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十多岁了还尿床,正常吗?
临床统计,十多岁了尿床还是很多的,10岁大约有5%的孩子尿床,12-14岁大约2-3%的孩子尿床,15岁1-2%的孩子尿床。如果孩子大于5岁,每周尿床超过2次,连续3周,这就是“遗尿病”了。这个是需要治疗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还是早治疗,因为正常情况5岁就不应该尿床了。当然随着年龄增大,有些遗尿儿童会自愈,但正规治疗肯定比自愈快。所以要及早就医。西医学总结儿童遗尿的发病因素很多,总结一下几个方面:1、睡眠觉醒异常;2、夜间多尿;3、生理节律因素;4、膀胱机制紊乱;5、肾脏因素;6、遗传因素;7、脑干抑制功能发育延迟。对于上述病因,西医采用一些药物如麻黄素、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甲氯芬酯、托特罗定等,这些药物起效很快,但是停药后遗尿又会出现,而且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多。在临床上,绝大部分的儿童遗尿找不出明确的病因,这部分儿童只是身体机能发育不健全,可以采用健脾、补肾、养心中药来调养,效果还是很好的。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科普号2024年10月18日 208 0 1 -
小儿遗尿的问答
一:问:小儿遗尿的诊断答:小儿遗尿记住523,就是5岁以上,每周尿床大于2次,持续3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遗尿;二:问:小儿遗尿有哪些原因答:小儿遗尿的原因很多,有感染因素、包茎因素、神经因素、尿道和膀胱发育异常等,但是最多见的是功能性因素,就是找不出明确原因。三:问:小儿遗尿与骶椎隐裂有关吗? 答:骶椎隐裂的孩子不一定尿床,骶椎隐裂导致硬脊膜膨出,就会影响排尿和大便,一般的骶椎隐裂不会导致遗尿。四:问:小儿遗尿西医怎么治疗?答:除了明确的病因,西医治疗功能性遗尿主要是采用去氨加压素和报警器治疗,这些治标不治本。五:问:中医怎么看待本病答:中医认为有心火因素,有肝郁因素,有湿热因素,有脾肾亏虚因素等等。六:问:哪种因素最多答:一般孩子是脾肾亏虚的比较多。七:问:中医治疗本病用什么方式答:中医治疗可以喝汤药(孩子难以接受),针灸(孩子更难接受),艾灸(很麻烦),穴位贴敷等方法。八:问:有没有简便有效的方法答:经过多年临床,采用肚脐服药的方法,一般很快见效。
孙洪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6日 150 0 0 -
谈谈尿床那些事儿——重视儿童遗尿
什么是尿床?尿床,在医学上来说,称为儿童夜遗尿。以往,对于尿床的定义不一。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将儿童夜遗尿定义为:大于等于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偶尔有一次或者持续数周的尿床并不能诊断夜遗尿。原发性夜遗尿指小朋友从婴儿期开始持续尿床,没有连续三至六个月不尿床的纪录。而继发性夜遗尿是指儿童已停止尿床超过六个月,却突然再有尿床的问题。其中根据是否合并白天的膀胱症状,如尿急、尿失禁、排尿次数增加/减少、排尿延迟、憋尿表现、排尿不畅等,分类为单一症状夜遗尿症与非单一症状夜遗尿症。尿床,可能比想象的更常见……夜遗尿的患病率2017年我们中心领衔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遗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岁的儿童中,发病率为15.2%,而到了7岁,则为8.3%,10岁为4.8%,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自发缓解率;但是,在16岁以上的青少年中,仍有1.1%的发病率。可见遗尿,在孩子们中还是很常见的,而且也并不是小年龄儿童的专利。虽然每年约有15%的患儿可以自愈,但约0.5%-2%的患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重度遗尿的比例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尿床会好转——但其严重程度也可能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越严重的遗尿儿童所占比例越高尿从哪里来?怎样控制排尿?要认识夜遗尿,我们先来介绍下尿从哪里来,我们怎么排出尿和控制尿的。身体的废物从细胞进入血液,血液在体内流动、运输,交换能量和废物,而我们的肾脏,就是一对过滤血液中的废物的过滤器,流经肾脏的血液形成尿液,通过输尿管储存到膀胱中,膀胱就像一个有弹性的袋子,而袋子的开放则由肌肉控制,肌肉就像门的“开关”,在准备好排尿之前,肌肉会阻止尿排出,而大脑会通过排尿反射,控制肌肉的活动,也就是控制门的“开关”。同时,大脑也释放“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可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2-3岁的小朋友开始有自主排尿意识,并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一般到了3-4岁,能良好的控制白天排尿,且女孩早于男孩。所以对一些小年龄的孩子,有时不能很好的控制排尿,请不要指责他们。什么原因导致夜间尿床呢?尿多了:小朋友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缺乏前面所说的“抗利尿激素”,这个激素的分泌,促进了尿液的浓缩,正常来说,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浓缩,因此,晚上的尿液浓缩没有成人那么好,在夜晚会产生相对较多的尿液。膀胱小: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不够储存整晚的尿液,这可以是指物理上的不够大,也有指“功能性”容量减少,也就是说虽然孩子的膀胱足够大,但未至最大容量时肌肉即发出了痉挛,导致尿液排出。醒不来:小朋友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充盈的膀胱向大脑发送的信息不够强,不能把孩子叫起上厕所。其他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也对尿床有一定的影响,如家族史,约62%的遗尿症患儿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曾有类似的病史。还有饮食饮水,进食过多刺激性的食物,或者夜间饮水较多,也是其影响因素,另外,如果存在便秘,粪便积压压迫膀胱,也容易引起尿床。儿童夜遗尿的危害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持续存在的夜遗尿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并影响到以后的成人生活。此外,儿童遗尿还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出现身高偏矮(比正常儿童低2~5厘米)、偏瘦或虚胖身材。尿床时间长还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慢等症状,使孩子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遗尿更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社会交往活动。遗尿也对家长和家庭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每个家长必须认识到尿床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一种疾病。超过5岁的儿童仍经常尿床,建议寻求医疗咨询比尿床更可怕的是认识不足远离尿床美好清晨规范治疗儿童夜遗尿尿床不是您孩子的过错 ≥5岁儿童夜间经常尿床,需要就诊 应用药物和治疗方法可治愈夜遗尿
饶佳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3日 177 0 3 -
遗尿报警器在夜遗尿症患儿中的使用方法
由一个感应器和一个唤醒装置组成:感应器置于内裤中或床垫上,可由水分激活;唤醒装置通常是一个听觉报警器和/或一个振动带或呼叫器。遗尿报警器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淘宝或京东等多种途径自行购买。遗尿报警器是夜遗尿症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当患儿尿床时,警铃报警唤醒患儿起床排尽余尿并清洁床单,通过反复训练建立膀胱胀满——觉醒之间的条件反射,使患儿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从而帮助建立正常的睡眠中尿意觉醒机制和改善夜晚膀胱储尿功能。遗尿报警器治疗遗尿的特点是:遗尿报警器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维持时间较久,复发时间相对较晚。遗尿报警器治疗依从性很重要!遗尿报警器治疗容易打扰患儿和家长的睡眠,治疗见效时间比药物治疗所需时间更长,多需要连续使用8周或更长时间。尽管使用遗尿报警器时复发率较低,但是长期治愈率仍<50%。最常见的原因是治疗依从性差和早期中断治疗。因此,治疗的依从性非常重要,需要患儿和家人具有高度积极性。(1)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的选用原则正确记录排尿日记非常重要,医生将根据排尿日记,判断夜遗尿症亚型和治疗方案。夜间尿量增多但膀胱容量正常的患儿宜使用去氨加压素治疗。膀胱容量偏小的患儿可能出现去氨加压素抵抗,宜使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夜间尿量增多且膀胱容量偏小的患儿,宜联合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治疗。夜间尿量正常且膀胱容量正常的患儿可给予遗尿警报器或去氨加压素治疗。(2)选择遗尿报警器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偏好、想要达到多快的起效速度、患儿和家人的积极性和承诺以及遗尿的频率和尿量。如果每周遗尿超过2次且不以短期改善为首要治疗目标,如家人能够应对患儿的尿床负担且未对患儿表现出愤怒、消极或责备态度,建议使用遗尿报警器。若患儿及家长对选择遗尿报警器有抵触,无论患儿为哪一亚型单症状性夜遗尿,均可首先考虑使用去氨加压素治疗。(3)遗尿报警器也适用于去氨加压素药物减量阶段,以促进患儿自行觉醒及减少复发的概率。(4)不适用遗尿报警器治疗人群:患儿每周尿床<2次。每晚多次遗尿。患儿或家长不太愿意使用遗尿报警器。家长期望得到快速有效治疗。家长对尿床持消极态度或责备患儿。患儿有精神心理疾病。遗尿报警器的疗程1.治疗有效的早期征象:如果尿湿区域缩小、可被报警器唤醒、报警器在夜间响起的时间更晚、每晚报警次数变少及尿床夜数更少,说明治疗有效,应继续治疗至少3个月。2.早期无效:如果患儿未表现出治疗有效的早期征象,如尿湿区域缩小、可被报警器唤醒、报警器在夜间响起的时间更晚、每晚报警次数变少及尿床夜数更少,则建议在报警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去氨加压素,或者停用遗尿报警器,待6~12个月后患儿更成熟时再尝试报警器治疗。3.停用指征:应每晚使用遗尿报警器,持续治疗2~3个月或至患儿连续14个夜晚无尿床(无论先达到哪个标准)。通常使用8~10周起效,治愈率为30%~87%,复发率为4%~55%。如果试用3个月后,患儿每周不尿床的夜数较基线时增多,即使其尚未达到连续≥14晚不尿床,也应继续使用报警器治疗。如果使用报警器治疗3个月后无改善,则为治疗失败,需要采取其他干预措施。4.复发时治疗:复发时(每月尿床≥2晚)可重新启用报警器治疗,通常能获得快速二次响应。反复使用的遗尿报警器通常不需要消毒。遗尿报警器不良反应很少遗尿报警器治疗可能的不良反应:报警失败、误报、未能唤醒患儿、干扰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因使用困难而依从性不高。大约30%的患儿出于各种原因未继续使用遗尿报警器,包括皮肤刺激、干扰其他家庭成员和/或未能唤醒患儿。不推荐闹钟唤醒或人工叫醒闹钟唤醒或人工叫醒的时间不能与膀胱充盈同步,不能进一步形成条件反射,还会人为干扰儿童夜间睡眠,睡眠剥夺加重,影响夜间去氨加压素的分泌,对治疗夜遗尿具有反向作用。因此,目前国内外夜遗尿指南均未作推荐闹钟唤醒或人工叫醒治疗儿童夜遗尿症。
赵丹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2日 335 0 0 -
夜间遗尿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服用注意事项
去氨加压素:如醋酸去氨加压素片,为抗利尿激素类似物,主要通过肾脏对水重吸收增加,并调节肾脏离子分泌如Na+、K+等,从而减少尿液量,是夜间单症状遗尿的一线治疗药物。注意:去氨加压素片睡前服用后,将减少夜间尿液生成。如服用后,大量饮水,将导致水中毒的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去氨加压素片服用后应减少饮水,以避免水中毒、低钠血症及惊厥发生。(1)行为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将患儿晚饭时间前移,保证患儿睡前2-3小时,不饮水、饮料、稀饭、牛奶、西瓜等富含水份的食物。并在睡前解小便,排空膀胱。这是遗尿治疗的基础。(2)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a.如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感冒等疾病导致的发烧,需补充水份,应暂停服用药物,避免水中毒发生。b.患儿服用去氨加压素片前后,或调整药物用量后,家属需自行进行排尿日记的记录,以供医生依据排尿日记判断治疗效果,以调整治疗方案。c.加压素片有效治疗疗程达3个月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减量治疗。d.治疗期间如有不适或疑问,请第一时间咨询遗尿治疗专科医生。
赵丹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2日 175 0 0 -
11岁女孩,夜间尿床(遗尿),辗转求医,苏儿手术后三月遗尿症状治愈
11岁女孩小张,有四年遗尿病史,起初没在意,随年龄增长,遗尿症状逐渐加重,影响生活,遂引起重视,当地医院就诊后,未予以明确诊断,家长求医至北京,相关专家检查后考虑脊柱裂原因导致,介绍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给小朋友完善俯卧位MRI后发现存在终丝沉降差,建议手术治疗。去年年底在苏儿神经外科做了微创手术治疗,上周,小张妈妈带小张来门诊复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告诉我说小张的遗尿症状完全好了,术后一月就没有再尿过床,现在术后三个月了,再也没出现过尿床问题,复查MRI也非常满意。确实,遗尿是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膀胱问题、生殖系统问题等。对于每个患者,找出导致遗尿的确切原因非常重要,因为治疗方案可能会因此而异。遗尿问题不再是单纯泌尿医生的问题,需要多学科诊治,随着检查设备及技术的进步,更有助于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苑斌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25日 267 0 1 -
儿童遗尿症就诊率不足20% 危害家长莫忽视--采访初梅医生
专家提醒:儿童遗尿症就诊率不足20%危害家长莫忽视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舒2023-07-2222:32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65周年学术活动暨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日坛宾馆会议中心举行。在分论坛上,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初梅就“儿童难治性遗尿的治疗”进行了学术分享。初梅主任指出,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在世界上,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疾病,相当于每30人的幼儿园大班中就有5个孩子有尿床问题,而每100个大学生里面就有2人依旧在尿床,这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是每周尿床3次以上的。这一疾病具有一定危害,但统计显示,目前实际就诊率不足20%,家长亟待提高认识。初梅介绍,有的家长认为,尿床不是病,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一次尿床就会紧张,怀疑孩子有遗尿症,实际上偶尔一次尿床不需要过于紧张,看是否当天孩子过于疲劳,或者运动量过大。但是如果孩子超过5岁了,平均每周至少两次出现了尿床,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应当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原发性儿童遗尿症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抗利尿激素、膀胱容量不够大、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便秘压迫膀胱、睡前摄入过多水等。从危害上来看,长期遗尿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儿童性格养成和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学习成绩,如不及时检查治疗,对孩子的肾脏发育也可能带来危害。因此,家长需要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那孩子来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最基础的尿常规检查适合所有初诊的孩子,通过尿比重、尿糖、白细胞尿、血尿和蛋白尿等项目来初步排除儿童潜在的继发因素,如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和尿崩症等。还可以通过泌尿系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膀胱、输尿管的结构,初步排除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通过检测膀胱容量、膀胱壁的厚度和残余尿量来了解膀胱状态和功能。在治疗手段上,对于单纯夜间遗尿症的孩子,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正向激励。父母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和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结果,只有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控制好孩子的尿床问题。首先,家长要强调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因此指责孩子。小朋友尿床本身就会产生羞愧、尴尬的心理,此时家长如果打骂,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应该尊重和安慰孩子,鼓励她(他)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次,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要保证孩子的每日正常液体摄入量,尽量让孩子白天多饮水(占全天饮水量的80%),在晚上睡觉前2~3小时应尽量不进食水。晚餐要早点吃,最好清淡、少盐、少油,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菜花、南瓜、谷物类等,晚餐不要大量饮水及进食牛奶、稀粥和水果。第三,作息要规律,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家长应当教育并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一般每天4~7次,对于孩子的排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提醒。此外,在晚上,一般建议孩子10点之前睡觉休息,睡眠过晚不仅会影响孩子休息和生长发育,也会对孩子的觉醒有不利影响。睡觉前不宜让大脑过于兴奋,比如剧烈运动、看刺激的电视、电影、玩游戏等。睡前不要忘记让孩子排尿。第四,唤醒治疗:6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夜间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唤醒治疗。不建议家长自行随意唤醒孩子排尿,因为往往家长很难判断孩子膀胱充盈要排尿的准确时间。第五,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家长在白天要鼓励孩子有意识地适度延长排尿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多存储尿量。当孩子的膀胱具备一定的贮存尿液的功能后,再训练排尿中途停止再排尿,这样时断时续地排尿,分次将尿排尽,以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达到使孩子自己控制排尿的目的。最后,建议家长详细记录排尿日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一线治疗:除了基础治疗外,目前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遗尿报警器和药物“去氨加压素”。遗尿报警器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即将排尿的时候,采用警铃报警的方式,叫醒孩子排尿。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识别孩子排尿。遗尿报警器的主要部件是湿度感受器,当小朋友睡眠中膀胱充盈的时候,启动排尿过程,排出的尿液刺激湿度感受器,引发铃声或震动,可以唤醒孩子。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条件反射,让孩子能从最初报警器唤醒排尿,逐渐过渡到停用报警器。报警器是采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孩子膀胱充盈尿湿时将患儿完全唤醒,需要每天晚上佩戴治疗,一般至少使用3个月。二、服用药物“去氨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是一种抗利尿激素类似物,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常用药。药物可以加强患儿夜间尿液的浓缩功能,使尿量生成减少。经去氨加压素治疗后,患儿短期内即可有症状改善,需要定期复查,逐渐减量无尿床后再考虑停药,因此一般需连续用药6个月左右,具体疗程遵医嘱。去氨加压素需在睡前服用,服用前1小时和服用后8小时应限水,以使药物发挥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对于以上方法仍无法改善的患儿,通常是难治性遗尿,需要积极复诊,医生需要再次评估病情及诊断,寻找难治的原因,必要时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三线药物、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等。
初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15日 411 0 0 -
儿童遗尿
遗尿症定义:流行情况:遗尿症具有自愈倾向,在生长发育期每年约有15%的尿遗症儿童自愈。但最终仍有1%~2%儿童NE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最近的研究发现和10年前相比我国儿童NE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5岁儿童中尿遗症的发生率为15.3%,5~18岁儿童尿遗症的发生率为7.88%。发生机制:分类分型:根据NE发生的特点,可以分为原发性遗尿(PNE)和继发性遗尿(SNE)。无论是自愈或者经过治疗,只要曾经有过连续6个月的不尿床期,就可以诊断为继发性遗尿(SNE)。SNE儿童多经历过家庭不良事件,伴随精神异常的概率更高,治疗更加困难。根据是否伴有白天下尿路症状将NE分为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MNE),非单症状性夜问遗尿(NMNE)。根据遗尿患儿是否有夜间多尿和膀胱容量小可以将MNE分为5种类型:夜间多尿型、膀胱功能异常型、尿道功能异常型、混合型(同时存在前面几种类型)、其他型(既无夜间多尿也无膀胱容量小)该分型可以作为指导选择一线治疗方案的依据。ICCS推荐将每周尿床夜晚数>4次定义为严重尿遗症;顽固性遗尿(RNE)特点为经过行为治疗、遗尿警铃和去氨加压素(DDAVP)等正规治疗3个月后疗效欠佳或者停药后复发。诊断与评估评估的目标:评估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患儿是否存在肠道膀胱功能障,或遗尿症是否有基础疾病(如,后尿道瓣膜症或其他解剖学异常、椎管闭合不全、糖尿病)的表现。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评估来排除或证实这些疾病。遗尿症的治疗:
席俊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1日 242 0 0 -
儿童尿床,需要做哪些检查评估?#小孩尿床 #遗尿#尿频#尿失禁#医学科普
崔西春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04日 63 0 0 -
盐酸丙咪嗪治疗逆行射精等男科临床应用by蒋氏男科
丙咪嗪为抗抑郁药,有兴奋和消除忧郁的作用。能减弱因刺激网状结构所致的觉醒反应,增强麻醉、催眠和镇痛等药物的作用,还有对抗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组织胺的作用。男科主要应用于:1、糖尿病逆行射精:丙米嗪,25毫克,每日三次,性交前6小时服用50毫克丙米嗪可以高度有效地使糖尿病患者在妻子的排卵期暂时恢复前向射精。2、治疗(小儿)遗尿:盐酸黄酮哌酯联合丙米嗪治疗不稳定性膀胱之遗尿症,尤其是小儿遗尿症。尿频尿急尿失禁,尤其是伴有盆底疼痛,抑郁焦虑,能够增强盐酸黄酮哌酯的镇痛作用,增强其抗胆碱能作用。
蒋毅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21日 82 0 1
小儿遗尿相关科普号
金艳艳医生的科普号
金艳艳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儿内科
3143粉丝2.5万阅读
赵翔医生的科普号
赵翔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小儿外科
287粉丝9931阅读
黄敬之医生的科普号
黄敬之 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儿科
1086粉丝52.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孙均重 副主任医师济南市儿童医院 推拿科
小儿遗尿 36票
尿失禁 2票
擅长:擅长斜颈,小儿遗尿、尿频、尿失禁、大便失禁。推拿治疗小儿斜颈,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饮食等小儿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尿频,尿失禁,大便失禁等。 -
推荐热度4.5包瑛 主任医师西安市儿童医院 肾脏内科
小儿肾病 38票
小儿遗尿 10票
小儿紫癜性肾炎 5票
擅长:擅长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复杂泌尿道感染、肾功能衰竭、遗尿症及疑难杂症等的诊治。 -
推荐热度4.4马学 主任医师华西医院 小儿外科 小儿泌尿
包皮过长 26票
小儿遗尿 7票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2票
擅长:小儿泌尿外科疾病与腹腔镜微创治疗:隐睾,尿道下裂,肾积水,神经源性膀胱与排尿异常,性别发育异常,重复肾畸形与肾发育不良,尿路感染与膀胱输尿管反流,泌尿生殖系肿瘤;包皮包茎,男性青春期发育异常与雄激素缺乏,精索静脉曲张,男性外生殖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