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胸腺瘤分型
胸腺瘤有多种分型标准,按照国际肿瘤学划分可以分为:A型、AB型、B1型、B2型、B3型、C型。1、A型A型胸腺瘤以梭型卵圆形肿瘤较为常见,肿瘤上皮细胞均匀分布,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较少。2、AB型AB型胸腺瘤与A型胸腺瘤有相似之处,但是局部病灶不含少量淋巴细胞,主要由圆形上皮细胞组成。3、B1型B1型胸腺瘤与功能正常胸腺样组织较为类似,胸腺瘤细胞含量较高,胸腺瘤细胞中包含由类胸腺髓质组织。4、B2型该种类型胸腺瘤提升淋巴细胞含量较高,细胞核主要为空泡型且有核仁。淋巴样组织与第1类型有相似之处,但是病灶内无髓样分化。5、B3型该种类型胸腺瘤又被称为非典型胸腺瘤,上皮细胞一般以多角形更为常见,含有少量异常增生。6、C型C型胸腺瘤指的是胸腺癌,主要有发生异常增生上皮细胞组织,肿瘤组织内无正常胸腺组织,且缺少未成熟淋巴细胞。
董益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1日 17 0 0 -
患者故事|确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后幸运康复,他用千字阐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徐先生来自皖北一个温馨的小城市。在他刚踏入婚姻的殿堂不久,家里就添了个小天使。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真是满满的幸福。但生活总是喜忧参半。在女儿刚满四个多月时,这位新手爸爸就确诊了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惶恐不安的他看到网上大大小小的病例分享十分茫然无措,但家人和自己也担心疾病可能进展,他只能收拾心情面对。经医生和病友介绍,他决定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从最初的困惑与挣扎,到后来的重生与感恩,他的每一步都并不容易,却也无比珍贵。现在,徐先生想敞开心扉,和大家说说他的那些心里话。“起初,我以为只是工作太累导致的颈椎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在乡下的诊所和医院,我得到的诊断含糊不清,治疗也毫无效果。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虑之中。眼睛越来越沉重,走路也开始摇晃,我甚至开始怀疑,这病是不是真的治不好了?那种无助感,让我几乎失去了继续治疗的信心。”记得那是今年四月初的时候,我开始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起初是眼睛,总感觉眼皮沉甸甸的,像是被什么往下拽。我以为是工作太累,颈椎出了问题,毕竟汽车销售这行经常得坐着,还得时不时给客户介绍车辆,脖子确实容易受累。于是,我先是在镇上的医院看了看,医生也不是很清楚,说是可能颈椎压迫,小地方的医疗条件有限,也没给开啥药。后来,我又去看了中医,老中医把了脉,说是感冒后遗症导致的肾虚脾虚和颈椎问题,那时我也没多想,就按照颈椎病的法子治了一个月。可到了五月底,情况非但没好转,反而更严重了,走路都开始摇摇晃晃,路都快看不清了。这下,家里人都急了,赶紧带我去大医院查。在县里面查了一圈,还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医生怀疑是肌无力但也不是很确认,所以他们建议我去江苏徐州的大医院看看,因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勇主任做这个比较有名。于是父亲陪我到徐州看病,到了徐州,张勇主任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不对劲,经过检查,确诊我的症状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听到这个名字,我大感不好,以前从没听说过这病。那个时候我的小孩才出生四个月,作为一个新手爸爸,听到这样的噩耗,我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之前在手机上查过这个病,看到那些关于病情严重的描述,我甚至觉得自己的世界都要崩塌了。我担心自己无法陪伴小孩长大,也担心给我的家庭带来负担。打电话跟老婆说的时候,我提到了离婚。老婆还年轻,孩子也很小,我不想他们被我拖累,如果有个万一……我希望他们还能有新的生活。老婆在电话里直接说“不可能”,让我别想那么多,第二天她坐最早一班的动车来到徐州陪着我,她用她的行动鼓励我,告诉我无论多难,我们都要一起面对。“经过多方打听和比较,我意识到,只有去大城市的大医院,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并得到有效的治疗。于是,我们决定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那里的医疗水平和专业度在全国都是顶尖的,我相信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找到希望。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上海,我得以迅速住院,并接受了专业的手术治疗。”徐州的张勇医生综合判断后,告诉我说这情况得做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推荐我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的丁建勇教授那里看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效率也很高,神经内科张勇主任很快就安排了治疗,改善了我的重症肌无力症状,防止进一步进展成肌无力危象。但听闻上海有专门的多学科团队,我还是决定去上海寻求更全面的治疗,毕竟上海有着最好的医疗资源。于是,在父亲的陪同下我们到了上海,找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到达医院时,我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即便是爬个三楼,也感觉异常吃力,胳膊和腿部的力量仿佛被抽离,坚持不了多久就得停下歇息。那时候,生活自理都成了勉强为之的事情,更别提走远路了。7月底,我们抵达上海,挂了周一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纵隔肿瘤专病门诊,当天正是王帅医生的门诊。到我看诊没几分钟,王帅医生就确定了我的临床诊断: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听说我是奔着中山医院胸外科丁建勇教授来的,详细了解病情后,他决定尽快给我安排治疗,如果再拖延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王帅医生门诊时告诉我“没问题,别担心”,他的从容淡定让我一下子就放下心来,驾轻就熟说明经验丰富,我想我是来对地方了。在决定来上海进行胸腺瘤手术之前,我心里挺没底的。毕竟手术这事儿,谁听了都会紧张。但转念一想,上海中山医院的胸外科手术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名声在外,肯定有过人之处。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越看越觉得选择上海是明智的。看到那么多病友分享他们的经历,说是在这里找丁建勇教授做的胸腺瘤手术,术后恢复得特别好,有的甚至已经好几年过去了,生活完全回归了正轨。他们去医院拿药、复查,都是自己轻车熟路,完全不需要家人陪同,这让我心里多了几分踏实。“仅仅过了短暂的等待,在周一的晨光中,我踏上了手术室的征途。那一刻,内心的波澜难以言喻,紧张与期待交织成一张复杂的网。但我知道,这扇门后,是通往康复的曙光。手术的过程如同梦境般恍惚,而当我再次睁开眼,迎接我的是医生们温暖的笑容和‘手术非常成功’的喜讯。那一刻,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轰然落地,我仿佛重获新生。”因为当时重症肌无力症状有些严重,王帅医生当天就把我收治入院,而且应用艾加莫德改善症状,应用了2次艾加莫德后,我的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自身抗体水平也下降了。在第二次用药后仅仅过了两天,也就是周一的早晨,我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那一刻,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但我知道,这是通往康复的必经之路。手术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是做了一场梦。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我被告知手术非常成功。那一刻,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上海中山医院的胸外科手术技术果然名不虚传,我之前在网上查过的那些成功案例,如今也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回想起从4月初到5月底的那段日子,感觉自己真是走了不少弯路。那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从疑惑到焦虑,再到无助的心路历程。身边不少病友也有着类似的经历,有的甚至误诊了三年之久,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大医院在面对比较罕见的疾病时的专业权威性。在徐州,我遇到了一位误诊了三年的朋友,他是做IT的,他的经历让我深感同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去大医院寻求专业治疗的决心。而在上海,我遇到了另一位病友,他之前也是因为没当回事,耽误了一年时间。后来在上海,他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状态和我差不多。每次想到这些,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现在,距离手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回到了家中。与术前相比,我的身体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连起床都需要人扶,现在我可以自如地行走;以前只能吃面条和鸡蛋,现在各种食物都能正常享用,虽然还需要忌口辛辣刺激的食物。但这样的变化,已经让我和家人感到很是满足和幸福。“在中山医院的日子,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我的父亲虽不善言辞,但那份无声的陪伴与支持,如同山岳般沉稳,给予我无尽的力量。我们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但每一次他为我奔波忙碌的身影,都是对‘父爱如山’最生动的诠释。我还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病友。在病房的狭小空间里,我们分享着相似的经历,却传递着不同的希望与力量。”在治疗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为什么现在人看病都要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在上海这样的大医院,医生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项目是全国首个获批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可以充分发挥胸外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协同诊疗,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更具有综合型优势。在中山医院,除了丁建勇教授,王帅医生外,其他医疗团队人员以及胸外科病房护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待病人非常细心和耐心。手术完成后,尽管他们非常疲惫,但仍然坚持查房,关心每一位病人的恢复情况。记得有一次,丁教授在查房时,详细地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并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他告诉我什么时候可以活动、什么时候需要休息、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需要忌口等等。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特别感动。那段在上海治疗的日子,我父亲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很多老一辈的安徽人,大多不善言辞,但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他不善表达,但那份深沉的爱,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父子俩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交谈。父亲知道,提及病情只会让我更加焦虑,所以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话题。但他会默默地去做一切他能做的事情,比如帮我询问医生、处理各种手续。重症肌无力是罕见病,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更加罕见,但是在上海中山医院,全国的患者都慕名而来,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并不罕见。在住院期间,我也结识了一些病友,他们中有的比我病情严重,有的则和我一样在苦苦挣扎,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其中有一位杭州的病友,他对这个病了解得非常透彻,经常给我们讲解一些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这些细心的建议让我感受到了病友之间的温暖和关怀。还有一位甘肃的病友,他的经历更是让我深受鼓舞。他跑了好多家医院,甚至瘫痪了8年,但最终在上海的治疗下重新站了起来。我们经常一起聊病情、聊生活,他总是用自己的经历来鼓励我要坚持下去。后记在过往的岁月里,重症肌无力(MG)曾如同一片厚重的阴霾,笼罩在许多患者的心头,医学的局限让这条康复之路显得尤为崎岖。然而,时代的进步与医学的飞跃,正逐步驱散这片阴霾。MG患者的生存质量正在稳步提升,重获健康生活的期望也愈发高涨。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徐先生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他也将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与重生,继续前行,用他的故事告诉每一个正在经历风雨的你——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请不要放弃希望。正是这些看似艰难的时刻,塑造了更加坚韧和勇敢的我们。本文所发布的内容及插图均已得到患友本人知情同意
丁建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06日 133 0 3 -
前纵隔结节,不可掉以轻心。
随着体检的日益普及,除了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检查出,很多纵隔结节也逐渐早期检查出。今天病例中的主角是位24岁的男生,刚刚参加工作2年。在单位的年度体检中发现前纵隔结节。在多家医院进行诊治,大部分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前纵隔小结节,考虑胸腺囊肿或者淋巴结,建议随访观察。后来到我院就诊,做了一个增强CT,影像图像如下:我们团队看到CT图像后,赶紧动员患者住院进一步检查。但患者明显存在犹豫,毕竟多家医院说只需要保守治疗(包括多家胸外科全国排名前十的医院)。在充分沟通后,患者最终决定住院治疗。后来我们团队给患者进行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术后病理震惊了大家。在这里,赵医生为大家科普下胸腺瘤知识: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上纵隔原发性肿瘤,约占成人所有纵隔肿瘤的20%~40%,胸腺瘤分为A、AB、B1、B2、B3和C型。C型即胸腺癌,其细胞异形性明显,丧失胸腺的特殊结构,与其他器官的癌相似。A型和AB型为良性肿瘤(传统观点,目前国际普遍观点认为A型和AB型也是低度恶性,也可以出现扩散和转移),B1型为低度恶性,B2型为中度恶性,B3型与胸腺癌均为高度恶性,侵袭性强。而这个患者手是B2合并B3胸腺瘤,恶性程度极高,生长速度快,不及时切除危害极大。而完整切除的胸腺瘤预后良好。对于这个患者,庆幸的是单位体检帮他发现了纵隔肿瘤,不幸的是差点被多家医院忽视掉了病灶的严重性。庆幸的是他最终自己选择了手术。对于前纵隔结节,尽管良性的结节(囊肿及淋巴结)较为常见,但恶性肿瘤仍有可能。一旦发现前纵隔结节,到正规三甲医院就诊,规范化治疗很重要。
赵伟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3日 94 0 1 -
胸腺瘤与胸腺癌
临床上遇到了胸腺瘤的患者咨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胸腺瘤与胸腺癌。一.胸腺瘤与胸腺癌的发病率?胸腺瘤与胸腺癌都是原发在前纵膈的罕见肿瘤(具体位置如图),有多罕见,美国NCCN指南给出的数据是胸腺瘤每年10万人里面约有1.5人发病(即发病率为1.5/10万人年),而胸腺癌更低。什么概念,这两种疾病甚至比我们之前讨论的小肠肿瘤(小肠癌(十二指肠癌、空肠癌、回肠癌)科普)还要罕见。二.胸腺瘤与胸腺癌应该怎么看?国际指南胸腺瘤与胸腺癌有相对较复杂的就诊方式,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们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一般认为,对于一个局限期的胸腺瘤与胸腺癌,首选手术切除(即胸外科就诊),如果是局部进展期,胸外科医生判断手术相对困难,可以考虑放疗科就诊行同步放化疗,或肿瘤内科就诊先行化疗后缩瘤后再手术(关于手术、放疗、内科治疗等可参考),手术后再根据情况评估是否补充治疗。如果首诊时全身多发转移,患者就可以考虑直接肿瘤内科就诊进行全身/系统治疗了(关于局部治疗与全身/系统治疗的区别,可见肿瘤(实体瘤)的局部治疗与全身/系统治疗是什么?),特别注意,刚刚带下划线的科室很重要哦,这是咱们患者朋友在不知道疾病分期下的首诊科室推荐,即如果一个患者不知道自己疑诊的这个前胸肿物是什么东西,可以首先去看胸外科,胸外科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是直接手术,还是推荐其他科室治疗。 三、胸腺瘤与胸腺癌什么区别?是胸腺瘤是良性而胸腺癌是恶性的吗?并不是,首先,胸腺癌一定是恶性,但胸腺瘤未必是良性,相当一部分的胸腺瘤同样会出现转移,即同样也是恶性肿瘤。两者的具体差别主要为:1. 镜下的形态不同。病理是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同样也是胸腺瘤和胸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此部分非常”专”,没必要展开)。2. 生物学行为,整体上来说,有良有恶的胸腺瘤的整体生存还是比胸腺癌要好,尽管两者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在均逼近100%,但是后续分期的生存还是有一些差异,具体如下再此也提醒各位,患者朋友们很爱咨询医生生存期的问题,但是医生能给出的生存期基本上都是一些大数据的中位情况,其一不能代表您的家人一定生存多久,作为家属,最差最好的心理准备都需要做。其二医学确实也在动态发展,所以生存期有动态变化,也是可能的。3. 临床表现上,两个肿瘤除了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压迫症状外,胸腺瘤还有可能出现一种常见的相对特异的伴发症: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常表现为:(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等,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肌电图和特异性抗体水平等。而胸腺癌,则非常非常少伴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四.转移性胸腺瘤和胸腺癌治疗有什么不同?这其实是胸腺瘤和胸腺癌的第四个区别。转移性胸腺瘤与胸腺癌的治疗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化疗方案。对于初治的患者来说,NCCN国际指南推荐的优选方案分别为胸腺瘤CAP方案,胸腺癌为卡铂+紫杉醇方案,其他一线标可选的方案包括CAP联合强的松,ADOC方案,PE方案等。对于二线治疗(即转移性疾病的第二个治疗方案),胸腺癌优先的治疗方案包括考虑抗血管生成TKI如仑伐替尼等,以及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胸腺瘤可以考虑奥曲肽(如生长抑素受体阳性),两者可选的包括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依维莫司等。当然,对于数据较少罕见肿瘤来说,参与临床试验也是此时的一种治疗选择(可加微信ykyzlyyyy咨询)。 五.PD-1/PD-L1单抗治疗胸腺瘤和胸腺癌的效果怎么样?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胸腺瘤患者用在其他瘤种里所向披靡的PD-1/PD-L1单抗?这是因为胸腺瘤自身免疫功能的属性,会导致有超过70%的患者出现3-4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因此传统的PD-1/PD-L1单抗并不推荐用于胸腺瘤。对于胸腺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有效率大概在20-15%之间,虽然严重不良反应比例没有那么高,但也需要警惕免疫性心肌炎等高风险问题的发生。 以上供各位参考
俞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0日 130 0 0 -
患者故事|肠梗阻和胸腺瘤有关系?一起看多重视角下的特殊胸腺瘤诊疗记录|纵隔例话
退休前的马先生是一名电器工程师,从事技术工作。于他而言,做技术就得追求极致,在保证产品效能的同时,还尤为注重外观和细节,精益求精。也由此他想法坚定,做决定从不轻易动摇。然而一次麻痹性肠梗阻入院,引发出5年前胸腺瘤的相关问题,马先生的决定发生了变化。从前绝不手术的他愿意接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手术方案,坚定相信中山医院纵隔MDT专家们。这场经历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参与其中的马先生和他的女儿,还有医生都各有想说的话呢?以下分别是马先生女儿、马先生,和纵隔主任丁建勇医生的分享:我父亲65岁了,前年生病的时候已经退休,以前是在电子电器行业工作。父母都是合肥工业大学毕业,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属于有知识有文化的那一批,在我眼里他们都很厉害。爸爸曾经是工程师,妥妥的「理工男」,很有主见也有点固执,如果他决定好的事情,很少会轻易改变。因此他生病的这件事情,家里也不可能瞒着他,所有的决定都是根据爸爸自己的意愿做的。五年前,爸爸经体检发现了胸腺瘤,我们那的医生也告知了相关情况,最好是能够进行手术,可爸爸却直接拒绝了。关于他自己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人能动摇他的想法,虽然很担心,但是我们也只能尊重他的决定。好在当时爸爸身体并没有什么症状,他自己的心态也非常冷静沉着,见他这样,我和妈妈也就没有太紧张前年6月份,爸爸突发肠梗阻,我们那边的医生说有可能是胸腺瘤导致的并发症。然而因为这个肿瘤实在太大,又包裹了血管,手术难度很大,当地医院不敢开展这个手术,于是让我们赶紧到上海去。通过当地医生的介绍,也是自己经过网络上搜索,我们找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丁建勇教授这里,希望能够缓解爸爸的症状,解决这个危险的肿瘤。当时爸爸的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他在很短的时间瘦了30斤,体重掉到100斤以下了,也无法进食。丁主任一看他这个情况立刻先安排我们到中西医结合科的范越医生那里缓解肠梗阻症状,把身体养一养。稍微好一点后,爸爸就进行了放疗,通过放疗让肿瘤变小,才有手术的机会。经过两个多月15次左右放疗,爸爸终于在11月23号的时候完成了手术。我们一家也才感觉歇了一口气,看到爸爸短期内身体快速变化消瘦,即使再相信医学发展,相信医生的专业,我和妈妈也仍然害怕和紧张。丁主任和范医生当时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最早去中山的时候床位非常紧张,那时候特别困难,在爸爸诊断结果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丁主任和范医生考虑他的病情危险,还是把他收进医院了。那个时候我们全家都很感激,不知道结果怎样,也不知道要治疗到什么时候,一片迷茫下他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他们,感谢复旦中山纵隔多学科专家团队没有放弃我们。包括后面每一次复查,所有的事情我都会咨询丁主任的意见。上个月我们去复查,丁主任看到爸爸现在的状况非常高兴。爸爸这个病经历了重重波折,最后没事了,我觉得很幸运也很难得。这个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满意,或许是尘埃落定心情轻松,回过头来,我又想起并好奇了爸爸的态度。我记得当初刚确诊胸腺瘤的时候,他是坚决不做手术的。“你们不用劝了,我有我自己的考虑,手术我是不会做的。”从刚开始的信誓旦旦,到后来丁主任说什么他听什么,这转变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手术,后面又坚定要手术?如果不知道我的经历,你们肯定是不能明白我这个转变的。五年前,我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了胸腺瘤,体检的医院也比较重视,专门打电话提醒我要进一步检查,于是我去了我们省立医院检查。当时医生说我这个胸腺瘤的良性程度更大,但是有手术指征,建议手术切除掉。我想,我首先没有任何症状,也有很大可能是良性的,这个手术我下意识就拒绝了。为什么?这与我40岁时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有关。40岁时的一天,我准备给家里墙上修一下,具体要做什么事情我忘记了,只记得那时候我用上了梯子,梯子的防滑没有做好,我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造成了胸椎的压缩性骨折。家里人给我送到医院后拍了片子,医生告诉我这个压缩性骨折的地方需要手术固定,让它不要再受力,等长好后再把固定的钉子拿掉,相当于前后两次手术。因为是我们本地的医院,我也有同学和认识的人在,经过一番咨询确实是需要这样解决,我也就接受了。结果手术当天,因为麻醉反应的相关问题,我在已经打了麻醉的情况下还被从手术室推出来了,最终手术终止,我也没有再进一步治疗。后来我在床上躺了近3个月,胸椎的骨折终于好了。从那以后我在心底就抗拒手术,一是没有手术我也好了,那是不是不手术也是可以的?二是手术当中终止,也让我对手术产生了一些心理阴影。回到胸腺瘤,检查后医生告诉我良性可能性大,我的身体也没出现什么问题,我当然不会选择手术。我琢磨着,等哪天这胸腺瘤真有啥不对劲了,或者检查出来有啥问题了,我再去处理也不迟。毕竟,能少挨一刀就少挨一刀嘛。就这么着,这个胸腺瘤就留了五年。直到后来因为肠梗阻的问题,我的体重快速下降,身体也出现症状,这才下决心去上海好好看看。这时候虽然内心依旧忐忑,但我也明白这事情拖不得了。我这人比较信命,觉得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所以,我就听天由命吧。我母亲对我的这种“顺其自然,老天安排”的观点就不太赞同。她觉得有时候事情没做成,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老天不让做。但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种玄学,我相信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就像这次胸腺瘤的手术,我其实一开始也是抗拒的,但肠梗阻的问题让我没有别的选择。现在,我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这个手术。毕竟,当所有的路都走不通时,这或许是唯一的路了。那段时间,我瘦得只剩下一百多斤,对于一个1米78的人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说到又愿意接受手术了,我的心态还算乐观和开放。丁主任算是胸外纵隔这块国内顶级的专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技术。我想,只要他愿意给我做手术,那成功的几率就是最大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相信最厉害的专家,我还能信什么呢?丁主任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不仅来自于我们省立医院医生的推荐,还来自于我们在网上的深入了解。他的案例、评价,都让我们对他充满了信心。所以,当女儿告诉我需要签字时,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她,不管签什么,都要签,只要丁主任给我做手术就行。好在结果最终让我的人生迎来新的机会。目前我恢复得很好,上个月底去上海复查,丁主任给拍了个CT看了看,他说没问题。我的体重回升到115斤了,整体状态也好了很多,胸腺瘤带来的那些症状,比如压迫肺引起的咳嗽,都消失了。多亏了丁主任、范医生和MDT的各位医生专家,专家一起开会的时候有医生说,我这病有一定难度,但是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们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给我治。现在我的生活慢慢回归正轨。白天没事就出去走走路,活动活动筋骨,钓钓鱼,或者开车出去转一转。以前退休在家,还帮忙带带孙子,现在偶尔也会出去评评标,毕竟还在专家库里呢。复查时候我还有个好奇,当地医院和中山胸外科给出来的疾病诊断,都表示我的情况非常复杂和棘手,但在丁主任的脸上,我就没见过纠结和拒绝,他总是对我说别想太多,我们尽力解决,这让我信心陡增。如今回过头来我也会想:面对我这样的手术情况,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丁主任是否也曾有过犹豫?他说的那些宽慰的话,比如‘不用担心’,是不是只为了安抚我的情绪呢?点击收听:复旦中山胸外科丁建勇教授的诊疗心声之所以想分享这个病例,是因为作为医生,我们也觉得这是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在行医生涯中,确实会有一些病例让我们自己都深受触动。这个病例很特别,病人来的时候正好是上海封控疫情期间,就医很不方便。我印象特别深,他来的时候当时非常消瘦,简直就是皮包骨头,纵隔有个很大的肿瘤,还有麻痹性肠梗阻,进食困难,后来又查出锥体边上有病灶等等,非常复杂。病人慕名来到我们的多学科门诊,肯定希望得到最好的救治,我们也是全力以赴。他的情况很棘手,但我们想,所有治疗首先得提高病人的营养,维持他的营养状态。所以我和范越教授商量好,由范越教授帮忙收治病人。当时收治病人特别困难,范越教授先把病人送到病房,给他提供营养支持,先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然后再商量治疗方案。因为纵隔肿瘤很大,麻痹性肠梗阻可能是纵隔肿瘤的伴随症状。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希望能处理掉这个肿瘤,也许能改善肠梗阻。在医疗组的共同努力下,先安排病人做了放疗,肿瘤缩小了,后来又做了手术。过程非常艰辛。最终好的结果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达成了。确实跟预料的一样,纵隔肿瘤切掉后,病人的麻痹性肠梗阻逐渐缓解。最后病人回到当地,一年多后,后面脊柱盘的病灶做了手术,还是良性的。特别欣慰的是,最近一次门诊随访,看到他家人带着他来,完全无法想象这和来时的那个样子是同一个人。现在他非常健康,没有肠梗阻了,能正常进食,红光满面,肿瘤也没复发。对医生来说,对我们复旦中山纵隔的MDT团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病例,也是对我们大家最大的鼓舞。点击收听:复旦中山胸外科丁建勇教授想对同行说的话同时,关于这个病例,我想跟咱们胸外科的同行说有时候碰到纵隔肿瘤,尤其是胸腺肿瘤,经常会有一些合并症,像重症肌无力、纯红再障、干燥综合症等等,这些大家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但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说像麻痹性肠梗阻这种比较罕见的并发症。这个病人,给咱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参考。这是胸腺肿瘤合并了麻痹性肠梗阻,通过手术治疗,病人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觉得这对咱们胸外科同行来说,也是一个借鉴。像这样的病人,一开始处理这个病例肯定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团队。尤其是病人来的时候那种营养状况,可能需要一个团队精心设计治疗计划。这位病人因为肿瘤太大,先做放疗缩小,整个过程中都给他很好的营养支持,最后才获得肿瘤完整切除,麻痹性肠梗阻解除,也才有后面做第二次骨科手术的机会。所以我想,再困难的病人咱们也不能放弃,病人都会有很好的治疗希望和治愈可能。
丁建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3日 153 1 8 -
机器人剑突下微创切除胸腺肿瘤,小空间,大作为,更微创!
吴青峻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3日 16 0 1 -
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手术仍是胸腺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肿瘤来说,非手术治疗是必然选择。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及放疗,但疗效有限。随着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部分研究已开展关于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胸腺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的免疫治疗研究多为小型回顾性分析。本文对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胸腺上皮性肿瘤(TET)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发病率较低,约0.13/10万人[1]。根据WHO分类标准[2],目前组织学分类区分为胸腺瘤(A型、AB型、B1型、B2型、B3型)和胸腺癌(C型)。与胸腺瘤相比,胸腺癌组织学行为上明显表现为恶性,存在显著的细胞异型性,不具有器官样结构,侵袭性强,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28%~67%[3]。手术仍是胸腺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完全切除和肿瘤组织学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是必然选择。胸腺瘤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和化疗,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也逐渐开始探索。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PD-1主要在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中表达,与PD-L1和PD-L2配体结合,抑制局部抗肿瘤免疫应答。阻止PD-1与PD-L1结合可阻断这种抑制作用,恢复部分T细胞功能,增强局部抗肿瘤作用[4]。由于胸腺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的免疫治疗研究多为小型回顾性分析。本文旨在对胸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PD-L1在胸腺肿瘤中的表达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被评估为一种潜在的免疫效果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在胸腺肿瘤中表达丰富。Katsuya等[5]报道23%的胸腺瘤和70%的胸腺癌PD-L1高表达,该研究使用抗体为E1L3N。Yokoyama等[6]报道54%的胸腺瘤和80%的胸腺癌过度表达PD-L1,该研究使用抗体为EPR1161。Marchevsky等[7]应用SP142克隆研究38例胸腺瘤和8例胸腺癌,发现92%的胸腺瘤和50%的胸腺癌表现出较高的PD-L1表达。尽管评估胸腺肿瘤细胞PD-L1程度的各项研究使用了不同抗体,但均获得了类似结果,表明胸腺肿瘤上皮细胞表现出相对丰富的PD-L1表达(表1)。这些结果支持免疫治疗在胸腺肿瘤中的潜在临床疗效,目前该治疗方式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表1胸腺肿瘤PD-L1的表达概况PD-L1表达与胸腺肿瘤预后关系PD-L1表达对预后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目前研究数据并不一致。Katsuya等[5]的研究表明胸腺癌比胸腺瘤的PD-L1表达率更高(从A、AB和B型的23%增至胸腺癌的70%,E1L3N抗体),但与胸腺肿瘤预后无相关性。Weissferdt等[8]也报道PD-L1表达与胸腺肿瘤预后无相关性。而Padda等[9]认为胸腺肿瘤侵袭性越强,PD-L1表达越高,患者总体生存率越低。与之相反,Arbour等[10]的研究发现胸腺瘤比胸腺癌的PD-L1表达率明显增高(10/12例胸腺瘤表达阳性,4/11例胸腺癌表达阳性,E1L3N抗体),且PD-L1高表达与更长的总生存期相关。表2胸腺肿瘤的免疫治疗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结论的原因可能在于:(1)目前尚未明确PD-L1表达是否确实可以预测患者预后和生存率,是否可以成为指导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有研究发现PD-L1阴性表达的肿瘤中,部分也对免疫治疗发生作用。(2)PD-L1是一种可诱导的标记物,随时间推移可上调、下调。其表达可能在化疗或靶向治疗后改变,如胸腺肿瘤在苏尼替尼治疗后可出现PD-L1表达增加[11]。这对存档肿瘤样本是否适合评估PDL-1状态提出了疑问。(3)PD-L1表达和预后数据受到技术变量挑战。即使同一肿瘤类型,使用不同的抗体克隆、染色方案和评价方案均会对研究产生影响。胸腺肿瘤中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1.帕博利珠单抗目前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在胸腺癌治疗中有积极作用。美国一项单臂、单中心、二阶段研究[12]纳入40例患者,每3周静脉注射200mg帕博利珠单抗,最长持续2年。其中1例(3%)表现为完全缓解,8例(20%)部分缓解,总体反应率22.5%(9/40);21例(53%)病情稳定,10例(25%)病情进展,共30例(75%)实现了疾病控制(病情缓解+病情稳定)。9例完全或部分反应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为22.4个月(95%CI:12.3~34.7),21例病情稳定患者的中位持续时间为6.8个月(95%CI:1.8~11.7)。该研究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个月(95%CI:2.9~10.3),中位总生存期24.9个月(95%CI:15.5~未达到)。该研究共录入37例肿瘤标本的PD-L1免疫组化数据(22C3抗体)。PD-L1表达超过50%的患者中,6例部分或完全反应,5例疾病进展,1例死亡。PD-L1表达小于50%的患者中,23例疾病进展,14例死亡。PD-L1高表达患者比低或无表达的中位生存期更长(24个月对2.9个月)。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也比低或无表达患者更长。该研究在36例样本中成功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观察到130个体细胞突变,每例体细胞突变中位数3个;4例未发现体细胞突变。最常见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80个,62%(80/130)],其中51个(64%,51/80)被确定为有害突变。最常见突变基因是TP53[13例,36%(13/36)]。然而,研究发现突变基因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无相关性。韩国一项单臂、单中心、二期研究[13]纳入33例患者,其中胸腺癌26例,胸腺瘤7例。每3周静脉注射200mg帕博利珠单抗,最长持续2年。7例胸腺瘤中,2例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总体反应率28.6%(95%CI:8.2%~64.1%),疾病控制率100%(95%CI:64.6%~100%)。26例胸腺癌中,5例部分缓解,14例病情稳定,总体反应率19.2%(95%CI:8.5%~37.9%),疾病控制率73.1%(95%CI: 53.9%~86.3%)。胸腺瘤和胸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为6.1个月(95%CI:4.3~7.9对95% CI:5.1~7.1),胸腺癌中位总生存期14.5个月,胸腺瘤中位总生存期仍未达到。该研究共计入24例患者肿瘤标本的PD-L1免疫组化数据(22C3抗体),其中14例(58.3%)PD-L1高表达(5例有部分或完全反应),10例PD-L1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均无病情缓解)。这和上述美国研究结论一致,胸腺瘤PD-L1表达率越高,临床缓解率越高。该研究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L1表达与PD-L1mRNA表达有较强相关性。与无应答者相比,4例有应答者的肿瘤上均有较高PD-L1mRNA表达。研究未发现与mRNA表达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2.纳武利尤单抗2018年,日本一项关于不可切除或复发性胸腺癌的单臂、多中心Ⅱ期研究[14]纳入15例患者,每2周静脉注射3mg/kg纳武利尤单抗。未观察到完全或部分缓解结果,11例(73.3%)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8个月(95%CI:1.9~7.0)。因未达到预期目标,该研究提前终止。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解释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在胸腺肿瘤临床研究中的明显差异。该研究未检测患者PD-L1表达情况,其表达率是否是纳武利尤单抗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尚未可知。3.阿维鲁单抗阿维鲁单抗是一种全人类抗PD-L1IgG1单克隆抗体。2019年一项阿维鲁单抗治疗胸腺肿瘤研究[15]纳入8例患者(胸腺瘤7例,胸腺癌1例),每2周静脉注射10~20mg/kg阿维鲁单抗。其中,3例胸腺瘤患者接受了20mg/kg剂量治疗,1例表现为确定的部分缓解,1例表现为未确定的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另外的3例胸腺瘤患者和1例胸腺癌患者接受了10mg/kg剂量治疗,胸腺癌患者病情稳定;胸腺瘤患者中1例表现为确定的部分缓解,1例表现为未确定的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尽管入组时已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仍有5例(62.5%)患者应用阿维鲁单抗后出现严重(3或4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自身免疫性皮肌炎/肌炎和呼吸肌功能不全。研究提前终止。该研究还报道了胸腺肿瘤免疫治疗前后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检测了54例胸腺肿瘤标本的PD-L1免疫组化数据,其中胸腺瘤19例,胸腺癌35例。胸腺瘤患者中,16例(84%,16/19)PD-L1表达阳性,3例PD-L1表达阴性。胸腺癌患者中,31例(89%,31/35)PD-L1表达阳性,其中17例(49%,17/35)低阳性表达,14例(40%,14/35)高阳性表达;4例(11%,4/35)未检测到表达。研究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样本进行PD-L1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治疗前、后的肿瘤组织样本(共2例)中均有分散的PD-L1阳性淋巴细胞,对照组正常胸腺组织也有类似发现。对2例胸腺肿瘤组织治疗前、后的肿瘤内免疫浸润分析发现,治疗前2例均有未成熟T细胞,表达TdT、CD1a/CD5、CD4/CD8。治疗后1例有成熟的CD8阳性T细胞,未发现Tdt和CD1a,该患者为可证实的部分缓解;另1例治疗后仍有表达TdT、CD1a/CD5、CD4/CD8的未成熟T细胞,该患者病情稳定。该研究样本量太少,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该研究对8例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进行了分析。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检测技术,共完成治疗前、后123个免疫细胞亚群检测。与无应答者相比,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中,治疗前有更高的淋巴细胞数和更低的B细胞、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cDCs)和NK细胞数,而且T细胞抗原受体(TCR)多样性更高。总结与展望因胸腺肿瘤罕见,大的随机性研究完成困难,目前均为小样本研究。根据NCCN指南[16],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是转移性、不可手术或复发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线化疗失败后,免疫治疗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帕博利珠单抗已被NCCN指南作为二线治疗推荐。未来需进一步探寻免疫治疗作用机制,阐明PD-1/PD-L1在胸腺肿瘤中的意义,减少免疫相关并发症发生,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MTUAHBDDVcWyjDy9nxagQ
张临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2日 24 0 0 -
北京同仁医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胸腺瘤简介
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晚期胸腺瘤患者通过我们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患者了解到此治疗方案,向我咨询,希望得到治疗。我也非常希望为广大患者服务。但由于此治疗方案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另外,对一些患者也有一定副作用,我希望大家能到我门诊,仔细检查,详细解释利弊,进行正规治疗。尤其是一些医生通过我的患者知道了我们的研究成果,盲目在患者中应用,已有很多患者出现了问题。大家要知道,胸腺瘤本身是少见肿瘤,这种进展期比较晚的胸腺瘤就更少了,多数大型三甲级医院很少见到。一直以来,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每年手术治疗的胸腺肿瘤患者例数居全国首位,不仅是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多,而且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疑难胸腺肿瘤病例比较常见。全国多数疑难胸腺肿瘤患者聚集到我们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渴望得到有效治疗。确实,绝大部分疑难胸腺肿瘤在我科得到了满意治疗。为了更好治疗来自全国各地疑难胸腺肿瘤病例,我们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花费大量精力和人力进行疑难胸腺肿瘤围手术期的研究,其中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晚期胸腺瘤。下面我将我们今年发表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的该项研究论文精简后发布出来,使大家有所了解。另外,大家应该知道,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晚期胸腺瘤只是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还需要手术和/或放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所有胸腺瘤的主要手段。对于无法切除的患者,应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然而,一项研究显示在疾病进展后的晚期胸腺瘤患者接受化疗的效果有限,对于胸腺肿瘤的姑息治疗尚无明确的一线治疗方案。自从Soffer等人于1952年首次报道了通过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胸腺瘤消退以来,有多个病例报告描述了通过皮质类固醇治疗胸腺瘤及其转移,主要是在手术失败或放化疗失败的情况下。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们北京同仁医院研究了56名放化疗失败或晚期不适合手术的胸腺瘤患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显示,共有25例患者获得了缓解,总体ORR为44.6%。那些在激素治疗中取得显效的患者后来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缓解的肿瘤局部呈囊性,内含液体,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变得相对疏松,转移灶呈灰白色,具有致密结缔组织改变而缺乏瘤体成分。这表明糖皮质激素使肿瘤发生消退,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性。治疗具有全身性,可以使肿瘤变为坏死或是囊性变化。皮质类固醇治疗能够使部分胸腺瘤患者的肿瘤缩小,使其达到可以手术的标准,从而使一些进展期或晚期胸腺瘤患者受益,甚至有些患者完全治愈。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胸腺瘤都对激素治疗有效。在我们研究中,对于56例进展期B型胸腺瘤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类型的胸腺瘤观察数量相近。我们发现糖皮质激素对B2型胸腺瘤有效率高,在23名B2型胸腺瘤患者,共有17例为PR,3例为CR,ORR为87.0%。其中3例未见疗效的患者病理提示B2和B3混合型。另外,少部分B1型患者也显示一定的疗效,17例中有5例有效。然而,所有B3型患者均未见疗效。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不同,Yoshihiro等人对17名未接受过化疗或放疗的侵袭性胸腺瘤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2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显示,对于类固醇脉冲疗法,总体反应率为47.1%(8人中有17人)。其中,5名B1型均为PR,6名B2型有3人为PR,B1型胸腺瘤的肿瘤体积缩小效果最为显著,而B3型则未见有效反应。胸腺瘤属于惰性肿瘤,对于放疗、化疗、免疫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然而,糖皮质激素对B2型胸腺瘤疗效显著,有效率高,适合用于晚期或复发性不可手术的患者,待瘤体缩小后,有机会行根治性手术。然而,糖皮质激素对B3型胸腺瘤无任何疗效。国内外有其他报道,据悉,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糖皮质激素对B2型胸腺瘤具有极高的有效率,为B2型侵袭型胸腺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综上所述,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晚期或侵袭性胸腺瘤中显示出有效且安全的疗效,特别适用于B2型胸腺瘤的治疗。激素治疗导致胸腺瘤萎缩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据信涉及皮质类固醇的抗炎和免疫抑制特性,以及它们诱导胸腺瘤细胞凋亡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确认。
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科普号2024年06月16日 353 3 5 -
2024年胸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最新进展
胸腺癌可以表现出侵袭性的临床行为,在确定性治疗后易复发。大约三分之一的新诊断胸腺癌患者患有需要全身治疗的转移性疾病。TNMIII期或IV期胸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接受完全手术切除的患者的67%到不能手术的患者的24%不等。以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用于不能手术的胸腺癌(TNMIVB期)的一线治疗。常用的方案包括顺铂、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组合,顺铂和依托泊苷的组合,或卡铂和紫杉醇的组合。对日本晚期胸腺癌患者一线联合化疗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缓解率为12%至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至3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至52个月,各种化疗组合之间无显著差异。尽管不断努力进行药物开发,但对复发性胸腺癌的治疗选择是有限的。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紫杉烷类、依托泊苷和异环磷酰胺在单独使用时具有中等的临床活性。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用药在预处理患者中的缓解率为38%,mPFS为6个月。由于缺乏可操作的基因组改变,胸腺癌靶向治疗的开发一直具有挑战性。在不到10%的胸腺癌中观察到KIT基因突变(一种潜在可操作的致癌驱动因子改变)。然而,多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和乐伐替尼以及雷帕霉素抑制剂的机制靶点依维莫司在复发性胸腺癌患者中显示出17%至38%的缓解率和6至9个月的mPFS,即使没有已知的基因组靶点,并且在过去5年中已经进入常规临床实践。迄今为止,生物疗法成功刺激对治疗胸腺癌的新靶点的研究有限。间皮素是一种肿瘤分化抗原,经常在胸腺癌中表达。在临床前研究中,针对间皮素的抗体-药物结合物anetumabravtansine显示出抑制表达间皮素的胸腺癌的能力。这些研究支持对胸腺癌患者进行间皮素靶向治疗的评估。TETs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包括使用帕博丽珠单抗抑制PD-1导向的免疫检查点,这与复发胸腺癌患者中19%至23%的应答率有关。一部分患者获得了持久的益处,中位应答持续时间为10至36个月。然而,由于免疫自身耐受中的潜在缺陷,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风险增加,15%的接受帕博丽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和13%的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的irAEs。目前正在研究其他形式的免疫疗法,包括联合免疫疗法,以治疗复发性胸腺癌。对于复发性胸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缺乏指南。含有KIT突变的复发性肿瘤可以用KIT导向疗法治疗。对于没有可操作靶点的肿瘤,患者偏好和对各种药物潜在益处和风险的评估会影响治疗选择。由于免疫介导的毒性发展的高风险,免疫疗法不应提供给患有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尽可能鼓励参与临床试验。以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也被用作局部晚期胸腺癌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新辅助化疗被推荐用于不可切除的TNMIII期和IVA期的治疗。在仔细选择的疾病复发高风险患者中,可以考虑辅助化疗,包括R1切除术后或复发性孤立转移瘤或同侧胸膜转移瘤切除术后的晚期患者。术后化疗的益处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可能是有限的,临床判断应该用于选择最有可能从额外的术后化疗中获益的患者。正在进行的开发用于治疗胸腺癌的更新的靶向和免疫疗法的努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关于组合和/或排序这些治疗选择以优化胸腺癌患者的反应、存活率和耐受性的问题。将化疗与免疫疗法和/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相结合的策略正在评估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作为早期和局部晚期胸腺癌多模式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这些药物在晚期或转移性胸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也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
谢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04日 204 0 1 -
胸腺瘤,是个啥毛病?
很多人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胸部CT报告上,写着“前纵隔结节,考虑胸腺瘤可能”。那么对于这样的体检报告,怎么办呢?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胸腺瘤是恶性肿瘤,区别就是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所以,体检发现的胸腺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为两种,一种为剑突下入路,一种为侧胸入路。我个人建议侧胸入路。因为剑突入路会把双侧胸膜全部打开,而胸腺瘤的转移途径之一就是胸腔转移,这样会导致双侧胸腔种植播散转移,所以,我建议侧胸部入路(左侧或右侧),这样可以保护另一侧胸腔免受播散。目前胸腺瘤手术,恢复都很快,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术后两三天即可出院。手术后根据病理化验结果,决定后续是否需要治疗。而对于一种特殊的胸腺瘤,就得另当别论了,那就是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虽然大部分这类胸腺瘤都可以通过手术获得症状的缓解或消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类患者都有效果,首先必须得把肌无力的症状控制好才能手术,必要时需要转到ICU治疗。目前这个毛病是能医保报销的哦!但是如果患者在ICU住的时间长,那费用肯定会增加的。
乔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03日 470 0 0
胸腺瘤相关科普号
张杰医生的科普号
张杰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胸外科
1600粉丝9.5万阅读
王常禄医生的科普号
王常禄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放疗科
1158粉丝7.8万阅读
冯兴医生的科普号
冯兴 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3167粉丝13.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范江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胸外科
肺部结节 516票
肺癌 198票
纵隔肿瘤 111票
擅长:纵隔肿瘤/胸腺肿瘤;肺结节/肺癌;肺大泡/自发性气胸;肺气肿/泡性毁损肺 -
推荐热度4.6刘政呈 副主任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胸外科(肺外科)
肺部结节 335票
肺癌 207票
纵隔肿瘤 72票
擅长:肺部结节的读片、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肺部及纵隔疾病的手术治疗,肺癌的综合诊治及快速康复,胸腺肿瘤及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特别擅长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全胸腺切除术,肺叶/肺段切除术,复杂肺部及纵隔手术 -
推荐热度4.5张楼乾 副主任医师南京鼓楼医院 胸外科(肺外科)
肺部结节 646票
肺癌 347票
食道癌 61票
擅长:早期肺小结节的诊断、3D重建技术; 早期肺癌精准单孔肺段微创手术; 中央型肺癌的单孔微创手术; 前纵隔肿瘤剑突下入路微创手术; 剑突下单孔微创肺癌根治术; 食管癌微创手术; 手汗症超微创手术; 胃食管反流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