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

(又称:大肚子病、日本血吸虫病)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预后

介绍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发的疾病,我国主要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

本病好发于湖南、湖北、江西地区。

本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入侵部位发生皮炎,慢性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肝损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吸虫肠病知识问答

李华山 主任医师 广安门医院 肛肠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病原体:在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
  • 传播途径: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后会受到感染。

危险因素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血吸虫病,需加以注意:

  • 家畜散养、野粪遍地或钉螺分布广泛的地区,易发生此病。
  • 以农业、渔业为生的人员,有机会频繁接触受到污染的水源,易发生此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吸虫--结肠癌的一种常见原因

蔡开琳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胃肠外科

症状表现

日本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入侵部位发生皮炎,并伴有发热、全身皮疹、腹痛腹泻、肝区压痛等症状。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者,如未经及时治疗,会出现腹水、门脉高压致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等肝功能严重受损症状。

临床上将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有些病人还表现为异位血吸虫病。

典型症状

急性血吸虫病

多发生于夏秋季,潜伏期一般为 40 天左右,病程一般不超过 6 月。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下:

  • 发热
  • 腹痛、腹泻
  • 全身性皮疹、水肿、淋巴结肿大
  • 咳嗽、胸痛
  • 肝、脾肿大,肝区压痛
  • 重型者可有反应迟钝、心肌损害、重度贫血

慢性血吸虫病

大多无症状,部分呈轻至中度的非特异性表现。

  • 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
  • 重者可有腹痛,伴有排便不尽感,大便中可带有脓血或黏液

晚期血吸虫病

长期血吸虫感染后,随着病情进展,形成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病变。

  • 脾脏肿大,有压痛
  • 腹水进行加重,腹部膨出,下肢水肿
  • 胃食管静脉曲张和(或)破裂出血
  • 结肠肉芽肿,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或粘液
  • 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 肝性脑病

异位血吸虫病

血吸虫成虫或虫卵寄生在肝脏门静脉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中,由此造成的损害。以肺血吸虫病和脑血吸虫病较为常见:

  • 肺血吸虫病:咳嗽、咳痰,重者气促、痰中带血
  • 脑血吸虫病:抽搐、意识障碍
  • 其他:阑尾、胃、肾、心脏及皮肤等各处也可能发生血吸虫病

并发症

  • 类赫氏反应:约 50% 急性血吸虫病者在服药当天可发生寒颤、高热、大汗,重者出现血压下降、休克、意识障碍。这是因为体内血吸虫成虫大量死亡,释放出异体蛋白刺激机体所致。
  • 沙门菌-血吸虫综合征:沙门氏菌可寄生于虫体肠道或粘附于虫体表面。
  • 慢性结肠炎
  • 自发性腹膜炎
  • 肝肾综合征:肾功能异常或衰竭,增加死亡率。
  • 侏儒症
  • 结肠癌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吸虫怎么才能彻底治好

吴会今 副主任医师 黄山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如何预防

本病主要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对于高危人群,在血吸虫病高发季节可预防性用药,如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 注意卫生,杜绝家畜散养,野粪遍地的情况,降低虫卵遇水感染钉螺的几率。
  • 在血吸虫高发区,下地劳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夏秋季不要游野泳。
  • 在不得不接触疫水的时候,要穿带防护用具或涂抹防护霜防止尾蚴侵入人体。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病原学检查
    用一定的检查方法查获病原体,是诊断血吸虫病的金标准。主要检查方法包括粪便中查虫卵、毛蚴孵化法、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等。
  • 免疫学检查
    抗体检测:检测血吸虫侵入后机体所产生的相关抗体,主要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原检测:利用抗血吸虫抗体来检测体液中抗原存在与否,并可进一步推测血吸虫成虫在体内的寄生状况。
  • 血常规
    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炎症反应、肝肾是否受到损害等,可以了解基本情况。
  • 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 CT 扫描,可以检查出肝脏是否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吸虫肠病和肝病的诊断

邓振忠 主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肿瘤科

治疗方式

血吸虫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尽快杀灭病原体,避免身体各部位的器官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吡喹酮

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小,疗效好。适用于各期的血吸虫病者,尤其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很高。具体方法如下:

  • 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 120 毫克/每公斤体重,3 日分次口服,前 2 日服药量占总剂量的一半。
  • 慢性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 60 毫克/每公斤体重,2 日分 4 次口服。
  • 晚期血吸虫病:吡喹酮总量 40~60 毫克/每公斤体重,分 2 日口服,每日剂量分 3 次口服。
  • 出现并发症者:吡喹酮总量 600 毫克/每公斤体重,分 3 日口服。

青蒿素

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吸虫病。使用方法如下:

  • 在接触疫水后 7~10 日内口服,剂量为 6 毫克/每公斤体重,一次性全部口服(就是顿服)。以后每周相同剂量口服 1 次,离开疫区后加服 1 次。

一般治疗

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

  • 皮肤瘙痒
    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对症,不要用热水和刺激性强的肥皂,以保持皮肤干燥的前提下止痒。
  • 急性血吸虫病者
    出现的高热等急性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给予降低体温、补液,维持水分及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不可自行治疗。
  • 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者
    要积极防治并发症。
    有手术治疗指征(比如部分脑血吸虫病者)应积极安排手术。
    侏儒型血吸虫病者(主要指被血吸虫反复感染的儿童,由于血吸虫病的存在,影响了生长发育)可以补充性激素和甲状腺素。

手术治疗

血吸虫病一般不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血吸虫病,有明显脾功能亢进、腹水、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下才考虑对症进行相应手术治疗。

营养与饮食

  • 补充充足的营养,建议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食用肉类、鸡蛋、豆制品等。
  • 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多饮水。
  • 出现便秘时需要使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油麦菜、白菜,以及粗粮。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吃烧烤。
  • 避免暴饮暴食,忌烟忌酒。

注意事项

  • 注意多休息,急性期以卧床为主。
  • 积极抗感染治疗,按时按量足疗程用药,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实现治愈。
  • 治疗期间,应留意自身病情的变化,若出现其他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由医生处置。

预后

急性期和慢性早期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以痊愈,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预后较好。

晚期肝硬化难以恢复,预后较差。

需要注意,人体对血吸虫没有免疫力,治愈后有可能再次感染。

血吸虫病相关科普号

邓振忠医生的科普号

邓振忠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肿瘤科

3063粉丝42.2万阅读

吕晓娟医生的科普号

吕晓娟 主任医师

杭州市儿童医院

儿内科

2366粉丝28.6万阅读

缪峰医生的科普号

缪峰 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消化病医院

寄生虫病专科

991粉丝23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预后