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托莫西汀会引起失眠,食欲差、烦躁吗?
答:会。一位13岁女性,因疑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服用托莫西汀,开始服用25mg/早,半个月后食欲,动力,睡眠都是很好,后来增至37.5mg/早,遂出现日夜颠倒、失眠,食欲差、易激惹,烦躁、自伤,这是托莫西汀过度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能所引起。
喻东山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29日84
0
0
-
睡眠不好三招解决,就怕你第一条就做不到。
李博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12日193
1
11
-
最新可以考虑的睡眠药物
莱博雷生最近在国内获批上市了,对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者镇静类药物的患者可以试着考虑更换一下治疗,尤其是存在成瘾性倾向或者副作用太大的患者在治疗失眠时可以替换一下这种双食欲素受体阻断机制的药物。对晚上睡眠启动和睡眠维持效果好,患者反应第二天后遗作用小,对白天工作生活影响更小。
孙玉涛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05日336
0
2
-
治疗失眠新药——地达西尼(Dimdazenil)胶囊
治疗失眠新药——地达西尼(Dimdazenil)胶囊地达西尼(Dimdazenil)是一种新型失眠治疗药物,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和临床特性使其在失眠治疗领域备受关注。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特性、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深度解析:本药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是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通过部分激活GABAA受体,产生促进睡眠的作用。1.药物概述与作用机制分类与结构:地达西尼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化学名称为7-氯-3-(5-二甲氨基甲基-[1,2,4]噁二唑-3-基)-5-甲基-4,5-二氢-咪唑并[1,5-α][1,4]苯并二氮杂䓬-6-酮,分子式C₁₇H₁₇ClN₆O₂。药理特性:作为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地达西尼选择性作用于α1亚基,增强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开放,从而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其部分激动特性相较于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可减少过度镇静和依赖性风险。药代动力学:口服后1小时达峰,半衰期约4小时,呈线性动力学特征。高脂饮食会延迟吸收但不显著影响生物利用度,主要通过肝脏代谢(FMO3酶主导),代谢物经尿液排泄(48小时排泄率74.25%)。适应症:原发性失眠(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短期失眠障碍(如压力、倒时差引起的失眠)可能拓展适应症(如焦虑相关失眠,需进一步研究)2.适应症与临床应用适用人群:获批用于短期治疗失眠,尤其针对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患者。临床试验显示其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并延长总睡眠时间,且改善日间疲劳而不影响功能。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2.5mg,睡前口服。需注意短期使用原则,避免长期用药导致依赖风险。疗效证据: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其疗效与佐匹克隆相当,且对睡眠结构(如增加N2期睡眠)的优化更具优势。3.临床优势与创新点安全性提升:作为部分激动剂,其镇静作用和呼吸抑制风险低于传统GABAA完全激动剂,尤其适用于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依赖风险降低:药代动力学显示多次给药后暴露量未显著积累(Ra=1.05),提示短期使用依赖性风险可控。日间功能保留:临床研究未发现次日残留效应(如嗜睡或认知障碍),适合需保持警觉性的患者。4.安全警示与禁忌禁忌症:重症肌无力、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呼吸功能不全、过敏史及既往复杂睡眠行为(如梦游)患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与阿片类药物联用可导致深度镇静、呼吸抑制甚至死亡,需严格限制联合用药场景。特殊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者缺乏研究数据,妊娠期禁用(动物实验显示可通过胎盘及乳汁)。5.研究进展与指南推荐指南地位:2023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将其列为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推荐级别为A级证据、Ⅰ级推荐,尤其适用于合并焦虑或需减少日间影响的失眠患者。对比传统药物:相较于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地达西尼对α1亚基的中等选择性可能平衡疗效与副作用,但其长期安全性仍需更多真实世界数据支持。适合人群:短期失眠、传统安眠药不耐受者、需减少依赖风险的患者。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依赖。未来展望:可能成为失眠治疗的一线药物,但需更多长期安全性数据。📌注意:具体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自行调整剂量!6.优势与特点✅更安全:相比传统安眠药,依赖性和戒断反应风险低。✅次日残留效应小:不影响白天警觉性,适合需要保持清醒的人群(如司机、白领)。✅适合老年人: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好。7.用法用量推荐剂量:通常5mg,睡前30分钟服用(具体遵医嘱)。起效时间:约15-30分钟,维持睡眠6-8小时。疗程:一般短期使用(2-4周),长期使用需医生评估。8.可能的副作用尽管安全性较高,但仍可能出现:轻度头晕、头痛(尤其是首次服用时)口干、胃肠道不适罕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禁忌人群: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安全性未完全明确)对GABA能药物过敏者9.与其他安眠药物对比特殊人群与毒理研究特殊人群未开展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需谨慎使用。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通过胎盘和血乳屏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2.毒理数据生殖毒性:大鼠试验中高剂量(500mg/kg)可降低精子密度和受孕率;兔试验中母体毒性显著,但未见致畸性1。致癌性:动物试验(小鼠和大鼠)未显示致癌性1。地达西尼是中国首个获批的GABAA受体部分激动剂类失眠药物,其选择性调节机制可能减少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的过度镇静和依赖风险,为失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需警惕其潜在滥用可能,临床使用应严格遵循短期、低剂量原则。总结与展望:地达西尼通过精准调节GABAA受体亚基,在失眠治疗中展现出高效性与安全性平衡的潜力。然而,其作为新药仍需关注长期依赖风险及特殊人群应用数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在慢性失眠、共病精神障碍等复杂场景中的价值,并对比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达利雷生)的优劣势,以优化临床决策路径。
医生集团-广东心理咨询科科普号2025年04月26日3622
0
0
-
入睡困难怎么办?
入睡困难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善:第一,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帮助调整生物钟,使身体适应固定的睡眠模式。第二,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第三,放松身心: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温水泡澡等放松活动,帮助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使身心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第四,避免刺激性物质: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可乐,同时减少吸烟和饮酒,这些物质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入睡。第五,限制白天睡眠时间: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如果确实需要午睡,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内。
戴俊平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6日55
0
0
-
很多门诊病人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根本不睡觉,怎么办?
答:要么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剂量不够,要么是使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种类太弱(例如地西泮、奥沙西泮),要么是病人对γ-氨基丁酸能的激动不敏感。一般用阿普唑仑0.8mg/晚,或艾司唑仑2mg/晚,或硝基安定10mg/晚,或氯硝西泮1mg/晚,多能睡着。问:如果还睡不好,我也没办法,我从不给他们开喹硫平等药,我认为喹硫平适应症没有睡眠障碍。答:可以用喹硫平25mg/晚,或者米氮平15mg/晚,这叫脱标签用药。过去只有氯丙嗪这类典型抗精神病药,那是不主张用于单纯失眠的。现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的喹硫平、甚至奥氮平,在难治性失眠中都可以应用。但为什么又不常用呢?因为这些药物是通过抗组胺H1受体而催眠,就像是扑尔γ敏的催眠效应一样,次日昏昏沉沉,生活质量很不好。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科普号2025年04月02日510
0
2
-
科学应对失眠:从正确用药到身心调节——基于中国最新指南的失眠防治建议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但盲目使用助眠药物可能适得其反。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等权威文件,结合我国失眠人群的特点,本文将系统介绍科学应对失眠的策略。一、失眠的诊断:先找原因,再谈治疗根据指南,失眠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入睡困难(>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醒来>2次)或早醒;症状每周≥3次,持续≥3个月;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如疲劳、注意力下降)。特别注意:失眠常与抑郁、焦虑共病(约50%患者需心理评估);需排除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等疾病(必要时做多导睡眠监测)。二、治疗原则:非药物优先,个体化用药1.一线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I)指南强烈推荐CBT-I作为慢性失眠的首选方案,其效果持久且无副作用,包括:睡眠限制:减少卧床时间以提高睡眠效率;刺激控制:床仅用于睡眠(不玩手机、看电视);认知调整:纠正"必须睡够8小时"等错误观念。2.药物选择:短期、按需、低剂量(1)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适用人群:昼夜节律失调(如倒班、时差)或老年人褪黑素分泌不足者。指南建议:剂量0.5~5mg,睡前1~2小时服用,疗程不超过3个月。(2)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短效药(如唑吡坦):适用于入睡困难,但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中长效药(如艾司唑仑):适用于睡眠维持困难,老年人慎用(跌倒风险)。(3)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适用人群: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4)中成药需辨证使用,如:心脾两虚:归脾丸;肝郁化火:加味逍遥丸;指南强调:避免含朱砂等重金属成分的药物长期使用。三、失眠伴抑郁/焦虑的特殊处理《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共病时优先治疗原发病:单纯镇静可能掩盖抑郁症状;联合治疗策略:轻度:CBT-I+SSRIs(如舍曲林);中重度:心理治疗+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必要时联用短效安眠药。四、常见用药误区与风险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依赖、认知功能下降(指南建议疗程<4周);滥用褪黑素:对普通失眠无效,且可能扰乱自身分泌;中成药"安全"误区:忽视辨证或药物相互作用(如含麻黄类可能升高血压);突然停药:苯二氮䓬类药物需逐步减量,避免反跳性失眠。五、日常调整:睡眠卫生的黄金法则指南推荐以下习惯辅助改善睡眠: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减少卧床清醒时间:若20分钟未入睡,起身到暗处放松;避免刺激物:下午不饮咖啡/茶,睡前不饮酒(酒精破坏睡眠结构);营造睡眠环境:黑暗、安静、室温18~22℃。总结:失眠治疗需"三步走"评估:明确是否伴随其他疾病(如抑郁、呼吸暂停);非药物干预:首选CBT-I和睡眠习惯调整;药物辅助:短期、按需使用,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失眠并非不可战胜,科学治疗结合生活方式改变,多数患者可获得显著改善。若症状持续,请及时到睡眠专科或心理科就诊。(注:本文用药建议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执行)
施景泉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9日68
0
0
-
睡不着?疼痛科有绝招!
岳剑宁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1日92
1
3
-
治疗失眠新药:地达西尼
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地达西尼:为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选择性作用于α1亚基,部分激动GABAA受体。地达西尼达峰时间约1h,半衰期约4h,适用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可以改善日间疲劳,不影响日间功能。优势一是精准 地达西尼只作用于和睡眠相关的脑区,不会过度抑制其他脑区功能,所以不会像一些传统药物那样让人第二天昏昏沉沉或者记性变差。优势二是作用明显临床试验显示,地达西尼能帮助患者更快入睡,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半夜醒来的次数,让患者一整晚都能睡得更香。优势三是依赖风险低长期使用也不易产生依赖,副作用轻微:常见的副作用会有轻微的头晕、口干,严重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等很少见。【使用注意】1、严格执行医嘱:临睡前口服给药,每次2.5mg。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头晕、反跳性失眠等戒断反应。2、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与酒精、其他镇静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效应,导致呼吸困难或过度嗜睡。3、短期使用:推荐疗程通常不超过4周(包括减药期),避免长期依赖。
庞福佳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20日1591
0
2
-
失眠是一种病吗?
“失眠”这个现象本身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一个真实现象。它仅仅只是医学界为了说明一些东西起的一个“假名”,也就是只是个概念,而我们一旦把这个概念放到我们心里,就开始烦恼我们了。对于那些被失眠困扰的人,一旦到了晚上固定的时间点,就开始紧张,为睡不着烦恼,一旦到了凌晨还没睡着,自己都能把自己吓死。哎呀!完了完了,又失眠了,然后就是被焦虑与烦躁困扰一整晚。如果我们真的懂得活在当下,不纠结过去,不惧怕未来,很轻松愉悦的活在当下时刻。不被“失眠”这个观念束缚住,那么你一定会体会到最美妙的休息状态。这就是我强调学习睡觉的原因。——《学习睡觉:心理治疗师教你摆脱失眠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3月18日296
0
0
失眠相关科普号

何鸣医生的科普号
何鸣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精神科
3523粉丝102.7万阅读

林玉洁医生的科普号
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医科
46粉丝7.8万阅读

吴高松医生的科普号
吴高松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2.4万粉丝459.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汪秀琴 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失眠 210票
睡眠障碍 16票
胃炎 9票
擅长: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失眠,尤其对顽固性失眠、青少年睡眠障碍、安眠药依赖具有独到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提出中医药辅助安眠药撤药的独特优势,并获得省级科研项目。同时,对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便秘、胃癌、结直肠癌等)具有较多经验。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排石有较多中医药治疗体会。 -
推荐热度4.9郑书传 心理治疗师厦门市仙岳医院 睡眠医学中心
失眠 144票
睡眠障碍 52票
焦虑症 5票
擅长:失眠与失眠相关的焦虑抑郁的评估与诊治,运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失眠,解决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夜里易醒难入睡、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问题,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重塑符合生物钟节律的良好睡眠模式和建立健康的睡眠心态。(不能开药) -
推荐热度4.8张旭东 副主任医师四川省肿瘤医院 麻醉科
失眠 106票
睡眠障碍 15票
头痛 3票
擅长:顽固性失眠的治疗;长期依赖安眠药物,睡眠不佳的治疗;安眠药物的减停;颈肩疼痛不适;偏头痛,头痛紧张不适等;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