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心身障碍
由于性格和情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躯体病症,统称心身障碍,按病情的轻重而分为心身反应、心身紊乱和心身疾病。心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而且是功能性的,例如害伯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尿频尿急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普号2022年11月04日96
0
2
-
一位躯体形式障碍者分享的正念经验
我患躯体形式障碍10多年,遍服各种药物,2年前开始接触包医生的正念禅疗,跟着“禅疗四部曲”学习正念生活。2年来坚持练习正念,躯体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已经恢复正常,昨晚睡得的很好,早上5点多醒来,做了40多分钟的身体扫描,感觉很轻松,又接着睡到6点50,就是醒来感觉心有点空落落的,我温柔的靠近自己的心进行正念呼吸,吸气吸入轻松,呼气呼出紧张,马上就感觉缓解不舒服的症状了,继续认真学习正念,练习正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正念生活:心理医生教你摆脱焦虑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9日316
0
0
-
躯体形式障碍和焦虑症、抑郁症的区别?如何区分?
老有所依健康大讲堂2022年09月26日88
0
0
-
医学难以解释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MUS)的临床实践
医学难以解释症状(medicallyunexplainedsymptoms,MUS)的临床实践与思考医学难以解释症状(medicallyunexplainedsymptoms,MUS)指患者常以躯体不适症状就诊,但针对症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结果却无异常或微小异常,无法或不足以解释症状及症状的严重程度。MUS这一术语从1985年由Slavney和Teitelbaum医生在临床上提出后,已经被持续沿用了30余年。因为MUS往往是非特异性、模糊多变,且缺乏肯定病理生理基础的,所以临床工作者也习惯将MUS称为非特异症状、功能性症状或神经官能症。目前,业界在MUS的临床定义、诊断分类、病理机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分歧。本文将论述以上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展望,为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一、MUS定义的分歧和演变目前,医学界对MUS的定义存在很大分歧,其核心争论是:MUS到底是生理疾病还是精神障碍。在生物医学领域,临床医生们常常使用“功能性疾病”这一术语来指代临床中常见的MUS,如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功能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等。而在精神心理医学领域,精神科医生们习惯将MUS描述为“躯体形式障碍”[《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或“躯体症状障碍”[《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目前,专家建议MUS的诊断应采用排除法,以免造成漏诊。MUS的排除诊断法包括3点:(1)患者的躯体症状无法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精神障碍进行充分解释;(2)这些症状不是由人为性障碍或诈病造成的;(3)症状给患者的生命活动或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损害,非常痛苦。二、MUS的患病率和不良影响由于缺乏统一详尽的诊断标准,MUS的患病率研究结论迥异。根据国外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普通社会人群中MUS的患病率为4%-10%。其中,在初级医疗单位就诊的患者中有10%-30%报告存在MUS;而在某些特殊专科门诊中这一比例可达到50%。而根据一项最新的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者发现有40.2%-49%的患者报告起码存在一项MUS。目前国内针对MUS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依然较为缺乏。依据已有的地区性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符合诊断者的比例为6.92%。在国内综合医院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住院患者MUS的发病率为4.15%,而内科和神经科门诊中MUS患者占18.2%。MUS涉及心血管、消化、神经等众多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有疲乏、头昏、头痛、失眠、呼吸困难和腹痛等。对于MUS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躯体症状,专家学者们有以下4种解释:(1)MUS是作为躯体疾患的伴随症状;(2)MUS是焦虑、抑郁障碍的常见主诉之一;(3)MUS自身就是疾病的核心内容,即功能性躯体综合征(functionalsomaticsyndromes);(4)MUS是长期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总体而言,患者往往因为没有找到器质性疾病病因来解释自己的症状而反复就诊。然而,反复的求医行为,不但迫使患者承受了躯体疾病和临床检查所带来的痛苦,也同时对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名MUS患者就诊次数为13.6次,MUS患者每年所消耗的卫生保健费用高达2560亿美元。有学者估算,如果对MUS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流程,卫生保健费用可以减少1/3。国内研究发现,MUS患者在综合医院的平均就诊次数均在6次以上,其中有21%的患者为了更好地寻求医疗救治而特意休学或辞职(6个月至3年)。这既反映了患者急迫的求治欲望,也反映了相关临床单位尚缺乏明确有效的诊断和处置方法,从而加重了MUS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过度关注和焦虑。三、MUS的危险因素和病理机制目前,医学界对MUS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健康观、心理因素、人格特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等。Smith等在对MUS患者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79.1%的MUS患者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7.7岁。Nimnuan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近的研究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MUS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这一结论在儿童MUS人群中依然成立。vanDijk等研究了人格与MUS的关系,发现MUS患者在外倾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与随和性3个维度上显著不同于躯体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国内针对MUS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贫乏,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MUS患者躯体化症状严重程度与其病程、就诊次数、消极应对方式及健康焦虑的疾病理念呈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MUS患者在应对生活中刺激性事件的时候,更多地使用了消极应对策略,使个体压力增加,从而加重和强化了躯体症状,甚至导致了新症状的出现。还有文献指出,MUS患者罹患慢性疼痛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与一般对照组相比,MUS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更低,情绪调节技能更差,而且更加倾向于报告孤独感以及社会支持缺乏感。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而言,MUS患者因为长期受生理不适的影响,其社会工作能力和效率相较健康人群更低。根据一项5年的大样本随访调查显示,MUS患者有更高的概率休长程病假,从而导致他们更加容易被用人单位解雇。荷兰的一项研究指出,在2年的随访期内,MUS患病职工的在岗时间仅达60%,剩余40%的工作时间都被用于反复出入门诊或在家休养。这不仅对劳动市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同时用人单位还面临着支付更多职工医疗费用的风险。四、MUS的治疗针对MUS患者的治疗大致可以被归纳为两大类: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经典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为主。Smith等提出了CBT治疗MUS的四大宗旨:(1)帮助患者理解症状;(2)使患者意识到没有必要对同一个症状进行反复检查;(3)让患者了解到抑郁、焦虑症状是常见的,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暗示患者有精神疾病;(4)帮助患者明白治愈MUS虽不可能,但治疗可使病情得到缓解。CBT治疗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是可行有效的干预手段。在此基础上,临床学者们发展出了更具指向性的心理治疗,如正念导向认知治疗(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MBCT),同样也被证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药物治疗方面,由于MUS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临床上通常给予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恢复社会功能。在失眠或伴有疼痛的MUS患者当中,低剂量的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其他抗抑郁药物已经被证明有临床疗效。现在,临床医生更多选择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支持教育性治疗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因为单一的治疗已不再能满足患者的求治需要。多种治疗的有机结合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临床工作者所接受和采纳。五、展望MUS患者通常就诊于普通医疗系统,难以被识别,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因此,建立具有临床实用性的诊断系统十分迫切和必要。除了传统的排除法,这个诊断系统应该具有以下要点:(1)不过于强调MUS属于器质性疾病或精神障碍的“二元论观点”,而是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造成的主观痛苦、心理状况、人格特征、生活质量等整体性状况。(2)关注MUS患者的认知扭曲,增加具有诊断效度和临床应用性的认知标准,如器质性疾病归因、健康焦虑、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使用、灾难化恐惧或者衰弱的自我概念等。在完善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MUS的危险因素和病理机制,并且建立临床诊疗共识,从而推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对MU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张庆彬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21日147
0
1
-
精神疾病的躯体化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疾病,但为什么身体会哪哪都痛呢?头痛、恶心、肢体痛...原来它们都是抑郁的特殊信号不良情绪竟能引发躯体症状?这件事每个人都应知道抑郁症的隐匿性疼痛,没经历的人很难懂不高兴会导致身体不适,为什么情绪与躯体相关呢? Q为什么抑郁症会伴有随躯体症状?所有躯体症状都是抑郁导致的? A: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引发的裁员潮,让越来越多人倍感压力,许多人开始出现情绪问题。 不久之前,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发布公开数据,指出疫情导致2020年重症抑郁症患病人数增加了约5300万,增长幅度约27.6%。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罹患抑郁症,但大众对它的认识仍然不够,存在着诸多误解。 其中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 抑郁症只是一种单纯的情绪病,并不伴随其他症状。 但实际上,大多抑郁症患者在起病初期,会出现失眠、疼痛、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 大众的误解让患者不能准确识别病症,最终导致情绪障碍的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 01情绪与躯体紧密相连 为什么抑郁症会引发躯体症状呢? 在心理学中存在着“转换机制”的说法,它是指当个体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我们的身体会寻找自救途径,通过一定的反应释放压力。 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当我们无法自我纾解负性情绪时,身体就会自发性地用生理症状替代心理压力,以达到释放内心、改善感受的目的。 人在太难过时,通常会大病一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也就是说,个体的情绪活动与大脑关系密切。 大脑皮质层、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等部位,既是个体情绪活动的主要中枢,又是调节内分泌系统及支配内脏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中枢。 当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持续蓄积,逐步发展成情绪障碍时,有可能导致个体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功能失调,进而降低个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更容易出现生理疾病。 试想一下,我们生气时,是不是会出现血压会飙升、心跳加快、身体发抖的情况? 而躯体的不良反应,又会成为新的外部刺激,影响着个体的情绪状况,因此患者会陷入“情绪差—身体差—情绪差”的恶性循环之中。 02并非所有症状都是抑郁前兆 虽然抑郁症会引发各种躯体症状,但是有两点“不是”我们必须清楚。 其一,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会出现躯体症状。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有抑郁情绪的人群,症状仅停留在心理层面,没有表现出躯体症状。 这个阶段,个体的抑郁情况相对而言不太严重,正常的社会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只是情绪异常低落。 这种情况,患者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的意义不大,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找到导致不良情绪的症结,在出现躯体症状出现前,将抑郁扼杀在摇篮里。 惋惜的是,很多人小看了情绪的影响,通常是放任其发展至情绪障碍的地步才知道要就医。 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躯体症状,更要提前识别内心发出的信号。 其二,不是所有躯体症状都是抑郁症的前兆。 虽然抑郁症会引起各种躯体症状,但不是所有症状都是情绪引起的,只有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对查不出病因的躯体症状,我们才能推测是否存在抑郁导致的可能性。 那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躯体化症状有哪些呢? 除了常被提起的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胃肠不适、体重减轻等外,抑郁症患者最多主诉的症状是“疼痛”。 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疼痛部位常见于胃肠道、背部、关节、肢体和头部。 而抑郁症患者伴有躯体性疼痛的概率为66%,重度抑郁症患者伴有一种以上慢性躯体疼痛的概率为43.4%。(来源于:《家庭医学(上)<疼痛:抑郁症的特殊信号>》) 所以,当出现躯体症状,也不要过度揣测,应该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 03正确应对躯体症状 让抑郁症患者感到痛苦难耐的,往往不止心灵上的伤害,还有肉体上的折磨。那应该怎么应对躯体症状呢,这四个老生常谈的措施应该做到。 ※按时服药,抗抑郁药物不仅可以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改善情绪,也可以缓解躯体症状。 ※坚持运动,均衡饮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疾病的患病率,也有助于缓解失眠、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 ※正念冥想,能够降低大脑对杏仁核的刺激,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帮助改善情绪,当情绪有所好转,躯体症状也会自然减少。 ※扩展兴趣,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降低对躯体的注意力。有时候我们越在意躯体症状,它就会越明显,所以可以通过听音乐、画画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结语 躯体症状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当我们出现问题而又查不出病因时,可以考虑前往精神科就诊。 而精神科医生也应对患者予以明确诊断,解释抑郁症引起躯体症状的原理。 毕竟只有当患者认同诊断,才能提高他们的就医积极性。
程夏龙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02日279
0
4
-
躯体化形式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的特点,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身体不舒服为主,可能涉及到患者的任何系统或器官,常伴随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躯体症状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躯体不适症状,各种性
刘佳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9日751
0
3
-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
1、什么是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接受医师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病变基础的意见。即使患者有时患有某种躯体障碍,但也不能解释症状
王亮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6日527
0
2
-
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刘奶奶今年61岁,最近半年常常觉得胃部不舒服,没有食欲,反酸,恶心,打嗝,存有消化不良的感觉,还隐隐作痛,而且也睡不好觉,为此刘奶奶辗转各大医院消化科就诊,行胃镜,CT等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存在。后在消化科医生的强烈建议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精神心理科,服用一段时间精神科药物后胃部不舒服的感觉明显好转,也在此时刘奶奶才明白自己胃部不舒服是因为精神出了问题,那么是什么疾病导致刘奶奶胃难受呢?在精神科存在这样一种疾病,它可以表现为各种胃部不舒服(疼痛、打嗝、恶心、反酸等)却查不出任何的器质性病变,症状反复存在令患者苦不堪言。这种疾病叫做躯体形式障碍。它可能会涉及多个器官,并不一定是胃部,也可能会心慌气短,憋气,头晕,耳鸣,等其他部位不适。由于通过医学手段并不能发现病因,无法进一步解决患者的痛苦,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躯体形式障碍虽然表现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但其实躯体是没有疾病存在的。它跟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有外在的压力,心理社会因素,也有内在的人格性格特点等,治疗起来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起效,是一个慢性的治疗过程,因为药物对神经递质的调整需要一定的积累时间,所以治疗需要足剂量足疗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一段时间才能逐渐的减药直至停药。过早停药会导致疾病复发风险增高。
于敬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3月04日544
0
2
-
什么是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指的是使人们感觉到痛苦或者身体所表现出的不适症状,它涉及人体全身的各个部位,比如头颈部可见头晕、头痛、头昏、耳鸣、耳聋等不适,心血管呼吸系统可见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消化系统可见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泌尿生殖系统可见尿频、尿急、尿痛、性功能障碍等,以及全身性的症状如乏力、疲倦等症状。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08日1453
0
38
-
来士普对躯体化障碍有效吗
徐丽红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9月10日668
0
2
相关科普号

陈伟医生的原创文章
陈伟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理科
7947粉丝224万阅读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
喻东山 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4738粉丝224.6万阅读

廖克军医生的科普号
廖克军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4310粉丝2.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龙英 主任医师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25票
心理障碍 21票
抑郁症 14票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神经症,酒依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睡眠障碍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等精神疾病的治疗. -
推荐热度4.8王红星 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焦虑症 47票
失眠 13票
抽动症 11票
擅长:自闭症、儿童多动症、情感障碍、睡眠障碍、抽动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慢性疲劳综合症、头痛,头晕,耳鸣,眩晕,恶心、呕吐、麻木;各种难治性躯体症状障碍、各种难治性疼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神经免疫脱髓鞘疾病及其谱系疾病。 -
推荐热度4.8杜小平 主任医师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头晕 64票
脑梗塞 36票
帕金森 19票
擅长:对于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眩晕症、偏头痛、颅内感染、癫痫、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脱髓鞘疾病、老年性痴呆等变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