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异常

就诊科室: 产科  妇产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介绍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唯一通道,若脐带发生异常,造成胎儿血供受限或受阻,将导致胎儿窘迫、发育异常,甚至死亡。较常见脐带异常包括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缠绕、脐带附着异常、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哦豁,娃儿脐带绕颈了!」产科医生:你莫慌!

姚强 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产科

发病原因

不同类型脐带异常的原因如下:

  • 脐带长度异常、脐带附着异常和单脐动脉:由脐带先天发育异常引起。
  • 脐带缠绕和脐带打结:由胎儿小、羊水过多、脐带过长、胎儿活动频繁等因素引起。
  • 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由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过小或羊水过多等引起。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免疫抗体导致脐带扭转,是真的吗?

赵龙 主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肾内科

症状表现

不同类型的脐带异常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不同。

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

  • 对产妇影响: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手术助产率。
  • 对胎儿影响:可能导致胎儿缺氧、胎心异常,如果脐带的血液循环被阻断超过 7~8 分钟,可导致胎死宫内。

脐带长度异常

  • 脐带过短:脐带过短在孕期常无临床表现,分娩期会导致胎儿缺氧、胎心率异常,产程延长等情况。
  • 脐带过长:脐带过长易造成脐带绕颈、绕体、打结、受压,在分娩期也有造成胎儿缺氧的可能。

脐带附着异常

宫缩时,胎先露部下降,前置血管容易受其压迫或发生破膜时血管破裂,导致脐血循环受阻、胎儿失血而出现胎儿窘迫,甚至突然死亡。

脐带缠绕

可能导致胎先露部下降受阻、胎儿窘迫、胎心率异常等情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宝宝脐带绕颈了怎么办?还能顺产吗?

彭其才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三院 产科

如何预防

脐带异常无特殊有效的预防方式,定期进行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为什么破水要抬高臀部?脐带脱垂,分秒必争!

蒋湘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产科

检查

脐带异常一般通过胎心监护可以发现,如果有必要,可能需要进行阴道检查和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

  • 胎心监护:胎心监护可出现胎心异常。
  • 阴道检查:胎膜已破者进行阴道检查,在胎先露旁及阴道内触及脐带,或脐带脱出于外阴,即可对脐带脱垂进行诊断。
  •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脐带位置及脐血流情况,可及早发现脐带缠绕和脐带先露情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脐带扭转之后检查需要查什么 怎么预防

李国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生殖免疫科

治疗方式

发现脐带异常应密切进行胎心监护,医生会结合胎心情况及产妇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脐带先露

  • 经产妇、胎膜未破、宫缩良好者,采用头低臀高体位,并密切监测胎心率,等待胎头衔接,宫口逐渐扩张。胎心持续良好者,可经阴道分娩。
  • 初产妇、足先露或肩先露者,应行剖宫产术。

脐带脱垂

若发现产妇脐带脱垂,但胎心尚好,胎儿存活,应争取尽快娩出胎儿:

  • 宫口全开:胎头已入盆,行产钳术;臀先露行臀牵引术。
  • 宫颈未开全:产妇应立即采取头低臀高位,将胎先露部上推,同时应用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以缓解或减轻脐带受压;严密监测胎心,尽快行剖宫产术。

脐带缠绕

若产前超声已诊断为脐带缠绕,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要加强监护,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如吸氧和改变体位、尽快娩出胎儿。

脐带长度异常

若产妇经吸氧后,异常的胎心率仍无改善,应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脐带附着异常

已诊断为脐带帆状附着和前置血管的孕妇,妊娠期应严密观察,胎儿成熟后择期行剖宫产,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胎儿脐带绕颈 怎么办

郭翠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妇产医院 产科

注意事项

  • 尽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 产妇应做好可能需要工具助产、或行剖宫产的心理准备。
  • 家属应帮助产妇放松紧张的情绪。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请问脐带绕颈一周,还可以运动吗?

郭翠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妇产医院 产科

预后

若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及时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脐带异常相关科普号

李国华医生的科普号

李国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生殖免疫科

2.2万粉丝82.6万阅读

彭澎医生的科普号

彭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肿瘤中心

1087粉丝139.8万阅读

小儿外科姜斌医生的科普号

姜斌 副主任医师

徐州市中心医院

小儿外科

212粉丝29.7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