? ↓是→骨髓穿刺(血液病筛查) ↓否→肝功能异常? ↓是→超声/CT评估门脉高压 ↓否→代谢病/肿瘤排查(酶学、PET-CT) 五、患者常见问题•Q1:脾大必须切脾吗?答:多数无需手术!仅当脾功能亢进导致严重贫血/出血,或怀疑恶性肿瘤时考虑。•Q2:脾大能自愈吗?答:取决于病因!感染(如疟疾)治愈后脾脏可缩小,肝硬化或血液病需长期管理。•Q3:脾大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答:轻度脾大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严重脾大可能导致左上腹不适、消化不良、易疲劳等。•Q4:脾大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答:避免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Q5:脾大可以运动吗?答:可以适当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撞击,防止脾破裂。•Q6:脾大如何预防?答:针对病因预防,如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Q7:脾大需要定期复查吗?答:需要,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血常规等。•Q8:脾大可以怀孕吗?答: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时可以,但需密切监测。六、趣味科普模块•约5%的健康人超声可发现轻度脾大,但无病理意义!•肝硬化患者中,脾大发生率高达70%-90%!•脾脏每天过滤约350升血液,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七、基层医疗警示信号🚨这些情况立即转诊上级医院!•脾大合并高热、意识模糊(警惕脓毒症或恶性疟疾)•脾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提示淋巴瘤或白血病进展)•血小板<50×10⁹/L伴出血倾向(高危脾功能亢进)八、治疗原则与患者教育•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如疟疾,使用青蒿素等特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采用化疗方案;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对症处理:当脾功能亢进导致血细胞明显减少,影响患者的健康时,可以考虑进行脾切除手术或部分脾栓塞术,以减少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患者须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外力撞击导致脾破裂,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定期进行脾脏的超声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脾脏的大小变化和病情进展。•对于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预防消化道出血。九、总结脾肿大就像是身体发出的一道复杂而又重要的“密码信息”,它是全身多种疾病的外在表现之一。诊断脾肿大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尤其要重点排查感染、血液病、肝病和肿瘤等常见病因。只有早期明确病因,才能制定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庄静丽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1日225
0
1
-
脾大为哪般?原因着实多!
脾大的原因非常多,鉴别起来有时候会很困难,一般从最常见的一些原因开始排查,比如说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布氏杆菌病、EB病毒感染等等,再比如说就是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肿瘤等等。脾大的伴随症状很重要,病人是否有发热、咽痛、盗汗、肌肉疼痛等等,以及一些伴随体征比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等,都可以为脾大的鉴别诊断提供方向和依据。脾大进一步需要完善的检查也很多,比较重要的且容易获得的是血常规、肝肾功能、末梢血涂片、EB病毒DNA、感染筛查、自身抗体、腹部彩超、肝胆胰脾CT等等一系列的化验和检查,为我们寻找脾大的原因提供帮助可依据。
宁夏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科普号2024年10月26日268
0
1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作用机制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脾亢的主要方式是脾切除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脾切除治疗脾亢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脾亢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于脾切除,部分脾动脉栓塞通过栓塞脾动脉分支使部分脾实质梗死,能够达到与部分脾切除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保留脾脏及脾脏自身功能。
张跃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06日121
0
0
-
144、肝硬化治疗了为何脾脏还在增大?
总有病友问这个问题:用了抗病毒和软肝的药物,为何脾脏还是越来越大?脾功能亢进越来越严重?白细胞和血小板越来越低?还是有可能消化道出血?...应该说后面这些问题都属于肝硬化晚期的并发症,如果不用药,肝硬化会越来越严重,这些并发症会进展更快。用抗病毒等治疗病因的药以后,肝硬化会不再恶化或进展缓慢,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发展的更缓慢。就像某个地方被水淹了会导致农作物受灾,建筑破坏(类似肝硬化的并发症),如果水不退(类似肝硬化持续存在),被淹的地方还是会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大坝还是得加固(类似抗病毒),不然大坝垮了水淹更严重(类似肝硬化进展),水淹的后果也会更糟糕(类似并发症快速恶化)。类似衰老的过程,肝硬化就像肝脏变得七老八十,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逆转肝硬化,许多软肝的药物对早期的肝纤维化还有些效果,对于晚期肝硬化基本无效,指南也不推荐。最根本的办法是及时发现病因并治疗病因。对于肝硬化的并发症,主要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可以加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比如普萘洛尔或者卡维地洛,但血压太低或者心率太慢需要慎用,可以延缓脾大脾亢和预防消化道出血,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使用。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1日223
0
0
-
脾动脉主干栓塞序贯脾微波消融治疗脾亢并消化道出血案例
患者男,52岁,乙肝肝硬化脾亢门脉高压多年,近期反复消化道出血,内镜套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拒绝tips治疗,来我科求治,既往患者因肝癌破裂出血曾行tace及靶向治疗。造影可见脾动脉增粗,肝动脉未见显影,是脾动脉盗血导致。在脾动脉主干行弹簧圈栓塞限流治疗。行脾微波消融治疗,脾脏可见微波消融针。脾微波消融术中可见脾脏大片气化。复查见脾脏大片无强化区,为消融后改变。右肝肿瘤碘油栓塞加消融后局部完全灭活。术前血小板29-45之间波动。术后血小板76-102之间波动。术后患者无再发消化道出血,且体质明显改善,通过tace加微波消融完全灭活肝内肿瘤,目前患者肝癌破裂出血两年余,继续密切随诊。点评:脾动脉主干栓塞序贯脾微波消融治疗为肝癌并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多一个治疗的思路,效果值得同道进一步验证。
吴宇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0日182
0
0
-
新研究发现再次有力支持“脾血管结扎是治疗儿童脾大脾亢的可靠方法”
脾血管结扎术以其微创,恢复快等优势,在治疗儿童脾大脾亢上,是一种新的手术技术。但是否真正优于传统的脾切除术。不得而知。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张金山医生团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脾血管结扎术较脾切除术更加能保留脾脏的部分功能,避免儿童切除脾脏后的并发症发生。该研究发现再一次有力的证明脾血管结扎术是一种可靠的治疗儿童脾大脾亢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小,免疫功能低下,体质弱的脾大脾亢患儿。
张金山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6月28日190
0
2
-
养脾保胃,中医妙招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如何养脾保胃。脾胃是我们身体的主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像是我们家里的厨师长,带领其他器官完成身体的各种工作。所以如果想要养好脾胃,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持心情愉快。脾主疏泄,喜欢生发调达,不喜欢受压抑。如果我们经常生气、压抑情绪,就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各种问题。第二,注意饮食。我们的胃和脾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脾不好了,胃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多吃些养脾保胃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水果、海鲜等,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等不良食品。第三,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脾胃的功能。最后,我还要教大家一个小妙招。就是在枕头里放一些炒熟的决明子。决明子味苦辛,能清脾胃之火。用决明子做枕头,还可以舒缓头部、颈部的神经经络,也可以改善睡眠。,记住以上几点,让我们的脾胃顺畅,不再郁结,让我们的脾胃健康,身体更加强壮!
张玉禄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6月25日105
0
2
-
手术后我们一年多了还是脾大血小板还是低白细胞低怎么想法能缓解吗?
温哲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5月31日115
0
0
-
当归芍药散
当归9克,白芍24克,川芎6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水煎服。女人看到此方,一定要抄下来,说不定能帮你省掉一大笔钱,还能省掉不必要的痛苦。这张方子,究竟是什么原理?它为什么可以治疗女人肚子痛?我想从3个方面,全方位给大家介绍此方:第一,我们可以从活血化瘀角度认识此方。女人肚子疼,很大程度上是由瘀血导致的。女人盆腔里的子宫,本身就是排血的,一旦排血不畅,有了淤血,阻滞在经脉里,就会导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这是瘀血疼痛,很多女人月经发黑、有块,痛经,这显然就是瘀血做痛。除了子宫,女人的输卵管、盆腔里面也分布着大量的血管,一旦里面产生瘀血,都会导致疼痛。当归芍药散中,当归、白芍、川芎,这3味药都有活血的功效。比如当归,它可以补血、活血,既能治疗血虚,又能治疗血瘀,令血消散,归于当归之处,这不就是活血嘛?所以当归可以活血。而川芎,更是活血止痛的名药,它既能行气,又能活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通,气血皆通,疼痛就会消失,所以,川芎是活血止痛的名药。而白芍,《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可以“除血痹”,血痹,就是闭阻的血液,也就是瘀血,可见,白芍也有活血止痛的作用。有了这3大活血祛瘀名药,将盆腔、子宫、输卵管处的瘀血消除,则疼痛就会消失。不但能够消除疼痛,甚至有形的瘀血团块,都可以消除,后面有一个卵巢囊肿的医案,就讲到了这个情况。当然啦,有瘀血的地方,由于不通,往往还会产生积液,瘀血和积液往往相伴而生,剩下的白术、茯苓、泽泻就是消除积液的,比如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液。以上是从活血化瘀止痛、消除积液方面来说。有淤血的女人,如果出现疼痛,当然可以用此方来治疗。第二,我们可以从“调和肝脾”的角度来认识这个方子。女人的肚子,按照医学术语,称作腹部,腹部,在中医看来属于脾的管控范围,中医讲,脾主大腹,就是说整个腹部都归脾管辖。而一旦脾虚,肝就会乘虚而入,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本来就能克土。现在脾土虚了,肝木就更加肆无忌惮,直接冲入脾的范围中捣乱,这就叫“土虚木贼”。肝木一旦在腹部作威作福,那么腹部就会疼痛不安。所以,治疗这种“土虚木贼”的腹痛,当然就得健脾抑木,健脾为主,抑木为辅。这个方子中,茯苓、白术都是直接健脾的药物,可以充实脾气,增强脾脏的正气,这样肝木就不敢虎视眈眈了,就不敢前来捣乱了,疼痛也就停止了,这是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还要约束一下肝脏,让它不要那么横,不要欺负脾土,这就叫抑木。用什么来约束肝脏呢?其中,最重要的药物就是白芍。白芍是酸性的药物,具有收敛的能力,可以收敛肝气,肝气得到收敛,就不那么嚣张了。在《金匮要略》原方中,白芍用到了一斤,用量是最大的,就是来收敛残暴的肝气,进而起到止痛作用。以上,是从辅脾抑肝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女人有点脾虚,经常拉肚子,或者舌苔发白,有湿气,或者脾虚水肿,同时又爱腹痛,那么就可以用当归芍药散,辅脾抑木,止住腹痛,同时还能除湿。最后,我们还需要从祛湿的角度来理解一下这个方子,这对于治疗白带和盆腔积液有重要意义。前面讲的,都是当归芍药散治疗腹痛,其实当归芍药散对于各种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液、白带过多,下肢腹中,也有很好地疗效。为什么当归芍药散有这些功能?主要就是里面有茯苓、泽泻、白术等药。茯苓、白术可以健脾,脾主运化湿邪,脾强大了,停聚的湿邪就会减少。而泽泻,更是直接排水的药物,对各种积液都有直接的排泄作用。所以,一个女人,如果腹腔有各种积液,或者白带淋漓不尽,就可以用这个方子来调。尤其是很多女人一旦来月经,就会出现水肿,这就是脾虚,水湿太过造成的。
张金丽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5月12日667
0
0
-
血液病脾大&脾功能亢进中医外治有妙招
脾大,即指脾体积增大是脾疾病的主要表现。脾大的原因可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脾大;另一类是非感染性脾大。脾功能亢进,又称脾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表现为脾大,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可基本恢复,症状缓解。一、脾大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1.脾大的程度脾大的程度与疾病有关。(1)轻度脾大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为轻度脾大。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霍奇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2)中等度脾大下缘超出肋缘下3cm至平脐为中等度肿大。可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脾淀粉样变性、恶性淋巴瘤、尼曼-匹克病等。(3)极度脾大下缘超出脐水平以下为极度脾大或称巨脾。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晚期血吸虫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二、如何诊断脾大&脾功能亢进?1.对于脾大的诊断,首先确定是不是脾大,脾大的程度、质地。第二步了解脾大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通过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可以对脾大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选择性地做有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器械检查,最后对脾大的原因做出诊断。2.对于脾功能亢进诊断,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可供临床参考。2.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3.增生性骨髓象。4.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三、传统治疗方案有哪些?治疗方法主要是是采用手术切除脾。切除脾有好处,可以纠正脾大对人体的危害,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全脾切除后将改变病人的免疫功能,脾过滤功能消失,IgM减少、调节素和调理素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系统出现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淋巴细胞转换率明显下降,导致暴发性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如凶险性肺炎。对于肝功能差、腹腔积液、低蛋白、呕血等病人应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脾切除。四、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1.药物治疗,中医依据脾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的鼓胀范畴,认为本病由气滞、血瘀、邪毒集聚于腹中所导致,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故其治疗宜谨据病机,以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为原则,实证为主则着重祛邪治标,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行气、化瘀、健脾利水之剂,同时辅以补虚;虚证为主则侧重扶正补虚,视证候之异,分别施以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同时兼以祛邪。临床常用中满分消丸、柴胡疏肝散、实脾饮、调营饮、一贯煎、膈下逐瘀汤等方剂加减治疗。2.非药物治疗,中医外治主要包括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及中药塌渍等治疗方法,其中中药塌渍外敷治疗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我科制备的中药塌渍方--消脾方(大黄、青黛、芒硝、冰片等),在临床上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疗效显著,在部分患者中可以达到缩小脾脏,改善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如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贫血等。病案举例:病例1:女性,职业:教师,年龄:26岁,民族:汉族,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1年余。”于2022-8-12入住我科。患者自述2021年6月发现双下肢、双上肢散在瘀点、瘀斑,无口鼻出血,无血尿、黑便,无瘙痒,无发热,于2021年10月份出血月经量异常增多,出血不止,遂至江西某三甲医院就诊,行骨髓穿刺等检查后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大、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待排”,并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生血宝合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地塞米松、叶酸、VB12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血小板可上升至80109/L,后自行停药,因血小板减少,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血小板减少”收入我科,入住我科后行PET/CT结果提示:1、脾脏显著增大,PDG代谢弥漫增高,盆腔内右侧喷笔髂血管旁淋巴结PDG代谢增高,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建议结合活检病理。2、双侧腭扁桃体PDG代谢增高,考虑炎症或生理性摄取,脑部PDG代谢未见异常。3、副脾。2022-08-24超声计算机图文报告检查报告:检查结果脾肿大;肝、胆、胰未见明显异常。随诊。2022-08-26行超声常引导下脾脏穿刺,2022-9-4脾脏穿刺物病理结果:诊断意见:脾脏穿刺:少许脾脏组织,结构正常,T、B细胞轻度增生,红髓见较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炎性病变。免疫组化结果诊断肿瘤证据不足,穿刺组织有局限性,请结合临床。免疫组化:CD3较多细胞+、CD5较多细胞+、CD56-、CD20较多细胞+、CD79a较多细胞+、CD4较多细胞+、CD8较多细胞+、TIA1-EBER原位杂交:阴性。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粒、红、巨三系均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可见轻度病态改变,巨系伴成熟障碍,血小板散在少见,髓片见原始细胞占2.5%。请结合临床。免疫分型:流失结果表明送检标本中未检出明显的免疫表型异常。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未见原始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巨核系增生可。诊断:1.脾大&脾功能亢进,2.全血细胞减少治疗方案:消脾方(图1-2)外敷脾区以散结消脾,病柴胡疏肝散加减,行气解郁,活血散结。经治疗1月后,脾脏明显缩小,长度由186mm缩至137mm(见图3-5腹部B超),血细胞较前上升(图6-9),2022年11月7日血常规:白细胞:3.97×109/L,红细胞:4.70×109/L,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115×109/L。经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
曾英坚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3日676
0
1
脾功能亢进相关科普号

乔海泉医生的科普号
乔海泉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54粉丝5.3万阅读

于莉医生的科普号
于莉 主治医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龙湖医院
血液净化科
418粉丝8.9万阅读

王晓亮医生的科普号
王晓亮 主任医师
上海市浦东医院
普外科
709粉丝11.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高杰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肝癌 227票
胆结石 159票
胰腺癌 51票
擅长:1.肝癌手术及综合治疗;肝脏肿瘤、胰腺肿瘤、胆囊疾病及黄疸的诊治。 2.肝移植治疗肝癌、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 3.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4.脾淋巴瘤的外科治疗。 -
推荐热度4.9吴亚光 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管癌 16票
肝癌 15票
胰腺癌 13票
擅长:肝胆胰系统疾病,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可切除性预测、术前综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熟练掌握肝胆外科微创技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
推荐热度4.8陈昆山 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血管瘤 127票
淋巴管瘤 24票
动静脉瘘 2票
擅长:擅长于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KT综合征、Parks-weber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食道狭窄、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肝癌、肝血管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同时擅长各类妇产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颈癌、卵巢癌等良恶性肿瘤、盆腔淤血综合征、输卵管性不孕症(梗阻及积水)等的介入治疗。已独立完成各类介入手术超过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