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什么是脐疝?
元海成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8日543
0
0
-
脐疝
脐疝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早产儿多见。主要是因为生后脐环处筋膜未闭,留有空隙,当哭闹、用力、便秘、腹胀、腹水等引起腹压增加时,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通过脐部突向体表,形成脐疝。脐疝很少引起崁顿,一般没有症状。多数在生后1年半内逐渐缩小,最终愈合,因此有脐疝者不必急于手术,可以观察,等待自愈,也可以门诊上固定加压包扎,促进其愈合。当脐疝发生崁顿或者绞窄,引起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年龄超过2岁,脐环直径仍大于2cm者需要手术治疗。
李延安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06日287
0
0
-
宝宝脐疝怎么处理
脐疝是腹腔内容物经由脐部薄弱区突出引起的。小婴儿发生脐疝并不罕见,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脐疝通常会在孩子1岁或2岁左右自行关闭。如果孩子的脐疝持续到4岁还没有消失,要考虑接受外科手术修补,因为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自愈,往往会持续到成年。脐疝极少发生嵌顿(包块无法按下,一碰就疼),但也得小心。如果孩子出现频繁呕吐、剧烈哭闹,家长就要查看脐部的包块是否质地坚硬、颜色暗紫、触摸疼痛,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外科就诊。(即使没有脐部的异常,频繁呕吐和剧烈哭闹也要就医排查)。平时没必要给孩子戴脐疝带,不会加速脐疝的愈合,长时间的束缚还会导致孩子的不适。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05日387
0
0
-
脐疝的治疗
脐疝绝大多数多能自愈,随着年龄增长,腹直肌发育完整,疝孔常逐渐狭窄而闭合。一般认为1~2岁甚至到3~4岁仍可期望其自愈。自愈的可能性与脐环的大小有关:脐环直径lcm左右,不做任何处理均能自行闭合;脐环>2cm,特别是有增大趋势者,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脐疝的治疗常规:2岁以下暂不处理;2岁以上如不闭合,可考虑施行手术治疗;脐环直径大于2cm,则建议早期施行修补术。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2月04日340
0
0
-
什么是脐疝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脐疝有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之分。 一、小儿脐疝 小儿脐疝的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发生。小儿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有经常啼哭、便秘或咳嗽等。疝囊为突出的腹膜,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或小肠。 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主要表现为啼哭时脐部有肿块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内容物回纳后可触及疝环边缘。疝环大小多在1cm左右,很少超过2cm,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 没有闭锁的脐环延迟至2岁时多能自行闭锁。因此,除嵌顿或溃破等紧急情况外,在小儿2岁之前可采取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外包纱布的硬币或衣扣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6个月以内的婴儿采用此法治疗,疗效较好。原则上,5岁以上儿童的脐疝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二、成人脐疝 成人脐疝为后天性疝,较为少见。腹内压增高是其主要原因,如多次妊娠、过度肥胖或肝硬化腹水等。由于成人脐环一般狭小,周围瘢痕组织较坚韧,故疝内容物易发生嵌顿或绞窄。 成人脐疝多发生于肥胖的中年经产妇。主要症状是脐部出现半球形肿块,有咳嗽冲击感。常伴有消化不良,腹部隐痛不适。 成人脐疝无自愈可能,且易发生嵌顿或绞窄,所以宜尽早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术及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可选择微创手术方法修补脐疝,从侧腹部打孔进行手术,保留肚脐,脐部无切口疤痕,不影响美观,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
储诚兵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04日737
3
5
-
脐疝的微创治疗。
今天门诊接诊了几个需要手术的大小孩脐疝,已安排住院,故写一篇科普文章有必要。 脐疝是另外一种更加常见的脐部异常。出生后,随着两侧腹直肌相互朝对侧继续生长,脐环可自发闭合。如闭合迟缓,行程一个脐环缺损,则慢慢出现脐疝。通常来讲,突出体表的小肿物是体内的肠管和其附属组织,若不影响宝宝喂奶及排便的话,暂时不要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会尝试用脐疝带或者用纱布裹上硬币压迫脐疝部位,避免让肿物突出,其实效果基本上没有达到。脐疝带或硬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皮肤压疮、皮肤破损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用脐疝带。 若超过2岁,宝宝的脐疝直径仍大于2cm,这时自愈的趋势就会减弱,需要至小儿外科门诊让医生检查一下。按照目前小儿外科专科共识,这一类的往往需要手术,老方法是开刀手术,脐部下方行成一个户型切口疤痕。 目前我开展的就是腹腔镜脐疝疝囊结扎术,手术简便,切口疤痕小,疼痛轻,愈合快。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疤痕小。
黄振强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0月26日393
0
1
-
浅识脐疝——不可忽视的肚脐鼓包
▲脐疝脐疝,英文名称为umbilical hernia,为一种自肚脐突向外的腹壁疝,约占原发性腹外疝的10%(最多见的是腹股沟疝),好发于脐上下缘。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7万脐疝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欧洲疝学会(European Hernia Society,EHS)将肚脐上、下3cm以内发生的疝统称为脐疝。一、一般性认识脐疝按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幼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各有其鲜明特点:婴幼儿脐疝:较成人多见,好发于1~3岁,男女兼可(女孩略多),多可自愈;成人脐疝: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男女比约为1:3)、肥胖患者、重体力劳动者、肝硬化腹水和糖尿病患者,须手术方可治愈;脐疝的发病率较低,约为1~2%,不同人种略有差异,有色人种(相对于白色人种)相对更高(18%)。此外,男性脐疝易发生嵌顿,而女性脐疝多无症状,两者治疗积极性截然不同(门诊看到的病人多数是男病人就是这个原因♂)。▲各式肚脐外观二、脐疝的病因和病理脐为人胚胎体壁发育的(去母体)遗迹。人出生后,随着脐带的结扎,脐部的发育才真正开始。随着残留脐动、静脉不断栓塞和纤维化,脐下方的腹白线纤维环将逐渐闭锁,形成致密的脐筋膜,闭合不全的脐筋膜则可能进展成脐疝。▲脐的离体发育解剖示意解剖学上,脐部的皮肤较薄,皮下几无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纤维筋膜、腹膜相连,因而构成了腹壁天生的薄弱区。1、婴幼儿脐疝多为先天发育不足,在脐带残端脱落后数天或数周后出现,多与婴幼儿剧烈哭闹或慢性咳嗽有关(导致腹腔升高,而此时脐部纤维环尚未发育定形),因腹白线过度牵拉、使未闭合脐环增宽,腹腔内容物从此处(脐环)向外突出。此外,脐炎也可导致继发性脐疝。2、成人脐疝的病因尚不明确,约90%为后天性疾病的继发表现。其病因除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结缔组织薄弱外,各种致腹腔高压的因素,如肥胖症、妊娠、慢性咳嗽、慢性便秘、中重度腹水等,均可加剧腹白线牵拉,脐环作为白线的薄弱环节自然易发现断裂,继而诱发脐疝。三、脐疝的临床表现▲婴幼儿脐疝典型外观1、婴幼儿脐疝,多为可复性疝,发生嵌顿的机率较小,临床表现为脐部圆形或半圆形包块,哭闹、咳嗽时明显,安静、平卧时消失,用手按压可轻松将其推回腹腔,放手又慢慢突出,仔细触摸深部有时能感觉到增宽的环口。包块多位于脐右上缘,此处因脐血管通过先天性薄弱。疝环直径多为1cm左右,3~4cm少见,低出生体重儿(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易合并脐疝。婴幼儿脐疝多无明显症状,多数仅为外观上的改变,且多数在1~3岁自愈。2、成人脐疝,多以脐旁疝为主,突起包块多位于脐上、下缘,多呈半圆形,柔软,咳嗽时有冲击感,疝内容物早期多为网膜、脂肪,后期小肠或结肠可通过变大的疝环口突出于皮下。与婴幼儿脐疝不同,大多数成人脐疝伴随有明显的牵拉不适感、有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疝内容物易与疝囊粘连,一旦形成卡压引起血供不足可造成疝内容物缺血性坏死。孕妇或肝硬化腹水者合并脐疝,可能出现外伤性或自发性疝穿破皮肤,导致外科急症。▲成人脐疝四、脐疝的诊断▲脐疝在超声下的典型表现脐疝的诊断相对简单,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即可确诊约90%的脐疝。少部分脐疝可与脐周脂肪瘤、脐尿管囊肿、脐部淋巴结炎、脐部脓肿、脐转移癌混淆,需要辅助检查方可明确诊断。临床上,脐疝的诊断包含如下特征:外观:肚脐周围向外突起的包块,圆形或半圆形,站立或咳嗽时明显;质感:触摸包块多无不适,质软,多可以轻松推回腹腔,但是过会儿又会自行突出;伴随症状:多无不适症状,可伴有牵拉感、疼痛、恶心,甚至合并呕吐、发热等;辅助检查:临床常用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腹部CT,可以探查到脐部向外突出的包块和明显的脐环缺损;▲脐疝CT扫描下的典型表现五、脐疝的治疗1、婴幼儿脐疝的治疗多数可自行愈合,不需要特殊处理;2岁后,疝环直径超过2cm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可吸收线)单纯缝合超过4岁,直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可吸收线)单纯缝合非手术治疗措施:小胶布粘硬物(玻璃弹珠)封堵脐,定期清洁脐部;脐疝带或腹带(皮带)捆绑等。▲脐疝的单纯修补 (Mayo术式,引自《Hernia Surgery》, Chapter 19)▲脐疝的补片修补术(引自《Hernia Surgery》, Chapter 19)2、成人脐疝的(手术)治疗成人脐疝不能自愈,须采取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治愈脐疝的唯一措施;单纯修补手术:(不可吸收线)重叠缝合(Mayo术式),20世纪初以前流行,复发率高达10~15%,此后渐渐被无张力修补术替代;补片修补手术:通过在腹壁放置补片(又称为“网片”,Mesh)封堵疝环口,隔绝腹腔脏器与疝环通道,依照补片放置的腹壁层次又可细分为腹腔(underlay)、腹膜前(pre-peritoneum)、肌鞘后方(sublay)、皮下(onlay)等。该术式的技术要点包括:还纳疝内容物后,应切除多余的疝囊组织,缩窄疝环口至正常大小1~1.5cm(完全闭合可能失去脐外观);充分游离够补片放置的空间,疝环口周围3~5cm;补片放置在同一个层面,特殊情况可错层卡压固定缝合;分离层面可放置24小时引流管以减少术区积液(血清肿、浆液肿);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以完成,术后早期可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微创脐疝修补术:通过内镜或腹腔镜完成脐疝修补或补片修补,通常在腹壁外侧放置2~3个套管完成上述操作,脐部没有手术切口;补片因放置在不同的腹壁层次略有不同,腹腔内补片一定要满足防粘连,腹腔外补片则以轻量、大网孔为基本要求;术中优先还纳疝内容物,接着缩窄脐疝疝环,最后在腹腔镜直视下展平、放好补片;各Trocar孔须有效闭合,杜绝Trocar孔疝形成;与开放无张力修补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最大程度的保留脐外观、术后快速康复等优点,被各级医院广泛推广。▲脐疝的腹腔镜补片修补术六、结语如其他腹外疝一样,脐疝也是一类腹壁缺损引发的腹壁功能异常疾病,多为良性病理改变。脐疝虽小,却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早手术治疗是治愈成人脐疝的唯一有效措施,因此疝外科医生建议明确脐疝诊断的成人选择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和医学材料的不断进步,脐疝手术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好,总体术后复发率低于3%,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3天,手术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影响越来越小。脐疝也成为,仅次于腹股沟疝,最多被手术修补的腹外疝(排第二位)。作为一名资深疝专业外科医生,我强烈建议那些正在或可能遭受脐疝困扰的病友尽早到疝专科门诊或有疝与腹壁外科的综合医院诊治。如果您在阅读此篇科普文章后,仍对脐疝的诊治心存疑惑,可与我网上联系(随时)或至我的专科门诊(周四下午,疝与腹壁外科)进一步咨询。参考文献[1]张维东,秦伟,戴勇,杨生虎,韩云,杨立平,董晋.成人脐疝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17-18+22.[2] N. Aslani,C. J. Brown. Does mesh offer an advantage over tissue in the open repair of umbilical hernia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 Hernia . 2010 (5) .[3]赛甫丁,克力木,张成,艾克拜尔,牛伟亚,阿里木,凯塞尔.腹腔镜联合脐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03):359-360.[4]李光兴,申英末.腹腔镜下生物补片修补成人脐疝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01):8-11.[5]Coste AH, Jaafar S, Parmely JD. Umbilical Hernia. [Updated 2021 Jul 2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59312/(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袁玉杰医生,@珠江新城XX2901二〇二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袁玉杰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0月08日32521
0
4
-
脐疝是啥病?
张凯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27日901
0
1
-
什么是疝气,疝气是什么病?
李俊生医生的健康号(疝外科医生)2021年05月24日996
0
3
-
肚脐的包包-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叫做脐疝。婴儿脐疝可采取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成人脐疝几乎均需手术治疗。脐疝经过规范的物理或者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复发者极少,预后较好。 疾病分类 新生儿脐疝 也称先天性脐疝,是由于胚胎早期脱出的肠曲未能完全回复到腹腔内造成。 婴儿脐疝 婴儿刚出生时脐环较大且纤维组织柔弱,当腹腔内压力增大时,腹腔内脏器合并腹膜穿过韧带间的空隙突出到脐环外引起脐疝。 成人脐疝 由于腹腔压力过大导致,常见的如腹水、腹部手术、长期腹膜透析、怀孕等。 主要病因 婴儿脐疝 脐是宫内联系母婴脐带的交通口,具有先天解剖薄弱的特点。如果胎儿末期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中央位置的纤维愈合较差,则会致使生后腹压增高时腹内脏器疝出。 成人脐疝 由于疾病等原因需要腹部手术或腹膜透析治疗、腹水、多胎妊娠等,导致腹压过大,腹内脏器疝出,也可能是由于婴儿时期的脐疝继续或再次复发所致。 好发人群 新生儿到1岁以内婴幼儿。 腹压增高、腹水的患儿。 胆道系统异常的患者。 中老年女性。 肥胖者。 经产妇。 诱发因素 早产 早产儿脐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可导致脐疝的发生。 疾病 剧烈咳嗽、腹水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腹内脏器疝出。 典型症状 婴儿脐疝 多属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当啼哭、站立和用劲时,脐部膨胀出包块,直径1~2厘米,无其他症状,常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肿物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回纳人腹腔,伴有肠鸣音,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褶,以上为典型脐疝。 成人脐疝 多见于中年肥胖经产妇女,男性患者也不罕见,主要症状是脐部有半球形疝块,可回纳,伴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和隐痛。疝环通常较小,周围瘢痕组织较坚韧,较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巨大的脐疝呈垂悬状。 并发症 脐炎 脐疝部位长期摩擦导致破溃,细菌侵入后可能引起感染,导致脐炎。 肠穿孔、坏死 极少数脐炎患者腹腔脏器向外突出后不能还纳,导致出现嵌顿,如果嵌顿时间比较长,脐环较紧,压迫肠管可以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出现穿孔。 难复性疝 脐疝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发展成难复性疝,导致脐部的包块不能还纳。 治疗 对于婴儿脐疝,年龄小于2岁或肿块较小,可首先采取物理治疗的方法,若年龄超过2岁,疝环仍较大者需手术治疗,而成人脐疝几乎均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新生儿脐疝 新生儿确诊脐疝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是唯一避免新生儿死亡的方法。 婴儿脐疝 大多数脐疝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1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观察等待,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儿童脐疝手术或者梅氏手术法。 成人脐疝 确诊后,如无禁忌证均宜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缝合修补、开放补片修补和腹腔镜手术等,其中补片修补为复发率最低的治疗方式,发生嵌顿时应紧急手术。 预后 对于小儿脐疝,物理治疗有效者,脐环随生长发育自然关闭,大多不会复发,但若腹压突然增高,仍有复发的可能;手术治愈后复发者极少,疗效满意。 能否治愈 脐疝经过规范的物理或者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脐疝规范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物理治疗每3个月复查一次彩超,手术治疗后每个月复诊1次,半年后无异常则无需复诊。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疝与腹壁专业组)罗坤撰稿 手术是治疗成人疝唯一有效的方法。我科是爱惜康疝外科学院培训基地,引入当前一流麻醉方法、手术方式、修补材料、管理流程,开展了各种入路的疝修补术。特别是在疝的日间手术(48小时入出院)、局部麻醉下超微创第三代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2018年在我省率先展开、目前保持开展手术例数最多)、腹腔镜各种腹壁造口回纳术(2013年在我省率先展开、目前保持手术例数最多)、腹腔镜下各种疝(腹股沟疝、切口疝、腹壁疝、食道裂口疝、脐疝、造瘘口旁疝等)修补术、各种复发疝、巨大疝、滑疝、老年人疝手术方面有鲜明特色。创伤小、无痛、恢复快,术后患者局部异物感小、不影响生育功能和性功能、不用换药和拆线、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切实实现疝患者疝始“善”终。该专业获得2013中华医学会全国疝外科手术大赛冠军。 联系方式: 1.门诊(推荐):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门诊(周一到周五均常规设有门诊),疝与腹壁外科医师门诊:每周三、四上午,吴淼主任医师及罗坤主治医师门诊(推荐网上预约挂号)。
罗坤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1月23日2528
1
0
脐疝相关科普号

钟明安医生的科普号
钟明安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疝与腹壁外科
3584粉丝23.4万阅读

艾剑锋医生的科普号
艾剑锋 主任医师
榆林市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7473粉丝251.2万阅读

董谦医生的科普号
董谦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普外科
55粉丝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段鑫 副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心医院 疝与腹壁外科
疝 379票
体表肿瘤 1票
腹壁整形 1票
擅长: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外科诊疗,包括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造口旁疝,食道裂孔疝,腰疝,腹壁薄弱,腹壁包块等等。尤其对于巨大疑难的复发疝,切口疝等腹壁外科复杂疾病有较丰富经验。 -
推荐热度5.0刘素君 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疝 366票
小儿疝气 42票
鞘膜积液 8票
擅长:腹外疝的微创手术:儿童疝针式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发明者,治疗各类型儿童疝;成人各类型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造口疝、盆底会阴疝、食道裂孔疝等腹腔镜微创手术;局麻小切口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和腰疝;各类复杂疝的诊断和处理(复发疝、术后感染、疼痛、硬化剂治疗后,腹水、肾衰、高龄等身体虚弱者);腹壁良恶性肿块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 -
推荐热度4.7储诚兵 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疝 239票
小儿疝气 3票
膈疝 2票
擅长:精通腹股沟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脐疝、儿童疝、造口疝、腰疝、疝术后感染等的诊治。尤其擅长腹股沟疝腹腔镜微创及小切口手术,儿童疝、食裂管孔疝的微创手术,腹壁切口疝、造口疝及脐疝开放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复杂疝围手术期处理,及伴有老年病的各种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