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乳腺癌转移部位的顺序是什么?
乳腺癌的转移是复杂且逐步发展的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不仅涉及癌细胞的扩散路径,还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按照乳腺癌临床发展过程和规律而言,一侧乳腺癌先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在临床研究发现,75%癌灶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25%会转移到同侧内乳淋巴结,内乳淋巴结通常在胸廓内。癌细胞顺着同侧腋窝淋巴结的淋巴回流归属,向锁骨下、锁骨上、颈根部、纵隔等其他部位进行转移。最常见是骨骼转移,约2/3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出现骨骼转移,依次是肺脏转移、肝脏转移、颅内转移和少见部位转移,比如卵巢转移、骨骼肌转移、内脏其他部位转移。常见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脏、骨骼和颅内。在乳腺癌的晚期阶段,癌细胞可能已经在全身范围内广泛扩散,形成多个转移灶,治疗难度极大,预后往往不佳。在早期发现疾病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
唐都医院普通外科科普号2024年10月30日 298 0 0 -
乳腺癌分型、治疗、预后
—、LuminalA型具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同时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较低。治疗方案:一般会先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常常采用内分泌治疗,比如使用他莫昔芬、来曲唑等药物来抑制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降低复发风险。预后:总体来说,LuminalA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好,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对较长。二、LuminalB型LuminalB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HER-2阴性的LuminalB型,其特点是ER和/或PR阳性,Ki-67较高,另一种是HER-2阳性的LuminalB型。治疗方案:对于HER-2阴性的LuminalB型,除了手术和内分泌治疗外,可能还需要化疗来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HE-R2阳性的LuminalB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会加用抗HER-2治疗,比如使用曲妥珠单抗等药物。预后:预后相对LuminalA型稍差,但比其他类型仍较为良好。三、HER-2过表达型HER-2阳性意味着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过度表达,导致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手术依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通常会采用化疗联合抗HER-2治疗。抗HER-2治疗的药物除了曲妥珠单抗,还有帕妥珠单抗等。预后情况:经过规范治疗,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Luminal型仍相对较差。四、三阴性乳腺癌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治疗难点: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主要依靠化疗。预后较差的原因: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侵袭性强,且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容易复发和转移。
医生集团-河北肿瘤内科科普号2024年10月24日 182 0 0 -
中医思维指导化疗用药
比如乳腺癌,一个肺转移和一个肝转移,我们发现卡培他滨对治疗肝转移效果好,诺维本对肺转移效果好,我们运用中医归经思想指导对西药化疗药的应用。为什么卡培他滨对肝转移好?因为卡培他滨在肝脏活化;为什么诺维本对乳腺癌的肺转移效果好?因为诺维本在肺的浓度最高。这就是中医归经的思想。按照西医的说法治疗乳腺癌的肝转移和肺转移,诺维本和卡培他滨是随便选的,但是我们发现不能随便选。我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西医杂志上,也被国外认可。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2日 293 0 0 -
吃他莫昔芬打肚皮针才3个月,内膜8mm,需要处理吗?
邵彬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1日 103 0 2 -
有关托瑞米芬的一些问题
1.适应症托瑞米芬片说明书中,被药监局批准的适应症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或不明的转移性乳腺癌。一种药物为了获批上市,需要做很多的注册临床试验,药监管理部门会根据临床试验中设计的入组标准来批准适应症。药企为了争取快速的上市,不可能把某种药物所有的潜在治疗作用都去做注册临床试验,一般会选择目标患者更多的、更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条件,作为申请注册的适应症群体。20世纪90年代,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还是他莫昔芬片。他莫昔芬的应用范围是女性乳腺癌患者,包含了各种年龄、绝经状态、早期或晚期情况。他莫昔芬当时已经使用了30年,成为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标准药物。在那个年代,相继出现了4种新的内分泌药物。其中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从药物原理上来讲,这类药物只能用于绝经后患者。另一种药物就是原研的托瑞米芬,商品名叫“法乐通”,于1997年在美国上市。托瑞米芬和他莫昔芬分子结构相似,作用原理相似,都属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类药物。但是注册研究选择了绝经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因此直到如今,托瑞米芬的说明书适应症都没有更改。我想,可能这个药物的商业利润,已经无法支撑企业去做新的临床研究去扩大适应症。企业研发新药成本很高,扩大注册适应症范围或用法用量的成本也很高。如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叫氟维司群,首次上市时批准的用量是250mg,但进一步研究发现500mg会有更好的结果,为了更改说明书,企业要花费很多的经费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才能完成说明书的更改。如果一个药物没有了更多的利润,企业是没有动力去做这些工作的。2.超适应症用药在临床实践中,超适应症用药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有多种的原因,既有药物的原因,也有患者病情的原因,也有医生的用药习惯导致。个人认为,药物的选择有5种依据,推荐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1.依据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2.第1条未纳入,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疾病诊疗指南3.第1-2条未纳入,依据行业协会制定的疾病诊疗指南4.第1-3条未纳入,依据学术期刊发表的大型临床研究的数据5.第1-4条未纳入,依据药物的药理学原理,依据其他临床研究数据,依据多学科MDT讨论意见,推测药物可能对患者有治疗帮助无论是何种依据,第一考虑的因素肯定是患者的获益。在患者获益和风险相同时,优选适应症范围内药物。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已经没有优选的适应症内药物可用的话,超适应症用药是可以理解的。3.治疗建议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很多,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的新药上市,不仅仅是晚期患者有了新的选择,在早期患者中,一些新的药物也有提高生存的效果。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病情分期、分子分型、绝经状态等因素,医患沟通共同制定方案。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常见的可选方案包括:OFS(戈舍瑞林/亮丙瑞林)+AI(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瑞波西利/派柏西利/达尔西利)OFS(戈舍瑞林/亮丙瑞林)+AI(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OFS(戈舍瑞林/亮丙瑞林)+SERM类药物(他莫昔芬/托瑞米芬)SERM类药物(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绝经前如果需要使用到SERM类药物,无论是依据说明书适应症,还是依据各大临床诊疗指南的推荐,他莫昔芬均是首选。4.何时选托瑞米芬?无论是美国NCCN指南还是中国的CACA指南,都有提到绝经前女性可以使用托瑞米芬,而且在中国医生临床实践中,经常会使用到托瑞米芬。在临床研究中,也有一些数据提示,托瑞米芬的治疗效果更优。那何时选择托瑞米芬呢?1.他莫昔芬不良反应明显,不能耐受时。(如肝肾功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厚等不良反应时)2.对原研药品质有追求者。(国内无法购买到原研的他莫昔芬,但可以买到原研的托瑞米芬)3.依从性略差的患者。(他莫昔芬常用早晚各1粒或一次2粒,托瑞米芬每天只需1粒60mg)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4日 313 0 1 -
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系列:P120ctn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哪个更好
一、P120ctn在乳腺癌中的作用P120ctn是连环蛋白(Catenin)的一种,属于糖蛋白家族。P120ctn最初是作为Src癌蛋白磷酸化的一种重要底物而被发现。它的每一个片段都有不同的结合位点,发挥不同的生物逻辑功能。研究证实,P120ctn是细胞骨架蛋白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其关键功能是稳定和调节钙黏蛋白(cadherin)介导的细胞-细胞粘附和细胞间信号传导。P120ctn表达减少或缺失导致E-cadherin表达缺失,CCC复合体的解离,进而导致肿瘤细胞黏附性下降,肿瘤发生转移。 二、P120ctn与预后三阴性乳腺癌中P120ctn阳性表达较P120ctn阴性表达而言,有更好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张牛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3日 59 0 0 -
升白针的那些事儿
大多数乳腺癌病友对于升白针并不陌生。那么,升白针是什么?为什么要打升白针?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什么是升白针?升白针,顾名思义就是升高白细胞的针。白细胞能够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病毒和细菌,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力的关键。升白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产生白细胞,达到“升白”的目的。为什么要使用升白针?大多数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白细胞中有60%-70%为中性粒细胞,且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首要危害是感染。这类感染通常进展迅速,可能刚开始仅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数小时后便进展为肺炎、肠炎甚至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因此,如果出现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其次,中性粒细胞减少会打乱化疗计划,影响化疗效果。一旦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严重降低的情况,就不得不延迟化疗,等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数恢复到正常才能化疗。而这个等待期,短则数天,长则数周,进而导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大大增加。哪些患者需要使用升白针呢?所有化疗患者都需要使用升白针吗?并不是!每个患者的化疗方案不同,不同化疗药物对骨髓的造血能力的抑制作用不同。同时,每个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也千差万别。因此,是否需要使用升白针需要综合考虑化疗方案和患者自身情况两大方面因素。从化疗方案来看,部分化疗药物对白细胞的杀伤能力很强,可能导致长时间重度的骨髓抑制,因此需要提前用升白针来降低感染风险或避免治疗延迟。这类化疗方案主要包括:ddAC-T方案(剂量密集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TAC方案(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TCbH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等。从身体状况来看,高龄、近期手术和/或开放性创伤、接受全量化疗、肿瘤侵犯骨髓、全身体能状况较差、营养状况差、合并慢性心、肝、肺、肾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一旦感染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化疗后要及早给予升白针,减少感染风险。如何使用升白针?临床上使用的升白针主要分为两大类:长效升白针及短效升白针。长效升白针一般作为预防性使用,在化疗后的24~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也就是说,如果星期一上化疗,则星期二或星期三给予长效升白针,从而预防在化疗后7~9天血象降到最低点时发生感染。长效升白针在每个化疗周期只需注射一次,维持效力长达两周。优点是作用时间长,维持效力好,无需多次监测血常规,省事方便高效。缺点是长效升白针费用相对较高。短效升白针又称为“解救升白针”。其效果维持时间短,需要每天使用,每1~2天监测血常规,直到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正常及以上。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升白针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升白针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骨痛、脱发、腹泻、寒战、肌痛、头痛、皮疹等。其中,约10%~30%的患者发生轻度至中度骨痛。以腰骶骨为主,一般持续2~3天,较长者不超过7天。总体来说症状较轻,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如有需要,可通过口服普通镇痛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等)得到有效缓解。打了升白针之后多久可以继续用化疗药?升白针与化疗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避免在化疗同时或化疗后立即给予升白针。一般建议间隔24~48小时:即化疗后间隔24~48小时才能给予升白针;打升白针后也要间隔24~48小时再进行化疗。从而避免经升白针作用后进入增殖周期的造血细胞被细胞毒药物杀伤,减少骨髓干细胞损伤,增强患者的化疗耐受性。打了升白针之后白细胞为什么仍然没升高?打了升白针之后白细胞没有升高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具体分析:首先,是个人体质因素。年龄较大或者因多次化疗后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变差,就会使得白细胞难以大量产生。其次,是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骨髓毒性的药物也会抑制造血功能。最后,是营养因素。进食少,或者营养吸收不好,使得体内缺少造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可能是白细胞没能升高的原因之一。打升白针之后突然升得很高要紧吗?不必担心。打升白针后出现白细胞过高,主要与升白针刺激骨髓粒系造血有关,这种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在停用升白针后,这种骨髓刺激作用就会消失,骨髓不再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而已经形成的白细胞,经过几天就会进入衰老、凋亡的过程,从而白细胞水平也会很快恢复正常。升白治疗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剂量和强度的重要保障。保持良好心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赵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1日 232 0 1 -
乳腺癌治疗的新武器:冷冻消融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中位列第一,早期乳腺癌治疗主要以开放性手术为主。近来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开刀治疗乳腺癌成为可能。只需“打一针”,直击乳腺癌病灶所在,迅速“冷冻”再“解冻”,击破肿瘤细胞,就可打垮乳腺癌,同时术中患者几乎无痛感,术后无疤痕,住院恢复周期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项新技术——乳腺冷冻消融技术。什么是乳腺冷冻消融技术?冷冻消融又称为“氩氦刀”,是一种微创消融肿瘤的治疗技术。冷冻消融是一项纯物理治疗,其作用原理依靠低温带来的细胞毒性作用,包括第一次冷冻、被动解冻和第二次冷冻的循环。首先利用超冷手术器的尖端,输送常温高压氩气(冷媒)直接作用于癌细胞部位,使其温度迅速降低,细胞内、外的组织液形成冰晶,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脱水、变性。当输送常温氦气(热媒)时,尖端快速加热处于结冰状态的病变组织,细胞肿胀破裂,同时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微血栓生成,从而阻断对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让病变部位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进而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冷冻消融技术能缩小局部癌细胞病灶,也能减少病灶数目。尤其是早期癌症,病灶体积小且数量少,采取冷冻消融术能起到完全消融的目的,其效果可以跟手术治疗相媲美。冷冻消融的治疗效果如何?1998年,随着氩氦刀在美国问世,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应用于实体肿瘤治疗已有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近来年,在此基础上,冷冻消融技术又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国外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乳房肿块,肿瘤的冷冻消融率可达到100%;对于直径不超过2厘米的乳房肿块,肿瘤的冷冻消融率也达到92%。在2019年美国乳腺外科医生协会年会中,一项日本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304例直径≤1.5厘米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冷冻消融及术后综合治疗后,不再做手术切除,术后6年随访,局部复发率不到1%。因此,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冷冻消融技术,疗效确切,治疗效果好且复发率很低。冷冻消融适合什么样的乳腺癌?冷冻消融技术为乳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适合以下几类乳腺癌患者:(1)乳腺癌肿块直径≤2厘米,无淋巴结肿大及转移者。(2)乳腺癌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者。(3)Ⅲ期和Ⅳ期乳腺癌不能进行常规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可以考虑姑息冷冻治疗。此外,炎性乳腺癌常会迅速散播,液氮喷溅技术是目前制止该病的唯一手段。乳腺冷冻消融治疗是怎样进行的?冷冻消融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患者处于适当体位,消毒铺巾后,在B超定位后进行穿刺。氩氦刀,名为“刀”,其实用的是针,一般采用的氩氦刀直径为1.7mm或2.4mm。消融刀穿刺至病灶内后,首先输送氩气,1min内将病灶部位温度降至零下140℃,冷冻10min;再输送氦气,使病灶部位迅速升温至20-40℃并持续3min进行融解。如此反复冻融两个循环后,微血管内膜损伤并栓塞,停止运输养分,病灶内肿瘤细胞破裂毁损。 乳腺冷冻消融技术有什么优点呢? 冷冻消融技术属纯物理治疗,彻底摧毁肿瘤治疗效果确切,同时具有以下优点:(1)术中疼痛感小。与一般产生热量的消融技术相比,冷冻消融的优点是冷却无痛苦。这是由于冷冻本身具有使痛感迟钝的镇痛作用,因此冷冻消融造成的痛苦要远比其他的治疗方法轻,手术中患者舒适度较好。同时,冷冻消融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术中几乎没有痛苦,并可以与术者进行实时交流。(2)创伤小,恢复快。冷冻消融在超声实时可视化下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开展,不破坏乳房外表、并发症少、恢复快。它的创伤几乎看不出来,还可以减少瘢痕和疼痛,避免给患者形成的心理及生理创伤,更好地保护乳房组织,从而达到“去病保美”的效果。(3)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冷冻消融技术还可以降低周围组织受到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处理膈肌以及心脏大血管附近的病变组织时,比其他类型手术更有优势。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相比,冷冻消融无毒副作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效地调控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冷冻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局部复发,显著提高远期生存率。冷冻消融技术较之传统手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无需将患者的整个乳房切除。乳腺癌冷冻消融技术作为一种保乳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不仅挽救患者的生命,更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感。
赵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1日 146 0 2 -
1例(38岁)乳腺癌luminal A/腔面 A 型综合治疗后进展-TOMO放疗
1例(38岁)乳腺癌luminalA综合治疗后进展-TOMO放疗乳腺癌分子分型概述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Trilaciclib)/科赛拉®(Cosela)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多恩益®-说明书PET/CT在放射治疗计划(RTP)中的应用1例(女/75岁)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多发转移胸壁复发(5.4cm)-TOMO放疗-来自长沙1例复发晚期乳腺癌/肾衰竭/血液透析-广泛多发骨及巨大软组织转移(最大径11.6㎝)-TOMO放疗转移性乳腺癌(综合治疗后11年后复发)1例----一次放疗-9个靶区(从锁上~坐骨结节)TOMO放疗1例右侧乳腺癌(女/50岁)根治性同步放化疗-TOMO放疗(肿瘤BED=93.75Gy)1例(女/51岁)三阴乳腺癌(TNBC)术后放化疗后强化治疗的决策张某(Q),女,38岁(1986-04-24)
曾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0日 135 1 1 -
什么是乳腺“腔镜”手术
提起腔镜手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胸腔镜,腹腔镜手术。随着当代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疾病同样可以采用腔镜施行微创手术。常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使病人失去了患侧乳房,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会出现术后乳腺不对称等缺陷,同时术区留下明显的瘢痕,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乳腺腔镜手术是一种治疗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现代微创外科技术,是顺应外科学发展的新探索。其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治疗效果,能够解决常规手术难以克服的难题和瓶颈,已经成为乳腺外科一类重要的手术方式。什么是乳腔镜手术?乳腔镜手术是利用腔镜的优势从远离病灶部位的切口和入路进行手术(如腋窝切口或乳房下皱褶等)。术中取2-3个1-2厘米的小切口,或者一个2.5厘米的单切口,从切口处置入微小的高清镜头和腔镜专用的精细手术操作器械,手术者通过体外放大的显示屏进行手术,从而达到切口不仅相对小而且隐蔽,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目的,保证良好的乳房外观美容效果。乳腺腔镜手术使乳腺外科手术发生显著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开发手术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该技术克服了部分传统手术的缺陷和不足,明显改善了部分乳腺疾病手术治疗效果,解决了部分常规手术无法克服的临床难题。使部分乳腺疾病在手术治疗时兼顾了形体美观,并能同期恢复或重建乳房,具有突出的美容效果,是运用现代理论和技术解决自身问题的成功实践。乳腔镜手术适用于哪些情况?乳腔镜手术的主要适应证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切除术、乳腺切除术后假体植入、乳腺癌经术前辅助化疗肿块缩小降级后施保乳手术、男性乳房发育症等。哪些患者不能采用乳腔镜手术?乳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包括:1.严重的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2.难以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乳腔镜手术安全吗?乳腔镜运用初期,曾有人质疑此类手术的安全性,认为可能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截止目前经过国内各位乳腔镜研究者十余载的研究与观察已经明确:乳腺癌腔镜手术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风险与传统手术并无区别,但是乳腔镜手术患者恢复更快,生活满意度更高。乳腔镜手术有哪些优点?1.切口微小且隐蔽乳腔镜治疗乳腺疾病,只需要不显眼或隐蔽的区域切开足够小的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切口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利用乳腔镜技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减少了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切除组织更彻底乳腔镜手术选择腋窝或是乳房下皱褶等隐蔽部位做切口,利用长柄的乳腔镜器械即可完成肿瘤的切除,乳腺上基本无切口,术后乳腺的外形不受影响。乳腔镜摄像头具有放大的功能,可以将组织放大4-7倍,高清的摄像头可以放大到10倍。因此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在镜下操作,手术视野更为清晰,解剖更加精细,有助于完成复杂手术的操作,使传统手术不易看到的部位在乳腔镜下更清晰,使肿物不容易被遗漏,切除更彻底。3.淋巴清扫更清晰乳腔镜的摄像头可以拐弯,从而可以进入隐蔽的死角,而且不增大手术切口,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使得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比常规开放性手术更容易。开放性手术腋窝清扫时,为了尽量减小腋窝部位切口,造成手术视野太小,腋窝深处观察不仔细,清扫难度增大,造成腋窝深处淋巴结很难清扫干净的困境,加大手术困难和风险。4.术后并发症可能性小乳腔镜的放大功能可以很好地保护血管和神经,实现手术微创化,因而最大程度减少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功能性损害。其次,小血管在直视放大显得非常清晰易于手术处理,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手术视野看不到出血,大大减少了手术出血。5.乳房整形效果好乳腔镜除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还在乳房整形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这使乳腔镜辅助下的乳腺外科技术成为提高患者术后美容效果的有效方式选择,乳腺癌术后行乳房重建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取注射式材料奥美定有突出的优势,在直视下取得彻底,清除干净,避免过度清创。乳腔镜手术的开展不仅仅是使乳房手术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更标志着乳腺外科向微创、美容方向的趋势发展,是乳腺外科治疗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史的革命,具有更加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乳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因此,乳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可能标志着乳腺外科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乳腺外科的整体治疗策略将会继续朝着更加微创、更加有针对性的外科治疗与更加有选择性的全身性治疗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赵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8日 122 0 0
乳腺癌相关科普号
米悦医生的科普号
米悦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993粉丝4609阅读
李道睿医生的科普号
李道睿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9426粉丝5.3万阅读
张晟医生的科普号
张晟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三科
1.1万粉丝6.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夏雯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
乳腺癌 348票
乳腺纤维瘤 2票
乳腺疾病 2票
擅长: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疾病筛查,乳腺肿瘤遗传咨询 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 -
推荐热度4.7杨雪 副主任医师医科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 402票
乳腺疾病 93票
乳腺肿瘤 60票
擅长:乳腺癌保乳、保留功能手术、即刻整形手术与个体化综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等乳房肿物或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6方仪 主任医师医科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 202票
乳腺肿瘤 37票
乳腺疾病 19票
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高难度乳腺肿瘤微创切除,专注乳腺癌保乳,保留功能手术,尤其擅长乳腺肿瘤切除后整形,乳腺肿瘤成形术、乳腺术后即刻重建,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或扩张器/假体乳房重建等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